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琴韵
——中国钢琴创作的第四次高潮(六)

2020-09-14 02:24梁茂春
钢琴艺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琴童钢琴曲高潮

文/ 梁茂春

十九、20世纪后期中国香港钢琴创作概观

香港地区钢琴创作的基本情况是:“文革”结束之后,有一批钢琴家、钢琴教师、作曲家从内地迁居到港,大大改善了当地的钢琴教育水平。而从钢琴创作方面来说,则使香港的钢琴作品在风格方面迅速和内地靠拢。许多从内地到香港的作曲家,将自己的音乐创作风格带到了香港。而从香港本土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作曲家,如曾叶发、陈永华等人,则将现代音乐技法广泛运用到钢琴创作之中。

下面简单介绍几位此时期香港地区作曲家的钢琴作品。

草田(1921—1994),长期生活、工作在港。他的钢琴作品有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跳鼓》《诉》《村舞》《试马》等。草田的钢琴作品中融入了许多广东民间音乐的元素,显得生动而活泼。

林乐培(1926— ),香港地区现代音乐的领军人物。他在20世纪70年代谱写的交响诗《谢灶君》(1976)、中乐队叙事诗《秋决》(1978)和中乐队作品《昆虫世界》(1979)等作品,都对当地现代音乐的成长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对80年代内地“新潮音乐”的发展也传递过强烈的信息,带来过重要的启示。他的钢琴作品,有1971年改编的《春江花月夜》(根据传统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并且,又将此曲与1964年他改编的钢琴曲《昭君怨》组合成钢琴组曲《古曲新译》。在《昭君怨》和《春江花月夜》这两首钢琴作品中,作曲家用现代人的视角来处理古曲。它们都是香港地区钢琴曲的代表作品。

符任之(1930— ),1976年移居香港。到香港之后,就迎来了创作的高潮,谱写了大型神话歌剧《甜姑》(1978),民族管弦乐《南岛组曲》(1980),大型歌舞剧《霓裳羽衣曲》(1982)等作品。在这一创作高潮中,符任之也谱写了钢琴组曲《新疆情调》(1979),由《流浪》《往事》《友情》《欢聚》四首乐曲组成。这部钢琴创作虽然采用了新疆维吾尔族的旋律素材,抒发的却是作曲家自己的生活体验,正如符任之自己所写的:“这套组曲以新疆地区风格为特征,用新疆的音调及其丰富多姿的节奏,去描绘人生的悲欢离合。”*作曲家通过这部作品回忆和诉说了诸多人流浪的“往事”。强烈个人感受的介入,使乐曲非常动人,《新疆情调》成为符任之影响最广的作品之一。

施金波(1933—1997),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1963年移居香港。到香港之后谱写了多首钢琴作品,流传颇广,如《爱的音诗》、《青春奏鸣曲——献给青少年》(均1969)、《中国风情》(1970)、《欢乐时光——献给儿童》(由《捉迷藏》《溜冰》和《杂技表演》等7首标题小曲构成,1976),以及《筝韵》(1993)等。1995年香港上海书局出版了《施金波钢琴曲作品集》,收入了他的四十多首钢琴曲。施金波是香港作曲家中特别注重谱写钢琴曲的人。

陈健华(1934— ),1947年到中国香港,1957年赴欧洲留学,在德国、奥地利学习现代音乐创作,1963年回到香港。他的钢琴作品有《音画四首》《仙境》《跳月》《兰花花》等。他的钢琴作品和他编辑出版的多种音乐教材,在音乐爱好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关乃忠(1939— ),北京人,满族,1979年到香港。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民族管弦乐方面,如《云南风情》(1982)、《丰年祭》(1983)、《管弦丝竹知多少》(1985)等。1985年谱写了《第三钢琴协奏曲——英雄》,这是香港地区产生的第一部钢琴协奏曲作品,而且是一部钢琴与中乐团合作的大型钢琴协奏曲。这无疑是对香港钢琴创作的一种开拓性努力。

陈能济(1940— ),印尼华侨,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73年移居香港,随即出现了他的一个创作高潮,谱写了许多民族乐队作品,如《故都风情》(1984)、民族管弦乐与合唱《兵车行》(为杜甫诗谱曲,1985)、《归园田居——水墨五幅》(1987)等。

1983年,陈能济创作了钢琴曲《赤壁怀古》,是他最早在香港乐坛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这首作品用钢琴丰富的音响和宏大的气势表现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的诗词意境,受到了钢琴家的广泛欢迎。在寥廓、荒凉的引子之后,出现了一个连续四度上行的“古代号角式”主题(见下例)。

这个微弱、寥远的“号角”主题是一个“三音列”,具有某种朴拙的“古代音阶”特点,形象地描绘了“赤壁”古战场寥落的情景。钢琴曲《赤壁怀古》的曲式是自由的乐段组合,带有再现的特点,中间有一段活泼欢快的音乐,令人联想起苏轼原词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词意。音乐最后再现了四度上行的“古代号角”主题,音量极弱,这里既是对古代战场的回眸,也是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结束句“人生如梦”诗意的形象表达。

