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访学学生管理机制探究

2020-09-10 16:55赵永军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培养模式

赵永军

摘  要:寧夏大学阿拉伯学院的本科生管理实行“3+1”的培养模式,即本科生在国内接受三年教育,在国外接受一年访学教育。海外访学学生管理是确保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关键手段。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以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2019年赴埃及亚历山大大学留学的学生为例,探析海外访学学生管理机制,以期为国内高校外国语学院的管理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外访学学生;管理机制;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4-0155-03

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是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教学整建制二级学院,也是一所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决策咨询于一体的国际化教学研究型学院。该学院围绕自身的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全面探索“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阿拉伯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该学院借助“一省一校”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教育厅项目,先后派出数百名本科生出国访学,合作的高校包括埃及开罗大学、亚历山大大学,以及摩洛哥哈桑一世大学、约旦大学、阿尔及尔第二大学、苏丹喀土穆国际阿拉伯语学院等10余所高校;学院与合作院校就人才培养、学分互认、科学研究、学者互访、图书资源共享、联合建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2019年,该学院共有30名赴埃及亚历山大大学访学本科生,其中男生10名,女生20名;宁夏籍生源18人,区外生源12人;经学院选拔、开展行前培训、签订安全协议后,于2019年9月22日启程,赴埃及亚历山大大学语言中心学习。

一、海外访学对外国语语言学生的意义

拓宽学生视野。学院组织师生深入埃及城镇和农村进行访谈调研,整理访谈资料数万字,以这些一手调研资料为基础所撰写并提交的相关实证调研专报,得到中联部、外交部的充分肯定。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政府网等国家主流媒体也做了专题报道。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服务能力增强。通过访学项目的开展,学生口语和听力成绩普遍提高,对阿拉伯国家社会有了直观深入体验,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深造产生了较大影响 [1]。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访学,学院多名学生考取了阿拉伯国家和国内一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如:埃及亚历山大大学、开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近30%的毕业生在我国各省区的大中城市,以及阿联酋、苏丹、沙特等国家的知名企业就业;近20%的毕业生被我国安全机构、武警部队、金融机构、学校等政府机构、军队及事业单位录取。

二、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访学学生管理情况

(一)制定学生海外访学制度,严格评选程序

为保障学生访学工作有序开展,该学院制定了《阿拉伯学院访学工作管理办法》《阿拉伯学院国外访学学生行前安全教育培训方案》《海外访学学生党小组工作制度》《阿拉伯学院访学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制度,经个人申请、量化打分、材料核实、上会审核、公示上报等程序,评选出3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加强海外访学学生党团组织建设

该学院成立了访学学生党小组、团支部、班委会,党小组每天汇报,团支部、班委会“周”汇报;党团负责人组织同学们定期开展各级各类活动,举办了“平安留学”系列活动,得到了中国驻亚历山大领事馆的认可;学生党小组负责人组织党员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并拍摄相关活动照片、视频,定期进行总结汇报。

(三)开展针对性强的行前培训方案,确保平安留学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出国访学事宜,积极创造条件,在学生行前组织专场主题培训,邀请宁夏外事办、安全厅、民委、统战部、宁夏大学对外合作交流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及阿拉伯学院领导、老师和往届优秀访学生,开展涉及国外风俗习惯、生活适应、心理调适、教学管理、意识形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党团组织建设管理、信息汇报反馈机制等相关培训,针对性较强。

(四)加强与使领馆、访学学生所在学校、学生家长及安全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联动机制

访学学生到达访学学校后,学院第一时间安排党小组负责人将每位访学生信息上报使领馆,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使领馆组织的各项活动;为保障海外访学工作安排妥善落实,各项教学环节有序开展,加强访学生的有效管理,建立学院访学学生及家长群,定期召开线上会议,听取党团组织负责人工作汇报和同学的建议,研究解决出现的具体问题,做好学院、学生和家长的沟通。

(五)开展海外访学项目中期评估工作

为保障海外访学工作安排得到妥善落实,该学院成立了海外访学项目中期评估团,对访学工作的各方面进行评估和监督,通过听取公开课、教师以及学生座谈等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三、访学生开展活动情况

埃及亚历山大大学语言中心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语言中心为访学生安排了语言伙伴,使同学们能够更方便地进行口语练习;安排书法、舞蹈、音乐等课外兴趣课程,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同时,2019年,访学学生们自发组织录制祝福祖国母亲华诞的视频。此外,埃及亚历山大大学语言中心为学生制定了研学计划,使其能更好地了解埃及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环境,促进学生和当地人交流,学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看到更真实的阿拉伯世界。

四、访学生学习情况

阿拉伯学院高度重视与埃及亚历山大大学阿拉伯语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的执行,确保最大化进行有效人才培养。赴埃及亚历山大大学做访学交流是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一项,这种“3+1”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能有效提升学院学子在实际中运用阿拉伯语的能力。同时,海外访学还将提高学生后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课程设计上,阿拉伯学院反复与亚历山大大学沟通,使学生们参与学习基础阿拉伯语、阿拉伯历史、埃及方言、英语等课程,让同学们在学习阿拉伯语的同时,也对其社会文化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专业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有更为深入的认知。

五、海外访学学生管理模式的优化建议

(一)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研究生国外访学有助于扩宽国际学术视野,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同理,本科生进行国外访学也具有扩宽国际化视野的正面作用。在本科生国外访学阶段,学院应与访学对象学校沟通商议,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安排访学学生进行一些户外研学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等。

(二)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学生对海外访学的教育期待与海外访学的教育目标越接近,学生的收获就越大;反之,如果海外访学的教育目的与学生的教育期待不吻合,对学生而言,海外访学就有可能是无意义的” [4]。因此,学院应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导向 [5],在学生出国访学前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访学学生对出国留学的教育期待。在对访学生们的教育期待整理归纳后,与访学学校对接人取得联系,设计出可有效增强学生专业水平的具体教学规划。

(三)安排专门负责人,加强国外访学生党团活动的开展

思政教育在我国高校学生的学科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外语类高校具有光荣的马克思理论教育传统,也注重学生国际化的特色培养” [6]。学院在学生访学前,可选派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党员为海外访学学生团体的负责人,负责访学学生在国外开展党团活动的具体活动,在每期活动结束后将相关材料反馈至学院负责人处。同时,还可进一步加强、明确学生访学期间的意识形态领域及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学校和派出单位的沟通协调及应急管理机制 [7]。

参考文献:

[1] 赵晓萌,刘铁军,刘柳,张海玲. “3+1”教学模式下实习基地学生党员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 北京教育(德育),2018(02):90-92.

[2] 沈佳君. 高校短期访学交流现状浅析[J]. 新西部(理论版),2016(15):131+126.

[3] 刘扬,冯秀娟,邵延峰,陈珺. 博士生短期出国访学效果评价研究——基于国际能力理论的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18(08):90.

[4] 高岩. 大学生对海外访学的教育期待[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7(12):165.

[5] 何天香,杨惠良,范新亚,辛广勤,刘静.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机制的初步探索[J]. 福建茶叶,2020,42(03):161.

[6] 崔艷红. 外语类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路径探索[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4):61.

[7] 王娟. 普通高校大学生出国交流活动管理模式的重构[J]. 江苏高教,2017(01):40-42.

(荐稿人:崔杰,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培养模式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