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分析与研究

2020-09-14 11:46苏传博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小学

苏传博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深入,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逐渐受到重视,通过朗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展开分析,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把握语文字词,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通过文章所传递的情感,强化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要重视朗读教育,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语文素养提升。

1.做好范读教学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尚小,处于朗读教学的初级阶段,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出有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课文中字词的正确读音。教师在选择范读方法时,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同步的音频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为学生下载一些名家的课文朗读资料,正确引导学生的吐字、发音等,注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发音,如:棚、驮、磨、坊、匹等。近年来在网络上有很多标准的课文朗读视频,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其教学效果要比音频教学资料好一些。此外,语文教师也可以亲自为学生进行范读,教师范读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的表达出朗读内容中的情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兴趣。教师范读时能够融入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强化范读效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小马过河》一课为例,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范读时可以结合课文中不同的角色,配以不同的语气,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不同角色的印象。

2.对字词与句子进行重点朗读指导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语文朗读不仅受限于陌生的字词,断句也是困扰学生朗读难题。在面对一些长句子或难以理解的句子时,准确的断句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句子所传递的信息,还能有效提升朗读效果。在朗读教学的初期阶段,教师要掌握好学生的朗读速度,不可急于提升学生的朗读速度,需要指导学生放慢朗读速度,将每个字词的读音标准的读出来,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对课文中字句含义的把握,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把握作者所创作出的意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快速将学生带入到阅读情境中。为此,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标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将这些重点字词表象出来。如课文中老妈为小马能不能帮妈妈做点事时,从“小马连蹦带跳”及后面的回答内容,可以看出小马很乐意帮妈妈分担工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抓住“连蹦带跳”并以欢脱激动的心情朗读小马的原话“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课文中还有很多类似之处,如课文中小马询问松鼠时,松鼠“拦住他大叫”后面的內容是以感叹号结束的,此时需要提醒学生感叹号用于加重语气,为此后面的“小马!”一定要读出松鼠的紧张与急迫感,并将两个“别过河”快速的连接起来,并逐渐加重语气,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把握朗读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找出课文中几处类似的朗读重点,然后让学生尝试通过朗读自行找出其他需要注意的句子,从而提升朗读教学质量,锻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1]。

3.采用分层朗读的教学方式

通过前两项朗读教学环节,学生对课文中需要注意的字词读音进行标准,并找出了朗读时需要重点注意的词句,学生们对课文朗读早已跃跃欲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日的朗读情况进行分层朗读教学,可以大致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将对语文学习充满积极性,语文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视为第一层;将在语文课堂表现一般的学生视为第二层;将语文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视为第三层。根据三个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朗读教学方式,《小马过河》故事情节具有层次性,可以让三个层次的学生共同完成课文朗读,从而更好的调动朗读课堂气氛,提升朗读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将课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老马与小马的对话,从对话中我们了解到故事发展的起因,小马要帮助妈妈麦子驮到磨坊去。在朗读此部分内容时,要读出母亲与孩子对话时的温馨景象,需要注意朗读时的语气。第二部分是小马驮其麦子飞快的向磨坊跑去,在遇到小河阻挡去路后小马为难了,此时要注意小马内心的矛盾。第三部门是小马与牛伯伯及小松鼠对话的过程,他们分别给出了小马不同的过河建议。第四部分,小马回到家中找妈妈,在妈妈的引导下,小马决定要亲自试试河水深浅,最后顺利的过了河,发现河水既不像牛伯伯说的那样浅,也不像小松鼠说的那样深。这四个部分各有特点,教师在分配朗读任务时,可以具有一定朗读难度的对话内容交给第一层次的学生完成朗读内容,要注意把握老黄牛及小松鼠与小马对话时的语气;将对朗读难度要求一般的马妈妈与小马对话内容让第二层次的学生完成,最后将课文中难度较小的旁白部分,交给第三层次的学生完成。如果有低层次的学生想尝试高层次的朗读内容,要予以学生鼓励与支持的态度,帮助学生提升朗读水平,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朗读课堂中有所收获,从而更好的开展语文朗读教学[2]。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字词的理解与印象,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好朗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先引导学生准确的掌握课文中的字词读音,然后引导分析课文中需要注意的字句,同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与欲望,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由此一来,可以有效提升语文朗读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段晓青.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2):47.

[2]林晓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J].科技风,2020,(4):39.

猜你喜欢
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小学
保护童心?留住童趣?创建有效课堂
简笔画,让低年级语文课堂色彩斑斓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绘本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低年级语文课堂应当重视信息媒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