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超常儿童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20-09-10 16:55邓舒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德国教育

邓舒

摘  要:由于历史原因,超常儿童教育在德国长期存在争议,在二战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随着对超常儿童认识和研究的不断加深,德国从政府到民间也陆续实施了各类促进超常儿童培养的措施,使德国的超常儿童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在提炼德国超常儿童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德国;超常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4-0148-04

受纳粹德国时期反犹主义和人种优越论的影响,二战后德国的教育体系更强调教育机会的均等。超常儿童教育在德国长期存在争议,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但总体而言,德国从官方到民间都越来越重视超常儿童教育,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德国已有3/4的州通过《教育法》等法律将超常儿童教育纳入了法治轨道 [1]。此外,各类协会、基金会及研究机构等也通过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参与到了超常儿童教育体系之中。

一、二战后德国超常儿童教育的历史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从二战结束后直至70年代后期,德国政府和民间对于超常儿童的甄别和培养都存在着有意无意地回避甚至忽略。1975年9月,首届世界超常儿童大会在英国伦敦召开,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超常儿童研究者搭建起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但在德国却反响平平。1977年出版的《超常儿童的行为障碍》(Verhaltensstrung bei Kindern mit sehr hoher Intelligenz)一书,标志着德国逐渐开始重视对超常儿童的甄别和培养。次年,“德国超常儿童协会”成立。下萨克森州不伦瑞克市的克里斯托佛罗斯文理学校于1981年启动了一项超常学生促进计划,这是德国的首个超常儿童学校教育实践。

1985年,在德国联邦教育与科学部①的资助下,“德国超常儿童协会”在汉堡市成立了德国首个超常儿童咨询中心。此外,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还出版了《超常儿童的发现与促进——家长、教育者和教师指南》(以下简称《指南》)②,提供了甄别和促进超常儿童的具体指导和建议。1985年8月,汉堡市承办的第六届超常儿童大会引发了德国各界对超常儿童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此后,部分州还出现了快车班(D-Zug-Klassen)等缩短学制的超常儿童教育形式。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对超常儿童认识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各类促进措施的实施,德国的超常儿童教育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1992年10月,欧洲超常天赋理事会(ECHA)第三次大会在慕尼黑举行。1994年,德国“超常天赋者促进协会”(HBF)成立。德国各地还出现了大量面对超常儿童的实验学校、咨询机构和不同形式的“快车班” [2]43。时至今日,德国相关各界早已不再像上世纪70年代前那样,将超常儿童教育视为需要回避的问题,而是多持积极接纳的态度。

二、德国超常儿童的定义和特征

根據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以下简称“德国教育部”)在《指南》中所述,超常儿童通常指那些具有潜力的儿童,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取得远超平均水平的成就,例如在学业上,或在体育、音乐或艺术方面;这些孩子一般在很小的时候即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涉及各个领域,例如数学和自然科学、语言、音乐艺术领域等。有的孩子甚至在多个领域均具有天赋 [3]6。

德国教育部在《指南》中指出,超常儿童的表现可能千差万别,但仍然有些特征可以显示出他们的智商异于常人,例如在涉及复杂信息和逻辑关系时的强大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体现在:孩子很容易甄别出事物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它们的关系或规律,能发现因果关系,或者能很快了解不熟悉的主题。此外,语言理解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创造力或记忆力也都是智商的体现。德国教育部强调,并没有一个清单能够涵盖所有这些方面,而且这些能力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被忽视 [3]42。

德国教育学家泰科斯托博士在一篇关于超常幼儿的论文中,总结了超常幼儿的若干特征 [4]。1. 在某些领域具有特殊的学习能力和技能(如音乐、美学、体育、数学与自然科学等领域)。2. 对某种类型的活动有特别明显的兴趣或偏好,可以在特定活动中全神贯注并表现出极大的耐心。3. 具有强烈的同理心,表现出领导能力,可以调解纠纷,解决他人的人际冲突,对社会问题兴趣浓厚。4. (在谈话和孩子的“成果”等方面)展现出极强的创造力和独创性。5. 对学习充满渴望,具有好奇心、自我决定或控制力、完美主义和批判性思维,会提出许多问题并快速处理新信息。6. 能够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学习阅读、写作或算术。7. 具有比其他孩子更大的词汇量,经常使用少见或复杂的术语,表达时通常使用长句。8. 具有优秀的观察力,可以快速识别因果关系、相似点和不同点、原则和规律。9. 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好,如可以快速学会歌曲、诗歌等。10. 对某些(成人的)主题特别感兴趣,并且在某个领域具有“专门知识”。11. 更愿意选择同样超常的或者年龄大的孩子作为游戏和对话伙伴,如果没有合适的玩伴可以一同进行某些高要求的活动,他们将会单独活动。12. 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并不具有标示性,研究表明,超常儿童通常与其他儿童一样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成熟的情绪。

