戏剧化教学法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 16:55尚娜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素质教育

尚娜

摘  要:戏剧化教学法将教育戏剧融入音乐教学之中,让每个班级的成员成为音乐教育的参与者、演示者和创作者,每个学生都享受到音乐教育的乐趣,从而领悟音乐戏剧学习的真谛。戏剧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能更好地辅助音乐课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戏剧活动中解放自我。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仅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其教育理念、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献身精神都值得教师学习,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发扬。本文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分析了戏剧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戏剧教学法;音乐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4-0094-0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和教育科学事业发展迅速。艺术职业教育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精神文明工程建设和学生素质教育中始终发挥着突出的引导作用。戏剧教学作为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学生培育工作至关重要。

音乐戏剧教育教学是始终贯穿于我国素质教育过程的一门教育基础学科。步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开始迅速地发展,这让中国的高校职业教育有了足够坚实的基础和保障,职业教育也为经济社会的进步提供了足够多的人才资源 [1]。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鉴赏水平,同时也能帮助其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戏剧活动与班级音乐教学相结合,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在课堂中积极展示自我,学会创造,使每个班级学生在参与音乐教育学习过程中均能收获快乐。

一、戏剧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普遍性

所谓教育戏剧是指把戏剧元素结合到教学和文化活动中进行应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教育戏剧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可以在不断地沟通和交流中进行创造,从而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发现更多的新思路和观念。戏剧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具有普遍性。把教育戏剧和音乐教学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以及促进其音乐体验兴趣的有效激发 [2]。

(二)实用性

戏剧有助于培养广大学生健康的艺术审美观念,增强其审美感受能力、陶冶学生道德审美情操、对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指导作用。近年来,全国两百多所重点大学相继开设了戏剧相关课程,戏剧艺术教育已经逐步进入向大众化教学发展的新阶段。虽然我国戏剧专业教育教学普及率与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戏剧在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尤其是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高校综合音乐艺术教学改革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高校学生综合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并且进一步地提升了中国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机制在发展中愈发健全和成熟,与此同时,高校戏剧教学也应该不断创新方式和手段。戏剧音乐教学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具有很大实用性 [3]。

二、戏剧教学法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优化,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拓展,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对于高级音乐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也正在不断扩大。音乐教育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及高校各项改革的推进不断发展,音乐教育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音乐学科教育体系,在各个方面都已经有突出的发展成绩。但是目前音乐教育课程教学的管理方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

高校教育的扩招使得高校戏剧艺术音乐教育教学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会对高校的戏剧艺术音乐教育造成很大的阻力。音乐教育是人才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培养的音乐人才也需要经过长期社会实践检验。一些高校由于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内容单一,无法实现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诉求的统一,因此导致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面临就业难问题 [4]。

三、教育戏剧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探寻学习乐趣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哲学思想十分丰富,生活哲学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生活哲学即物质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哲学教育思想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有两层重要含义。一是生活教育与发展人类物质生活必然相伴而后发生。陶行知认为,自从出现人类高等社会,就开始有了属于人类的高等生活,也就开始有了属于人类的高等教育 [5]。教育随着现代人社会生活的不斷变化而变化。生活应该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需要不断进步。他们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二是学校生活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受健康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好的教育不通过一种生活方式是没有用的,好的教育应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教育,用一种生活方式来做的教育,为美好生活而做的教育”,教育与人的生活需要是紧密的、分不开的 [6]。

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仅是指现代学校管理教育,而是针对包括现代学校管理教育在内的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广义素质教育。生活教学即人的教育,并非意味着人的生活教育等同于人的教育,而是生活教育与人的生活必须经历同一个过程,教育生活离不开人的生活,生活教育也离不开人的教育。

(二)音乐教学方法重在开放思维

在学科教学方式上,音乐学科教学不能只采用与普通音乐学科一样的灌输式的学科教学方式,音乐学科教学应该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针对当前音乐课程教学的特殊性,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应当随之改变。开放的新思维教育强调开放的课堂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新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带入课堂,再由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帮助他们培养创新思维。高校的音乐教育是针对所有学生进行的,因此如何充分调动音乐学习者的音乐积极性,引导音乐学习者培养自主启发思考和独立评判的思维能力,这是音乐教学的关键问题。音乐教育不是死板地给学生灌输音乐知识,而是通过各种音乐教学方法教会音乐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准确自我定位。

(三)注重细节,加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音乐戏剧课堂的应用

针对学生开展的教育戏剧,教师还应该尽可能地细心、耐心,考虑周全,让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在教育戏剧中发挥作用,防止因忽视了部分学生而对其内心造成伤害。因此,在角色安排上,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适合的戏剧角色,同时还要兼顾那些扮演“大树”“石头”等不显眼配角的情绪,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这场“音乐大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7]。

教学形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不恰当的方式会导致学生接受程度降低,导致教学成果不理想。音乐教学不能单纯地教授音乐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音乐的技巧和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水平以及实际诉求。所以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诉求及能力,和学生保持足够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重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因人而异地选择教导方式,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激发其创新和创造思维,促使学生完成由知识接收者向知识创造者和实践者的角色转变,最终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建设者。

四、结语

音乐与戏剧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相通性,音乐为戏剧提供主题、提供活力,戏剧为音乐的展示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其他专业相比,高校音乐老师除了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需要针对艺术生思想的开放性和独特性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造。高校音乐教师应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教学办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反思、探索、钻研,既要成为一名因材施教、能力过硬的教学老师,同时也要致力于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参考文献:

[1] 王强功.对现行高校音乐教学的透视[J]. 大舞台-艺术理论,2007(04):22-23.

[2] 张永东.高校音乐一体化的设想[J]. 音乐教室,2006(04):38-41.

[3] 杨丽文. 浅谈高校音樂教学策略[J]. 云岭歌声,2004(12):36-37.

[4] 徐艳. 高校音乐教学有效性之管见[J]. 中国成人教育,2008(01):172-173.

[5] 林彦君. 音乐教育造就完美人格[J]. 海峡科学. 2010(02):89-90.

[6] 陈倩倩. 角色—教育戏剧对音乐教育的启示[D]. 河南:河南大学. 2011.

[7] 林美琳. 儿童戏剧教育活动指导——肢体与声音口语的创意表现[D]. 上海:复旦大学. 2016.

(荐稿人:汪晓万,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