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地区汉族人群TCF7L2 rs11196205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研究

2020-09-14 06:50骆时木叶宇宸欧阳航蒋燕成张志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泉州362000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等位基因多态性生化

骆时木,叶宇宸,欧阳航,蒋燕成,张志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泉州 3620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同时也是危害大众健康的主要疾病,预计2035年患有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人群将达到5.92 亿[1]。转录因子7 类似物2(transcription factor 7 like 2,TCF7L2)基因位于人类第10 号染色体长臂25 区3带上,全长215.9bq,具有17 个外显子,编码着一个高迁移率的转录因子TCF7L2(又名TCF-4)。该转录因子主要表达于人的胰岛β 细胞和脂肪组织中,是Wnt 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β 细胞的功能调节中起中心作用[5],影响脂代谢、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6]。研究显示TCF7L2 基因与T2DM 相关[2-4]。北京LUO 等[7]做的东亚人群Meta分析证实TCF7L2 基因的rs7903146,rs11196205,rs12255372 以及rs290487 位点与T2DM 均显著相关。但 关 于TCF7L2 rs11196205基因多态性与T2DM 的相关性的研究说法不一。本次研究旨在分析福建泉州地区汉族人群TCF7L2 rs11196205 多态性与T2DM 的相关性,以期为T2DM 的个体化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临床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共300例。其中健康对照组100 例中男性53 例,女性47 例,平均年龄53.35±10.96 岁;T2DM 组200 例中男性121 例,女性79 例,平均年龄57.73±11.76 岁。其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1999年10月我国糖尿病学会的中国人群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入选对象主要为来自福建泉州地区的汉族人群,无血缘关系。排除肝脏疾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或肾上腺疾病等影响血脂代谢疾病,且近1 个月内未使用降脂药物。

1.2 仪器与试剂 HbAlc 检测试剂盒,HA8180 糖基化血红蛋白仪(日本爱科来公司);生化测定试剂盒,AU5800 全自动生化仪(美国贝克曼公司);全血DNA 提取试剂盒(美国Qiagen 公司);引物合成和Taq 聚合酶[TaKaRa 宝生物工程(北京)有限公司];PCR 扩增仪(德国Eppendorf 公司);Gel Doc XK 凝胶成像仪(美国BIO-RAD 公司)。

1.3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禁食12 ~14 h 后,于次日清晨采肘静脉血2 管。一管用EDTA-K3抗凝,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lc 后,全血DNA 提取试剂盒进行 DNA 样本的提取。BioTeke 浓度检测仪检测其DNA 浓度及纯度,在NCBI 数据库上下载目标SNP 位点上下500bp 的基因序列。采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5.0 设计下列引物:F:5’-TATTGTTGGGTCTTTAGATTGTC-3,R:5’-ATTTCGTTTGCCTGTTTTGA-3’。对DNA 样品进行PCR 扩增,用3%的琼脂糖凝胶检测扩增产物。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测序,Chromas 软件分析测序结果。另一管促凝,完全凝固后2h 内以3 000 r/min 离心5min 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GLU,TC,TG,HDL-C,LDL-C,ApoA 和ApoB 等7 项生化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样本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或R×C 表的卡方检验。基因频率采用基因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确认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 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CF7L2 rs11196205基因测序 PCR扩增后TCF7L2 rs11196205 基因片段为407 bp,将其DNA测序结果与Gene Bank 参考序列对比。结果显示rs11196205 位点存在两种:GG 基因型和GC 基因型,未发现CC 基因型,见图1。

图1 TCF7L2 基因 rs11196205 位点

2.2 TCF7L2 rs11196205基因多态性与T2DM 的关联分析 对照组、T2DM 组人群TCF7L2 基因rs11196205 位点多态性分布情况均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P >0.05)。所研究的基因型频数和预期的基因型频数相符合,具有群体代表性(对 照 组χ2=0.222, P=0.637;T2DM 组χ2=0.023,P=0.879)。

T2DM 组GC 型基因分布频率(3.0%)低于正常对照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3,P=0.025)。T2DM 组C等位基因频率(1.5%)低于正常对照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3,P=0.027),见表1。TCF7L2基因rs11196205 基因型分布频率在正常对照组和T2DM 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TCF7L2 基因rs11196205 基因分布频率[n(%)]

2.3 TCF7L2 rs11196205 不同基因型糖化血红蛋白与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见表2。对照组与T2DM 组GG 和GC 不同基因型HbAlc 与8 种生化指标水平的结果比较,其中对照组GC 基因型HbAlc 水平低于GG 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其余生化指标在不同基因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2DM 组中GG 和GC 不同基因型间HbAlc 与生化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TCF7L2 基因rs11196205 不同基因型生化指标比较

2.4 T2DM 危险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 见表3。将全部研究对象作为整体进行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是否有2 型糖尿病(否为0,有为1)作为因变量(Y),其他指标作为自变量(X)。分析结果如下:BMI,HbAlc,GLU 是本研究对象中发生T2DM 的独立危险因素,而rs11196205 基因型不是发生T2DM 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3 T2DM 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多项研究表明T2DM 的发病机理与遗传、肥胖、胰岛β 细胞功能紊乱[8]、炎症[9]、氧化应激、肠道因素等多因素有关。在众多因素中,遗传在T2DM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与T2DM 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成为热点,其中TCF7L2 基因的研究最多。

本次研究以福建泉州地区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PCR 基因测序技术,对对照组和T2DM组TCF7L2 rs11196205 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分析。TCF7L2 基因rs11196205 位点共检测到15 个GC 杂合型突变,突变率为5%(15/300),C 等位基因频率为2.5%(15/600)。张洁等[10]研究福建地区汉族人群rs11196205 位点C 等位基因频率为1.4%,和我们的结果接近。

研究结果显示T2DM 组GC 基因型及C 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GG 和GC 基因型在不同组间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且C 等位基因有可能降低T2DM 的患病风险。钟爱丽[11]研究表明rs11196205 基因型与延边地区汉族T2DM发病有较强相关性,与我们的结果一致。并推测C位点可能是T2DM 和高血压的保护因子,可通过影响胰岛素水平,抑制肥胖等途径降低罹患T2DM和高血压风险。张江峰等[12]研究发现该位点与重庆地区汉族人群T2DM 发病相关,但考虑到rs11196205 位点风险等位基因在中国人群中属低频分布,故其在中国人群T2DM 的发病过程中可能不起显著作用。而国外GRAVAND 等[13]研究则认为伊朗西南部人群TCF7L2 rs11196205 多态性与T2DM 风险无关。

除了遗传因素,T2DM 的发生发展还与其他多种因素相关。本研究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BMI,HbAlc,GLU 是T2DM 的独立危险因素,而rs11196205 基因型并不是发生T2DM 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其它因素的协同作用。

HUERTAS-VAZQUEZ 等[14]人研究 TCF7L2 基因 rs7903146,rs12255372 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rs7903146,rs12255372 多态性可引起墨西哥及芬兰人群血清三酰甘油水平的升高。国内赵晓宇等[15]报道在中国北方人群中 TCF7L2 rs11196218 AG 与血脂异常相关。朱晖等[16]发现安徽地区汉族人群rs11196205 和T2MD 相关,且基因多态性与糖代谢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rs11196205 位点GC 基因型的HbAlc 水平低于GG 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推测TCF7L2 rs11196205 C 等位基因可能通过下调血糖降低T2DM 的患病风险。当然,考虑到本研究入组的标本量较少,可能存在抽样误差,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等位基因多态性生化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妊娠期女性MTHFR 677C>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