三、德国对超常儿童教育的促进措施

要理解德国超常儿童教育的情况,必须对德国学校制度的复杂性以及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关系有一定了解。德国地方各州都对自己的教育和文化政策负责,拥有教育方面具体事宜的独立决定权。定期召开的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KMK)可以促进各州在教育政策上的交流和协调 [1]34。因此,德国对超常儿童教育的促进措施既有全德范围内的相同之处,又在州层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一)概述

通常而言,超常儿童教育的模式可分为加速模式(即加速学习)和丰富模式(即深度学习)。加速模式允许常规课程提前开始和结束,或者更快地完成,这在一般情况下会缩短教育年限。而丰富模式则是对常规课程进行补充和扩展,或者在不减少整体教育年限的情况下深入研究课程 [1]37。德国的超常儿童教育模式及其具体形式如下:1. 加速模式:(1)提早入学;(2)混合年龄组和灵活入学;(3)跳级;(4)参加高年级课程。2. 丰富模式:(1)个体化学习;(2)课外专题研讨会;(3)增加的(高阶)课程;(4)全国范围的项目与竞赛;(5)与大学和商业公司合作;(6)学生交流计划。3. 混合模式:(1)强化课程;(2)缩短课程年限;(3)有双语课程的学校;(4)针对超常学生的学校或课程;(5)参加大学课程(初级研究)。

(二)全德范围的促进措施

协会和基金会。在德国,各类协会和基金会也部分承担了促进超常儿童教育的责任。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教育与天赋协会”和“卡尔格基金会”,两个组织都会进行相关资讯的交流,并帮助不同机构之间进行合作。还有一些专业协会重点聚焦特定类型的人才,如“德国促进超常天赋者国际音乐学院”重点关注音乐人才 [1]38-39。

竞赛和项目。全德范围的促进措施还包括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竞赛和一些经常性的超常儿童促进项目,如“教育与天赋协会”组织了大量侧重点不同的数学或外语竞赛。这些全国性的竞赛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了远远超出常规学校的机会:年轻的研究人员可以与志同道合者分享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 [6]。其中一项重要的竞赛是“德国青年科学家竞赛”,它旨在培养数学、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优秀学生,4至21岁的人有资格参加竞赛并围绕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此外,还有如“德国中小学生学院”“德国少年学院”“榜样学院”等经常性的超常儿童促进项目 [1]39。

超常天赋国际研究中心。超常天赋国际研究中心(ICBF)是由德国明斯特大学、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和荷兰奈梅亨拉德伯德大学于2001年联合组建的合作研究机构。该研究中心重点关注超常人才研究和超常儿童教育,并为从事超常儿童教育的教师和超常儿童的家长提供咨询和培训。

大学的支持。大多数德国大学为超常儿童提供学习课程,超常儿童在大学听课并参加考试后,所得学分可用于日后申请学位。

超常教育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欧洲超常天赋理事会与超常天赋国际研究中心合作,提供针对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志愿工作者等不同目标群体的各种课程,参与者完成后可获得相应的资质。卡尔斯鲁厄师范大学与瑞士西北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合作授课,提供面向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促进超常天赋和超常天赋者综合教育”硕士学位。莱比锡大学提供“天赋研究与能力发展”硕士学位 [1]40。

(三)部分州的促进措施

德国拥有多元化的超常儿童教育体系,各州的政策和措施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各自的特殊性。就超常兒童接受教育的形式而言,德国的南部和东部州倾向于设立专门的超常儿童学校,而德国的北部和西部州则主要依靠普通学校和课程实施超常儿童教育。下面就部分重点州的超常儿童教育作简单介绍。

