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的教学思考

2020-09-14 20:14徐立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徐立

摘要:阅读与写作都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部分,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要培养他们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为以后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现如今,在很多小学,阅读与写作已经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障碍,学生在阅读时无法理解文章的意义,出现读不懂的问题,在写作时又没有素材可写,出现写不出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思考语文阅读与写作直接的有效结合,进而提出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文学素养,让他们能够拥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阅读与写作是一个整体,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1.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写作经验

阅读和写作互为基础,相互促进,二者是不能分开的,学生想要写出优美的文章,首先要通过阅读进行素材的积累,做到“肚子里有货”。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时,应该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语言的特点,学习优秀文章中的   修辞手法表达特色,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借鉴这些文章,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教师除了进行常规系统的教学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让他们借鉴这篇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特色,并且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反复诵读。这篇文章写了作者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她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这些都是她童年游戏的内容,并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如果学生写有关童年乐趣的文章时,就可以借鉴这篇文章,其中“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这段描写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突出了园子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让人读来也能感受到园子里生物的自由和快乐,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祖父的园子的喜爱和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怀念。学生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这些修辞手法,让自己的文章由平淡无奇呆板無趣变得生动活泼。

2.在阅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所处的阶段思维模式还未完全形成,他们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他们在阅读情境中激发出对写作的兴趣,对写作产生浓厚的探究欲。只有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阅读情境,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联想和想象力,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完成“形形色色的人”这个写作主题时,就应该将其与阅读有效整合,在指导学生写作前,先让他们阅读一些描写人物的文章,并且选择一篇文章进行精讲,就拿同一单元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中“他像一颗挺脱的树”这一篇文章为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祥子的形象特点就在脑中自然而然的呈现了:他是一个20来岁很大很高的人力车夫,脸上都带着天真淘气的样子。教师讲解文章时,通过作者对人物肖像的细致刻画,能够营造一个合理的阅读情境,在这个阅读情境中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描绘人物特点这个写作目标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让他们能够在这个特定的阅读环境中,真正的把自己融入到写作的氛围中去。这样教学之后,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内心还保留着刚刚进行阅读时的感受,能够更好寻找作文素材,产生写作的灵感,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方面也会更加的顺畅。

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

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引导他们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语感能力,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对这些语言有更好的应用,从而实现小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综合性提高。

很多教师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有些疑惑,语感看不见摸不着,教师从表面上也很难看出学生是否已经拥有了较好的语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各种文字材料来激发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度,让他们能够敏锐的捕捉到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以及好的表达方式。例如在学习《在天晴了的时候》这篇诗歌时,教师就可以着重让学生感受这篇文章的独特韵律,“到小径中走走去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斜着手,踏着稀泥,摄过溪流,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这段话语言清晰明快优美,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抒发真挚,自然富有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这篇诗歌就能够让学生进行语言的感受和感悟,为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除此之外,在朗读完这篇课文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表达出自己对于“天晴了的时候”的独特感受,“该到花园中去走走,在天晴了的时候。唱着歌,拉着手,蹦蹦跳跳到花园中去走。太阳露出笑容了,花儿在春风中绽透,看溪中游动的彩色音符——活泼的鱼——它也在嬉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的改革以及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努力跟上时代,创新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方式,努力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让小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储备写作素材,同时激发对于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许丽珍.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13):106.

[2]陈环.浅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课外语文:下,2015.(1):128.

[3]李雪梅.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神州,2018(02)

[4]林实崇 .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5)

猜你喜欢
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析如何做好德语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