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靶摄片与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比较及技术要点分析

2020-09-10 07:22熊玉伟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要点乳腺癌

熊玉伟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钼靶摄片与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比较及技术要点总结。方法 对2018年12月至 2019年11月影像科检查的6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对所有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再对所有患者行乳腺钼靶检查,分析对比诊断准确率及技术要点。结果 通过分析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上明显优于乳腺钼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核磁共振和乳腺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两种方法各有优点,MRI对临床诊断具有更高加重,其诊断准确率高,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钼靶摄片;核磁共振;乳腺癌;诊断;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1-0036-01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人群的高发疾病。乳腺癌细胞易在患者体内扩散或转移,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但由于早期乳腺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患者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将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治疗时间。本文通过分析乳腺钼靶及核磁共振(MRI)在乳腺癌检查中的优缺点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 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均进行乳腺钼靶以及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其中,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39.6±5.7)岁,病程为3个月~1年零6个月,平均病程(0.68±0.23)年,所有患者均经首次病理检查确诊。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2周后行乳腺钼靶。具体检查方法如下:①磁共振成像(MRI)1.5T检测仪对患者进行MRI检查。具体操作如下:患者俯卧,双乳自然悬挂在相控表面线圈中检测,采用T2W1轴位对患者进行平扫检测,T2WI层厚和层间距参数分别设置为3-5mm和8-10mm,单侧乳腺在矢状位扫描,双侧乳腺在冠状位或横位扫描。术后10秒内静脉注射0.15mmol/kg钆喷酸葡胺增强剂,提高了成像质量。②乳腺钼靶:首先帮助患者取头足位及内外斜位,可以将患者的病灶进行加压或者是放大。同时,结合对患者检查的实际需求,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如侧位、轴位以及内外侧斜位,提高对患者的检查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患者经乳腺钼靶检查和核磁共振檢查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分析患者经乳腺钼靶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通过对比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上明显优于乳腺钼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一种女性多发性肿瘤,不仅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还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也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这就要求及早发现患者的病变,及时治疗患者,以避免患者病情恶化。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主要有钼靶、MRI、超声等多种诊断方法。长期以来,乳腺钼靶一直是乳腺检查常用的主要成像方法,它既便宜又容易操作,随着现代数字成像技术的应用,它能清晰地显示皮肤、皮下组织、乳腺内部结构以及乳腺病变的形状、位置、大小、边缘和内部钙化,乳腺钼靶对小乳腺钼靶对微钙化的敏感性也较高,可显示直径为0.1mm的微钙化及其分布特点和范围,是临床诊断小乳腺癌的有力证据之一。但钼靶密度分辨率低,很难发现小病灶,尤其是这些病灶在临床触诊中不易发现,更容易漏诊。同时,乳腺小病变和致密病变的敏感性差,容易漏诊高、深部乳腺病变,且不能显示病变的血流情况。核磁共振成像具有其他成像方法无法比拟的组织分辨率,通过多向多序列成像,对软组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能清晰显示病灶的侵犯范围,通过增强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观察血流动力学特征,并结合时间信号曲线评价该病的良恶性。因此,根据病变的形态学特征、信号特征、增强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内部血流动力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确乳腺正常腺体组织与病变的关系,提高瘢痕组织与癌组织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一般来说,MRI图像上恶性病变边缘呈毛刺或不规则,内部增强不均匀,增强呈向心性增强,多为流出型或平台型动态增强曲线,图像清晰直观,特别是软组织成像,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然而MRI诊断的操作更为复杂,检查时间长,成本及费用高。乳腺钼靶检测方法也非常简单,重复性强。因此,尽管乳腺钼靶的诊断准确率略低于MRI,但它不仅具有较低的检测成本和较短的检测时间,而且能有效地分析患者病灶的钙化情况。本文通过研究后发现,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上明显优于乳腺钼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核磁共振和乳腺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两种方法各有优点,MRI对临床诊断具有更高加重,其诊断准确率高,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维,罗鸿,陈雪倩.乳腺钼靶与MRI检查对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19,39(6):17-19.

[2] 刘永建.核磁共振和乳腺钼靶对早期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4):465-467.

[3] 吴静龙.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对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的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0):125-126.

[4] 陈垦,杨世平,朱兰,等.钼靶摄片与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比较[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7):1541-1542,1545.

[5] 吴志成,徐伟波,曾燕妮,等.钼靶乳腺摄影联合核磁共振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24-26.

猜你喜欢
核磁共振技术要点乳腺癌
不开刀治疗乳腺癌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男性也应注意乳腺癌
太干净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DSP在磁共振数据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断裂膝关节退变影像学研究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