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平稳过渡的方法探寻

2020-09-12 14:05苏宁
考试周刊 2020年76期
关键词:过渡改变方法

摘 要:初一是初中阶段的起始阶段,学生在面临数学学习中难度深度骤增,抽象性和逻辑性等要求明显提高这种现象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如不加以关注引导很可能影响以后的数学学习,更甚者影响个人的长远发展。文章主要探讨从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思维训练和学习方法引导几个方面谈论如何帮助初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平稳过渡。

关键词:改变;过渡;工作;方法

人在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面临着许多改变。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必然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压力的增大、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的差异以及其他的各种不同,会给进入初一的学生增添很多不适感。这种不适感如不加及时正确引导的话,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以数学为例,很多家长一直不解孩子在小学阶段数学一直成绩优异,但是进入初中后成绩反而不断下降。而且有些老师甚至在教学中也会感到学生差距不断增大,有两极分化的趋势。针对此,文章主要为初一学生如何实现在数学学习中的平稳过渡探寻好的方法。

初中数学比小学学习节奏快,内容多,跨度感大。尤其是初一是初中阶段的起始阶段,学生在面临难度深度骤增,抽象性和逻辑性等要求明显提高这种必然会面临的问题时,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 思想方面:做好中小学衔接思想教育准备工作

从开始就打好“预防针”,从思想上引领学生进行转变,对比小学阶段的学习,明显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已经进一步成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在起始阶段的引导,数学知识难度的升级是正常的,所有人在数学学习中都会感知到困难,避免学生不良情绪的出现,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出现的恐惧、焦虑等,尊师重教,这是教师给以学生最初的信心以及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的开始。另外,教师也可从具体数学角度给出整体分析建议以及在章节教学开始前给出分析。

比如在初一内容的学习中,同学们可能会对引入负数、绝对值、乘方后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列方程解应用题,三角形全等等部分感觉困难,这是正常现象,因为这些章节本来就包含了很多知识重点和难点。简单的知识确实不会困扰学生,但是却不能使人进步,影响其晋升到一个更高知识阶段,耽误学生终身发展。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不断更新最近发展区内容,让学生不断超越自己,获得长远发展。

二、 内容方面:做好课程内容难易度合理设置的教学工作

只从思想上改变是不够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有畏难情绪出现。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真真正正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障碍,带领他们去体验和感受突破困难的过程,他们才会体会到数学真正的魅力恰恰在于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在攻克难点后,学生自身体验到的满足感是其他任何事物都给予不了。为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这种感受,就需要老师们注意课程内容合理的梯度设置,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并释放自身的学习潜能。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也会思考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具体在实施教学中却不知道该如何准备和合理设置难易度,为此我给出如下几个建议。

首先,要创设好的情境,借助情境合理设置坡度。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他的学生陶行知先生又提出“生活即教育”,总之就是生活经验与教育教学密不可分。初一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数学的概念和规律是认识世界、掌握世界和发展意识的重要手段这样的话。

其次,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借助语言、图形图像、表格等直观呈现。追求简单化是数学的灵魂,但是这种简化的内容却会让想要学习它的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可能出现认知障碍的内容,可以采用语言直观、图像直观等方式呈现。以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本《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中认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图形具体呈现来研究正方体的十一种展开图,化解学生陷入抽象思维漩涡中。

再次,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合理教学设置。具体来讲,就是教学要清楚授课对象是谁,认知基础怎么样,认知障碍是什么,思维习惯或思维方式如何等进行思考,基于学生现有水平和学生可以达到的水平合理教学,避免教学内容过难,知识跳跃性太大等问题。比如,在讲《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学生在小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但是初一引入了负数、乘方、绝对值运算后的混合运算顺序重新调整,学生思维方式一时转变的不是很好,应给以充分的说明和不断强化练习,突破运算难点。

三、 思维方面:注重新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工作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7至11岁之间的儿童能够在直观形象和实物的帮助下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具体运算。而11岁之后则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学生思维逐渐发展成熟,不依赖具体和直观的事物也可以进行各种推理。这与我们实际情况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注重的是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进入初中阶段,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与改变也需要改变。从初一开始,学生需要慢慢体会数学学习需要严密的思考,周密作答,全面分析问题,这是小学松散的知识学习阶段,学生学习不到的全新思维方式。两种不同模式的思维的突然转变会引起学生的适应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方式方法,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案例1 在Rt△ABC中,∠C=90°,点D,E分別是边AC,BC上的点,点P是一动点。

令∠PDA=∠1,∠PEB=∠2,∠DPE=∠α。

(1)若点P在线段AB上,如图①,且∠α=50°,则∠1+∠2=    ;

(2)若点P在斜边AB上运动,如图②,则∠α、∠1、∠2之间的关系为    ;

(3)如图③,若点P在斜边BA的延长线上运动(CE

(4)若点P运动到△ABC形外(只需研究图④情形),则∠α、∠1、∠2之间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

题目说明:本题来源于2016-2017学年安徽省芜湖二十九中期中考试卷的一道题目,题目难度大,出题者主要想要考查多边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等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师不妨挖掘一下不同的解题方法,但是又要注意题目的整体性和方法的通用性,让学生通过一道题目充分体验妙不可言的形象思维,整体分析思维等,让学生感受不同阶段中不一样的数学美。在具体教学中,层层递进,难度循环上升,让学生感受头脑风暴后知识获取的快感。

具体方法有:方法一:(1)(2)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处理,(3)(4)根据平角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和求解。方法二:借助学生过点P做AC平行线,并借助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和解题。

四、 学法方面:做好学习方法的转变引导工作

我们可以发现数学教材中设置了非常多的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等栏目,教学过程中不妨让学生自己大胆尝试。此外,相较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更多更复杂更困难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只靠教师讲效果必定很差,因此,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改革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知识获得方式,不能沿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方式,可通过探究性活动等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获取知识的快感。

案例2 阅读材料:把形如ax2+bx+c的二次三项式(或其一部分)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写,即a2±2ab+b2=(a±b)2。例如:(x-1)2+3、(x-2)2+2x、

12x-22+34x2是

x2-2x+4的三种不同形式的配方(即“余项”分别是常数项、一次项、二次项)。

(1)比照上面的例子,写出x2-4x+2三种不同形式的配方;

(2)将a2+ab+b2配方(至少两种形式);

(3)已知a2+b2+c2-ab-3b-2c+4=0,求a+b+c的值。

题目说明:本题是基于课本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之后,教学过程设计为由学生个体自学,独立尝试解决。设计意图是检验学生完全平方公式掌握的情况以及基于此独立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解题之前学生对于材料内容的阅读理解是很重要的,反复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可能还是会遇到问题,尤其是第(3)问,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给予适时的引导。需要提醒的是材料内容的理解使用,并注意几个问题的共同之处。

第(3)问具体的处理:

由题知a2+b2+c2-ab-3b-2c+4=0,即a2-ab+14b2+34(b2-4b+4)+c2-2c+1=0,(拆成三部分可以配方的形式)即a-12b2+34(b-2)2+(c-1)2=0(進行配方)即a-12b=0,b-2=0,c-1=0

所以a=1,b=2,c=1,则a+b+c=4

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但是目前看来状况并不乐观。以上提供的方法不一定全面,但是都是实现小学初中知识衔接、学生平稳过渡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对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颖.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12).

[2]李士锜.数学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苏宁,广东省深圳市,深圳科学高中。

猜你喜欢
过渡改变方法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过渡与衔接的思考
灰空间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可能是方法不对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