屈文中(1942—1992),生于广西桂林,祖籍四川荣昌县(今重庆市荣昌区),1966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于1975年移居香港。到港之后在音乐创作方面成就突出,谱写出了如小提琴协奏曲《帝女花》(1979)、合唱诗篇《黄山,奇美的山》(1983)、歌剧《西厢记》(1985)等代表作品。

照片1 屈文中,摄于1988 年

钢琴曲方面,屈文中创作了钢琴与管弦乐《战争安魂曲》(1987),钢琴曲《即兴曲五首》和钢琴与乐队《中国民谣十二首》(均1989),以及《前奏曲八首》(1991)等。

内地作曲家一到香港,创作上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变化:作品的题材扩大了,体裁也拓展了,音乐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了,创作技法也更加多样化了。前面提到的从内地移居香港的作曲家,如符任之、施金波、关乃忠、陈能济、屈文中等,无一例外地都在一到香港之后即出现了个人的创作高潮。从这一点来说,香港真是作曲家的一个福地。

香港本土也迅速成长起来了一批青年作曲家和演奏家,他们的钢琴作品,则有更加明显的现代音乐特色。以下以罗炳良、蔡崇力、陈永华、林品晶几位为代表加以简单介绍。

罗炳良(1946—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后到美国留学,相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他的钢琴作品主要有:《十首小钢琴曲》(1973)、《学者练习曲》三首(1993)。前者是为儿童谱写的一套小曲,揉进了20世纪现代音乐技法;后者是数理和音乐相结合的序列音乐。

蔡崇力(1951— ),钢琴演奏家。小时候曾随夏里柯学习钢琴,1967年留学英国,先后毕业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及日内瓦音乐学院,他的演奏足迹遍及海内外。在演奏、教学之外,他创作了一些钢琴曲,如1984年创作的钢琴曲《惊梦》,探索了钢琴与戏曲音乐相结合的民族风格问题。

陈永华(1954— ),1975年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1980年留学加拿大攻读作曲。这一期间创作了钢琴曲《清商变》(1982)和《钢琴小协奏曲》(为钢琴、女声合唱和小交响乐队作,1983)。

照片2 陈永华,摄于1996 年

陈永华的钢琴曲《清商变》以中国古代的“清商调式”为依据,对古代音乐理论进行“现代化”认知和处理。陈永华获得博士学位后,1985年返回香港,1987年创作了双钢琴曲《印象》,这是对香港现代城市生活直接的“印象”,音乐中有积极进取的“香港精神”。

林品晶(1954— ),生于澳门,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1976年留学美国。1983年创作的双钢琴曲《春晓》,以独自设计的五声音列为“细胞”,作“渐变”式的衍展,表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引起的各种情绪变化。《春晓》在1987年于上海举办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国际比赛”中获得中型作品二等奖。

内地来港的音乐家和本地成长的音乐家好像有几个明显的不同点:一是年龄层次的不同,内地来港音乐家大多是“三〇后”和“四〇后”的那一代人,而本地成长的音乐家大多是“五〇后”这一代。二是创作风格上的不同,内地来港音乐家大多采用民族风格的传统技法来创作,而本地成长的年轻音乐家大多喜爱现代音乐技法和风格。

“台湾钢琴音乐”和“香港钢琴音乐”都是属于地区性音乐研究的题目。在短短的三十年间,它们分别能够在钢琴音乐创作上取得如此多的成就,是非常不易的事情。这两地在这一时期都取得了经济上的迅速“起飞”,而经济起飞则是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中国钢琴创作第四次高潮的小结

《百年琴韵》从“第一次高潮”写到“第四次高潮”,似乎给人的印象是这六十多年间的中国钢琴是高潮不断,佳作连绵,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其实不然。历史总是曲折的,不可能总是处在接连不断的高潮之中。中国钢琴发展的百年历史,总是高潮与低谷相续,建设与破坏相连,创造与艰辛同在,欢乐与苦难并存。中国钢琴确有创作的“四次高潮”存在着,因为这都是有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为证的。但是高潮与低谷又总是错杂、交叉,甚至重叠在一起的。

“中国钢琴创作第四次高潮”论述的是1977至1999年间的中国钢琴作品,这一时期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整个国家出现了“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新气象。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指引下,中国的钢琴创作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中国钢琴百年发展中的最好时机之一。最主要的特点是出现了钢琴创作初步多元的状态。在这二十余年中,产生了许多超越以往历史成就的新作品。这可以说是“百年钢琴”发展中的“黄金时期”。老、中、青三代作曲家都满怀着创作激情,留下了能够反映时代脉动的钢琴作品。

