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9-14 11:46韦国隆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韦国隆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除了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应用过程,逐步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1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使学生不仅积累了必要的基本数学知识,训练了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认识数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其初步建立数感。在引入新的数学符号时,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符号的明确、简捷和高效,使其建立符号意识,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发展其形象思维能力。在找规律和数学广角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胆想象或做实验,并能根据关系做合理推理,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有趣,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动态图像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教授“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的展示把长方体展开然后拆分成一个个小的规则的長方形的过程,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把原本抽象的表面积概念就能更加具体的呈现出来,学生的思维也从抽象变得具象。在进行课堂总结时,教师可以以动画的形式把本节课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表象。现在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必备技能,而多媒体带给学生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是无法用其他教学方法替代的,除此之外运用多媒体也可以调动学生的五官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布置开放性的作业,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2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语言是一种严密、精确的科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和载体,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动作表征、形象表征、语义表征、数学符号表征,帮助学生去体会可以采用不同的表征方式去说明同一件事。每种表征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数学符号表征的形式十分简洁,高度概括和抽象;语义表征清楚、明白,易沟通;形象表征比较直观;动作表征可以帮助理解,要注意沟通几种不同表征形式的关系。小学数学基本上分为两大块一一代数和几何,它们之间的联系转换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实际教学中,老师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训练的比较多,而对图像语言和动作语言的引导和训练不够重视,造成学生虽然头脑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但解决问题时,不能正确提取相关的知识。只有在动作表征和形象表征直观感性的基础上,再进行抽象,形成语义表征和符号表征,才能真正理解,从而掌握知识。四种表征形式间的灵活转换,不仅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知识和问题之间的关联,巧妙为解决问题做铺垫。

在学生解决问题时,可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引导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如:①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②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问题?长此以往,不仅有利于问题解决、提高数学思维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

2.3逆向思维——培养发散思维的多向性

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在学生解答问题时,如果从正面考虑问题,很难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可以转换思维,从问题的对立面思考,转换思路,从反面对比考虑,往往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逆向思考,善于用逆向思维解题,培养逆向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逆向思维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例:一根彩带先减去5米,接着再把剩下的减去2米,还剩下3米,问这根彩带原本的长度是多少?(针对这个题目,学生需要逆向思考,先考虑剪一次后是几米,再推出没剪之前是几米。)

2.4激发兴趣——培养发散思维的积极性

数学知识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在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能够让学生愿意去想,并且尽可能的让他们多想,培养发散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设置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产生联想,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师可以在教材中的情境图中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大多数教师的课都以情境图导入,教师通常的导入就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里面有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几乎每节新授课都会这样,同样的导入模式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情境图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我们教师的重点是要考虑如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要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者调整,进行二次加工,通过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愿意开动自己的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有助于培养发散思维的积极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首要和主要目标,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的高校,也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吴晓蓉.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心得[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15.

[2].卞晓晖.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119.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