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苷口含滴丸制备工艺

2020-09-14 08:00冉晓辉
广州化工 2020年17期
关键词:藿苷滴丸成型

冉晓辉,罗 睿,王 允

(1 四川泰华堂制药有限公司,四川 广汉 618300;2 四川省百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330;3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淫羊藿苷为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巫,朝鲜淫羊藿等干燥茎叶提取物。本品呈淡黄色针状结晶粉末,分子量为676.65。淫羊藿苷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骨代谢,还具有补肾壮阳、抗衰老等功效[1]。目前上市销售的淫羊藿制剂含淫羊藿苷成分的,如软胶囊、胶囊、劲酒等产品的研究已经成熟。实验证明[2-3],在小肠中易吸收,肠段会转化为相应的代谢产物,并以代谢产物的形式被吸收进入体内,只有少量以原形被吸收或者中被Caco-2细胞所含的转运蛋白外排。

淫羊藿苷在水中的溶解性较低[4],有文献预测淫羊藿苷体内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应小于1%[5]。因此,有必要根据淫羊藿苷的理化性质开发成适宜的剂型。

由于滴丸剂具有吸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给药方便等特点,且制备工艺成熟简单,质量易于控制,适于临床用药。而且口含滴丸还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迅速入血液发挥作用。本实验以滴丸的成型率作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淫羊藿苷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淫羊藿苷口含滴丸最佳制备工艺。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 器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仪器有限公司;BSA2245-CW 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sartorius;HH-1 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SHB-B95 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dw-1滴丸装置,泰州市金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1.2 试 药

聚乙二醇4000(PEG4000),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液体石蜡,莱阳市康德化工有限公司;石油醚,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色谱甲醇,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色谱乙腈,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淫羊藿苷(自行购买,纯度达99%)。

2 方法与结果

2.1 基质选择[6]

PEG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可形成两列平行的螺旋链状,活性成分可在熔融时插入螺旋链中,以分子状态分散,形成填充型固态溶液,能显著提高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由于淫羊藿苷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均较好,因此,选择PEG4000 或者PEG6000进行考察。以滴丸质量差异、溶散时限和外观质量为指标,结果PEG4000较好。

2.2 滴丸冷凝剂的选择

对于水溶性基质可用液体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煤油等作为冷凝剂,通过滴丸沉降速度的测定,液体石蜡40~50 滴/min,且滴丸圆整度和成型率较高,不会出现粘结成块的现象,优选液体石蜡作为冷凝剂。

2.3 淫羊藿苷与基质比例选择

在制备产品时,往往希望滴丸的载药量越大越好,以提高疗效。但随着滴丸载药量的增大,往往容易变软,形状变得不规则。在固定滴丸基质、冷却剂种类和温度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淫羊藿苷与基质比例(淫羊藿苷:基质=1:1、1:3、1:5)进行考察。

2.4 淫羊藿苷滴丸成型工艺的优化

根据预实验考察得到淫羊藿苷滴丸最佳制备工艺为:药物(淫羊藿苷)与基质的配比1:5,滴制温度80 ℃,冷凝温度10~15 ℃,滴距为8 cm。

正交实验因素与水平见表1,以滴丸的成型率作为考察指标,从而确定淫羊藿苷滴丸的成型工艺。

表1 正交实验因素与水平

表2 正交实验结果表

表3 方差分析表

如表3所示,A,B,C三个因素有一定的影响,其主次顺序为C>B>A,其中滴距对结果影响有显著性,最佳工艺条件为A2B1C2。即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3,药液温度为80 ℃,滴距为8 cm,以液体石蜡油为冷却剂,冷却剂温度为10~15 ℃,冷却柱长为80 cm,滴制出的滴丸外表光滑,圆整不拖尾。

2.5 滴丸工艺的验证

根据生产实际,临床用药要求,将淫羊藿苷滴丸的制备工艺调整如下: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5,液体石蜡为冷凝剂,滴制温度为80℃,冷凝温度为10~15 ℃,制备的滴丸全部符合口含滴丸要求,故选择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5。即以聚乙二醇4000 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5,滴制温度80 ℃,液体石蜡为冷凝剂,冷凝温度为10~15 ℃为制备淫羊藿苷口含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

3 结 论

该研究通过对淫羊藿苷固体分散体口含滴丸制备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比较,从生产角度分析,滴丸机滴速越快,滴丸生产效率越高,故确定滴制速度为40~50滴/min。但由于滴速过快,会严重影响滴丸的成型和圆整度等,容易出现丸重差异过大、拖尾等问题;滴制时,药液温度也不得低于60 ℃,否则在滴口易凝固不易滴下。

猜你喜欢
藿苷滴丸成型
成型液压机技术改造
穿心莲内酯滴丸
新型双相酶水解体系制备宝藿苷I
三向接头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双藿苷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微注射成型PP/ABS共混物相形态
阿德福韦酯联用五酯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