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2020-09-10 07:22盛春燕沈丽玲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助产士解决对策

盛春燕 沈丽玲

【摘要】目的:研究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以我院工作的20名助产士的临床工作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做出相应措施,以达到降低助产士发生危险事件的发生率的目的。结果: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针头刺伤、羊水污染、血液污染、体液等其他污染,分别占比35.90%、25.64%、12.82%、25.64%;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5~10年、10年以上的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危险率分别为85.71%、14.29%、0.00%;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士及其他职位的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危险率分别为0.00%、14.29%、85.71%,说明发生职业暴露危险与助产士的工作年限、工作职位有关,且工作年限越长、职位越高的助产士发生危险率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较多,需要全面提高助产士的自身防护意识,完善必要的防护措,保证助产士的人身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助产士;职业暴露危害;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1-0002-01

助产士护理干预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产妇分娩后出血出现率,对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工作具有较大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助产工作对助产士有一定的危险性。如被孕妇血液及羊水等污染,使用器械时容易被锐器伤害等。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9年5月在我院產科工作的20例助产士的工作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资料真实可信。所有助产士均为女性,共20人,平均年龄为(35.25±5.05)岁,其中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4人,工作年限在5~10年的6人,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10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及护师共10人,护士5人,进修生3人。

1.2 方法

设计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①工作年限分为三个等级:5年以下、5~10年、10年以上;②在院职位: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进修生、实习生;③所暴露的危险因素:针头刺伤、羊水污染、血液污染、体液等其他污染。根据20位助产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找到危害助产士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

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测量结果资料使用(X±s)表示,两组之间差异的比较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缝针及注射器针头刺伤、羊水污染、血液污染、体液等其他污染,详见表1。

2.2发生职业暴露危险与工作年限关系。发生职业暴露危险与助产士的工作年限有关,且工作时间月长发生危险率越低(P<0.05)详见表2。

2.3发生职业暴露危险与助产士职位关系。发生职业暴露危险与助产士的职位有关,且职位越高发生危险率越低(P<0.05)详见表3。

3讨论

3.1职业危害的分类。(1)生物性因素。助产士工作人员从事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与产妇的血液、羊水及分泌物等相接触,分娩过程中羊水、血液等会污染助产士面部、眼睛与口鼻等部位,如果产妇自身携带某种传染因素,则助产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较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特别是一些典型的传染性疾病,一旦感染后将会对助产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例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2)化学性因素。由于产妇分娩对于消毒工作比较严格,因此助产士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进一步预防医源性感染等症状,需接触到消毒品。研究显示,如果长时间与含氯消毒剂等物质接触,皮肤会发生一些灼痛感觉,严重者还会出现过敏等问题。尤其是在助产士面部等存在伤口的时候,消毒剂甚至会对皮肤组织造成损伤。除此之外,氯挥发会对助产士自身的呼吸道造成损伤。(3)物理性因素。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进行注射及缝合等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被刺伤与划伤的风险。

3.2预防措施。(1)化学性因素的应对策略。在分娩工作中,为了避免助产士受到化学性因素的危害,可以选择一套优质的空气净化装置安装于室内,提高空气流通性的同时可降低消毒剂在空气中的残留,大幅度降低其对工作人员呼吸道的危害。(2)生物性因素的应对策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进入分娩室之前严格检查灭菌隔离衣等是否穿戴完整。同时可使用防护眼罩等,避免分娩过程中羊水、血液等污染面部、眼睛与口鼻。此外接触后,待分娩完之后借助乙醇或者聚维酮碘等加强消毒,同时展开血液疾病检查,如果存在血液传播性疾病,需要格外小心处理,如果出现意外则需要在24h及时注射相应的疫苗。(3)物理性因素的应对策略。放取缝合针要要通过镊子或持针器辅助,尽可能避免助产士直接通过手放取,以减少刺伤。(4)提高助产士的综合素质。建议医院给予助产士人员充足的配备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合理安排工作,以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来缓解工作压力。同时助产士自身必须熟练各种操作制度,以便提高应急紧急突发情况的能力。(5)提高医护人员对定期体检的重视。提高医护人员对定期体检的重视,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在疾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并且定期接种传染性疾病疫苗,接种疫苗后检查是否产生抗体,对未产生抗体的医护人员进行再次接种,也可以对传染性疾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6)加强伤后及时处理意识一旦不小心被锐器伤到,需要立即对伤口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减少感染疾病的发生率,压迫住伤口近心端使伤口周围污染血液流出,然后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包扎。根据情况,及时抽血检测,预防性用药,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进行随访和观察。

总之,助产工作是一份高风险、强责任心工作,职业防护在助产工作中尤为重要。助产士在日常紧张工作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有效避免职业不良因素,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以饱满的情绪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助产事业中,这对促进母婴健康、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会娟;产科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4):2732-2734.

[2]翟巾帼;郑艳芳;钟梅;沈健等;质量功能配置在提升助产服务管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13):1606-1608

作者简介:盛春燕(1982-)女,汉族,本科,主管护师,宁夏银川市人,工作单位:宁夏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主要从事产科助产工作

猜你喜欢
助产士解决对策
研究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易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助产士门诊VS医生门诊
助产士心理干预对自然分娩结局及产妇情绪的影响分析
产妇助产士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分析
助产士有什么用?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