巴登-符腾堡州有两所专门的超常儿童特殊教育学校,一所州立学校和一所私立学校,州立学校还包括一个咨询中心。此外,该州还有15所文理学校可为超常儿童提供特殊课程。在这些学校,超常儿童会以更快的速度学习,以便在不增加每周总课时的前提下,学习更多的课程(丰富模式),这些课程通常与大学和企业合作提供。

柏林州的超常儿童教育形式多样。在小学阶段,由13所小学提供额外的课程和特殊班级。一些中学则提供了直接跳过八年级的特殊班级,以缩短学生的整体受教育年限。在其他学校,学生可以在常规教学时间内加速学习常规课程,每年可多出六周的时间用于学习额外课程和从事特殊项目。不同学校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有的聚焦体育、音乐或语言等领域的特殊人才,有的则更关注有数学天赋的孩子。

黑森州主要是让超常儿童在常规课堂上接受教育,仅有一所专门招收超常儿童的特殊学校,主要招收在科学、数学等方面有天赋的孩子。该州设有超常儿童教育方面的各种咨询中心和学校心理专家。专注于超常天赋的咨询和研究中心“BRAIN”隶属于该州马堡大学。此外,法兰克福的“超常天赋中心”在咨询服务之外,还提供课外课程,如国际象棋、艺术、数学、研究项目等。“小研究者之家”基金会(“Haus der kleinen Forscher”-Stiftung)则为超常教育的教师提供培训 [1]42-45。

四、德国经验对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起草并完善超常儿童教育法规

德国有关超常儿童教育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各联邦州的《教育法》,德国大部分的州都明确将超常儿童教育纳入其《教育法》的规制之中,但各州的《教师培训法》大多缺乏与超常教育有关的内容 [1]41。我国在起草相关法律法规时,可学习德国的经验,吸取其教训,将包括超常儿童教育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经费来源和使用、教育从业人员的资质、培训等内容均纳入立法范畴。

(二)制定国家层面的超常儿童教育促进战略

作为联邦制国家,德国的超常儿童教育主要由各州负责,各州的促进措施也各不相同,呈现出超常儿童教育体系多元化的特点,但由于未制定国家层面统一的超常儿童教育促进战略,各州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这种多元化反而成为了一种劣势,不利于先进经验的推广,也无法充分发掘和发挥超常儿童这一人力资源上的优势。我国在制定统一的战略政策并推动地方有效执行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应加快制定国家层面的超常儿童教育促进战略,推动各地的超常儿童教育协调发展。

(三)将社会力量引入超常儿童教育体系

在德国的超常儿童教育体系中,除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外,各种协会、基金会等民间团体也担负了部分责任,承担了大量的辅助性工作,在超常儿童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也可效仿德国,积极引导基金会、慈善团体以及其他社会办学力量进入超常儿童教育体系,协助政府进行相关工作,也可依托这些社会力量与国外开展合作。

(四)加强超常儿童教育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德国以大学为主体,并与欧洲超常天赋理事会、相关协会、基金会等合作,提供针对超常儿童教育专业教师、其他从业人员等不同目标群体的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课程,相关从业人员通过学习可获得对应的学历和资质。我国也应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超常儿童教育从业人员培养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 Christian Fischer,Kerstin Müller. Gifted Education and Talent Support in Germany[J]. Center for Educational Policy Studies Journal,2014(04):31-54.

[2] 彭正梅. 德国天赋儿童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J]. 山东教育科研,2002(10):41-44.

[3] 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 Begabte Kinder finden und f?觟rdern: Ein Wegweiser für Eltern, Erzieherinnen und Erzieher,Lehrerinnen und Lehrer[EB/OL]. (2019-12-23). https://www.bmbf.de/upload_filestore/pub/Begabte_Kinder_finden_und_foerdern.pdf.

[4] Martin R. Textor. Begabte Kinder in Tageseinrichtungen:Situation,Probleme,Identifizierung[J]. KinderTageseinrichtungen aktuell,KiTa BY,2006(18):207-210.

(荐稿人:刘炳香,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德国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梦梦”“娇庆”德国行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
新中国科技60年(3)
无情的应试教育
开始敲门
可怕的过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