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0-09-14 20:14王宁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抽象思维能力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王宁

摘要:创新教学策略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新颖趣味性与科学探究性的重要措施,也对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抽象思维及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等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一些新建议来提高其培养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抽象思维能力;策略

引言:以往高中物理教学以板书讲解物理概念规律为主,对高中生物理应试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其对高中生实验探究能力、抽象思维等综合能力的要求,造成了高中生学习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老师应从教学方向、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等多个层面来提高物理教学活动对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积极影响力,提高了高中生物理科研探究能力。

1.锻炼高中生分析概括能力

老师既可以让高中生综合比较分析不同物理定义概念的异同点来锻炼高中生深度分析与概括总结能力,也可以让高中生对物理实验进行探究分析与归纳总结,引导高中生透过物理现象把握事物本质,更可以让高中生围绕主题内容进行知识的眼神与思想的扩散。同时,高中生概括总结物理定义概念的过程也是其实践运用物理知识与发散物理思维的过程,提高了高中生物理知识自测与自学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物理定义概念的理解运用能力及物理知识体系的全面完整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册《万有引力与航天》相关知识时,老师用金星、木星等行星及太阳的运动模型来让高中生概括行星运动规律,通过分析其运动规律来帮助高中生认识到太阳对行星存在吸引力的使情况,促使高中生对万有引力形成初步认知,这在锻炼高中生空间想象力与概括总结能力的基础上,也为高中生具体深入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2.延伸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包含基础知识、定律原理、实验操作及延伸探究为主,以往老师习惯用物理解题方法将不同内容关联起来,并以此为基础来搭建物理知识体系,锻炼高中生物理抽象思维能力。这也要求老师必须全面准确的掌握物理教材内容与考试大纲,划定不同章节或知识的难点、重点范围,明确不同知识点之间较为隐秘的关系,围绕不同知识点内在关系来筛选补充教学内容,实现了高中生物理学习的条理性与逻辑性。另外,老师还应利用主题班会、调查问卷及课堂教学观察等途径来判断高中生的兴趣爱好、发展诉求及自学能力,并在结合高中生心智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来补充具有较强针对性、教育性的知识,拓宽了高中生抽象思维发展空间[1]。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相互作用》相关知识时,老师在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高中生物理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来明确关于摩擦力的常考或易错知识点,利用网络平台来获取具有较强生活实践性的摩擦力运用情景,尤其是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产生的摩擦力,分析车速、车身重量及路况等因素对车辆摩擦力的影响,引导高中生在结合其生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来对该生活实践情景进行分析概括,从而得出摩擦力相关定义规律。这不仅提高了物理教学的生动具体性与生活实践性,降低了高中生学习掌握复杂物理知识的难度,提高了高中生物理知识实践转化率及抽象思维能力。

3.锻炼高中生实验研究能力

老师应主动创设并积极组织实施物理实验探究活动,既可以是新物理知识的探索,也可以是物理定义概念的总结,更可以是物理领域新科研成果的质疑与论证,引导高中生在探索物理奥秘的过程中养成善推理、勤总结的好习惯。同时,老师还应传授高中生更多物理实验探究方法与技巧,要求高中生在全面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寻找数据信息变化规律,明确不同实验要素内在关联性。另外,老师也可以与高中生一起在分析比较、推理演绎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抽象思维能力[2]。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相关知识时,老师与高中生利用三角形目标、玩具汽车、米尺等物体来组建简易版物理实验场所,分别让同一辆玩具汽车从不同倾斜度或不同长度木板上自由滑行,准确记录木板倾斜度、木板长度、小汽车行驶距离及行驶时间等实验数据,利用数据两两对比的方式来帮助高中生初步掌握车辆速度、下滑高度之间的关系,让高中生掌握玩具汽车行驶速度会随着时间逐步下降的规律,随后,引导高中生对比分析汽车匀速、变速行驶的差异,锻炼了高中生实验探究能力与概括分析能力,提高了高中生抽象思维的活跃性。

4.加强因果关系分析

老师应主动将因果关系融入到物理教学活动之中,在让高中生明确不同知识互为因果关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物理探究能力,以更加科学专业的态度来研究物理知识,在结合物理定义概念探究与形成的过程中物理概念定义产生的原因,从而培养了高中生物理抽象能力[3]。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册《机械能守恒定律》相关知识时,老师设计“能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能量转化过程中会逐步减少吗?”等问题,让高中生在结合因果循环与总量不变相关理念的基础上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导高中生重新認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从而帮助高中生明确该部分知识的本质,提高了高中生由已学习知识来学习分析未知知识的能力。

结论:正视原有高中生物理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弊端与漏洞,充分认识到抽象思维能力对实现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整教学内容、锻炼高中生概括总结及实验探究能力等途径来培养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为实现高中生及高中物理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履琼.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6).

[2]王婵.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8,000(004):P.101-102.

[3]王塔娜.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1):125.

猜你喜欢
抽象思维能力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浅谈立体几何演示教具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培养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探究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
浅论高中物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