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2020-09-14 11:46孙统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兴趣培养

孙统

摘要: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小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便是对其认知重新构建的一个过程。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升与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还可以对学生学习压力进行转化。同时,对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非智力因素;兴趣 ;培养

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当中,笔者发现,积极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让数学课堂更高效,教学效果更显著。

一、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有了欲望,他们才能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一)创设情景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的概念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时候,应通过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设计情境化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之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

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分别扮演“购买者”和“售货员”,引导学生使用模拟货币进行购买。这样的活动形式,学生不仅学会了货币之间的换算,同时,对人民币的流通方式与途径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并可以将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

再比如,在引导学生认识“面有多大”的时候,学生对这个概念相对比较抽象。教师要学生动手摸一摸教室里已有的物体,摸一摸课桌的面,空调的面,黑板的面,讲桌的面,铅笔的面,水杯的面等不同物体的面。学生通过动手去触摸不同物体的面,感受到面是有大有小的,有平有弯曲的,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这些真实的体验,可以让他们对面是有大有小的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这种感受自然而然地可以从学生的手指中流淌出来。

(二)趣味游戏让课堂充满活力

益智游戏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形式之一。比起枯燥无味的文字表述,学生更喜欢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特别是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太容易,所以,教师需要借助益智游戏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这里的益智游戏显而易见不单单的玩耍,或者机械性的操作,而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师将教学的知识重点融入到有趣的游戏环节当中去,借助益智游戏来对学生达成教学任务,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环节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所体会、有所感悟。

(三)情景插图让教材充满灵性

小学数学教材结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特点,以插图的形式,图文相结合,将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形象化地呈现出来。教材插图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且能够让学生拥有个性化的理解。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情,抓住教育契机,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教材插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充分地理解插图的内容,挖掘其特有的内涵,让数学教材充满灵性。

二、增强儿童学习的信心

学生只有了自信心,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克服学习困难,不再畏惧学习。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时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学生自信心来源于其成功的体验,学生只有在获得成功体验后才能对学习数学不足没有畏惧感。教师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激励,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只有真正在参與活动的过程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够更有信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

比如,学生在参与计算练习活动中,对能够完成高效地完成练习,并连续五次以上获得计算满分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张“计算小能手”的奖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每周将对学生进行一次作业评比。对于完成质量高,书写特别优秀的学生,则可以获得一张“优质作业小达人”的奖状,并评比出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可以将作品展示在班级的作品栏之中。这样多层次、多样化的评奖机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认真的完成相关的练习与作业。

三、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养成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训练达成到是要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引导。比如,让学生养成课后预习的习惯;在解题时,能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上课时,养成注意听讲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能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的习惯;在完成练习之后,能养成自主检查的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于身边的一切都特别的新奇,在他们的脑袋里有许多的问号。教师要呵护好学生的好奇心,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个个“为什么”,教师要进行细致、耐心地讲解。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也会萌发些奇思妙想,面对学生的这些“异想天开”,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即便学生想的方法不一定正确,但对于学生能够积极动脑,教师要及时进行鼓励与表扬,鼓励学生大胆表述。

总之,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措施,创设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活动形式。有目的地开发并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非智力领域的能力,真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让学生善于发现、敢于探索、乐于学习,让数学课堂充满灵性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颖.教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2]徐鹏;徐京广;肖月.专业教学中的差异教学法[J];知识经济;2010年03期.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兴趣培养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