同时,中国钢琴创作的发展离不开钢琴教育水平的迅速提高和钢琴演奏人才的蓬勃成长。新时期我国钢琴教育迅速得到恢复,老一辈钢琴教育家如朱工一、老志诚、周广仁、李瑞星、朱雅芬、凌远、李名强、赵屏国、李其芳、鲍蕙荞、但昭义,等等,在新的时代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之下,奋力投身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钢琴学生身上。很快就出现了优异的教学成果。他们在从事教学交流活动中,还努力向海外介绍和推广中国钢琴作品,把中国钢琴作品推向国际舞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又有一批年轻的钢琴家登上了世界钢琴比赛的舞台,并频频获大奖,使中国钢琴演奏在世界上掀起了波涛。新一代钢琴家的代表人物,如韦丹文、杜宁武、孔祥东、许忠、盛原、江晨,不仅把国际钢琴比赛的奖牌纷纷带回中国,而且把中国的钢琴作品带到世界各地。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出国大潮”之后,逐步形成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海外兵团”,其中如储望华、崔世光、黄安伦、谭盾、陈怡、叶小纲、陈其钢、周龙、葛甘孺等,直接在海外创作钢琴曲,他们的钢琴作品直接面对世界听众。这促使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新的面貌。

此外,从“文革”后期开始形成的“钢琴热”,很快就聚集起数量浩浩荡荡的“琴童”大军。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全国已经有数千万的琴童了。从这批 “琴童”大军中,又涌现出了许多优异杰出的钢琴人才,又有一批“七〇后”“八〇后”的钢琴演奏家登上世界钢琴舞台,如居觐、秦川、陈萨、谭小棠、邹翔、陈韵劼、郎朗、李云迪、王羽佳、张昊辰等,他们从十几岁就开始显露钢琴才能,很快就在国内和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不仅如此,在全国的“琴童热”大潮中,还孕育了钢琴创作的后备力量。这里仅以“北京星海青少年钢琴学校”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周广仁教授在北京创办了两所儿童钢琴学校,“北京星海青少年钢琴学校”就是其中之一。1985年她又创立了“星海杯儿童钢琴比赛”,后来这个比赛已成为国内历史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少儿钢琴比赛。1993年,郎朗就曾经获得“第四届星海杯儿童钢琴比赛”的一等奖。为了鼓励和培养未来的钢琴音乐创作人才,由“北京星海青少年钢琴学校”与“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联合,于1988年3月12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场“梁雷钢琴小曲音乐会”。当年梁雷15岁,是“北京星海青少年钢琴学校”的琴童,他完全没有学过作曲,却谱写出了几十首钢琴小曲,周广仁教授安排学校的小琴童演奏了梁雷从小到15岁期间创作的《想妈妈》《赛马》《蚊子》《阿凡提的小毛驴》等三十多首钢琴小曲。音乐会由周广仁教授亲自主持。专门为一个琴童举办一场“钢琴小曲音乐会”,这可以说是产生在“琴童热”中的一个新现象。

照片3

这一场钢琴小曲音乐会还吸引了当时的“中国音协”主席李焕之及夫人和音协名誉主席吕骥及夫人。照片3是音乐会结束之后在舞台上的合影,李群、李焕之、周广仁、关立人、吕骥、梁雷及小演奏家们,后排右二是当年12岁的居觐。

从“中国琴童”中成长起了一大批各方面优秀、杰出的人才,这就是音乐教育无与伦比的巨大推动力量。别的方面暂且不谈,仅以钢琴作曲家方面来说,已经在音乐创作上崭露头角的,如高平、龚晓婷、黄若、徐之彤、张帅、钱慎瀛、罗麦朔等人,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从琴童中涌现出来的作曲天才。

20世纪80年代,中国钢琴创作中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现象:出现了钢琴的“新潮作品”。改革开放之后,中西方音乐之间又出现一次大交流和大碰撞。国际现代音乐的观念和技法像潮水般大量进入中国,从音乐内容到音乐形式,再到音乐语言和音乐技法,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巨变适应了世界音乐艺术的发展潮流,也符合中国人心态变化的总体需求。它扩大了钢琴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总体上看是符合历史发展需要的。当然,西方现代音乐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也都“泥沙俱下”地一并涌进了中国。这些不足或“泥沙”是可以被解决和清除的,中国的“新潮音乐”是可以走向成熟的。

当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新潮音乐”蓬勃发展的时候,在1983、1984年前后,国际上的音乐风向已经悄悄地刮起了“新浪漫主义音乐”的微风,表现人们的真情实感、追求音乐的可听性,已经重新回到作曲家的视野之内,“新浪漫主义音乐”也很快就引起了中国作曲家的注意,并反映到我们的创作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回归旋律,回归情感,回归调性,回归悦耳,又成为20世纪末中国钢琴作品追求的几个目标。(待续)

注 释:

*符任之,《〈新疆情调〉·自序》,载《新疆情调》钢琴组曲乐谱,香港雅兴出版社,1988年出版。

猜你喜欢
琴童钢琴曲高潮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百折再看高潮来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夜的钢琴曲(六)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
琴童风采
琴童风采
琴童风采
琴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