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毒茶引出“治病外交”

2020-09-15 16:14温宪
环球人物 2020年17期
关键词:瓦利医学院中毒

温宪

在更为重大的战略谋虑牵制下,纳瓦利内很可能成为一个渐被淡忘的名字。

连日来,德国和俄罗斯的外交关系因为阿列克谢·纳瓦利内“中毒案”紧绷了起来,却又“绷”得很耐人寻味。

纳瓦利内是俄最知名的反对派之一。他曾于2017年底申請参加2018年俄总统选举,但被驳回,理由是他于2017年2月被基洛夫市地方法院判处5年缓刑,没有权利参选。

今年8月20日,纳瓦利内在俄托木斯克机场咖啡厅喝完茶后乘机飞往莫斯科,途中感到不适,怀疑遭“下毒”。飞机紧急迫降在鄂木斯克。8月22日,他被紧急送入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8月24日,医学院宣布,纳瓦利内临床检测表明“胆碱酯酶抑制剂类物质中毒”。俄毒理学家萨瓦耶夫当日反驳称,纳瓦利内没有此类物质中毒的临床特征。也是在这天,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外长马斯呼吁俄方“完全透明”地彻查相关“罪行”,并将相关责任人绳之以法。

细究下去,德俄两国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极有分寸。2018年3月4日,俄前特工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儿尤利娅在英国索尔兹伯里被发现“中毒”。西方将矛头指向俄罗斯,最终导致包括德国在内的近20个欧盟成员国及美国、加拿大、乌克兰等国宣布驱逐上百名俄外交人员。而这次,一个俄反对派头面人物很快获准被送到德国治病,这背后有故事。

得知纳瓦利内“中毒”一事后,默克尔先给芬兰总统尼尼斯托打了电话。尼尼斯托随后致电普京,询问可否将纳瓦利内送到德国。普京最终予以放行。与两年前那件事相比,同样是“中毒”,德俄此次“治病外交”的互动基调显然大不相同。

与意识形态差异相比,德俄两国当前在全球战略中的共同利益来得更为迫近。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急需摆脱的巨大阴影——美国。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以签署制裁法案等手段增大对德俄合作的“北溪2号”天然气项目打压力度。围绕这一涉及双方重大战略、经济利益的迫切事务,德俄在对冲美国霸道行径方面有共同语言。

近来,美国加速启动从德国撤军,并于8月3日宣布完成与波兰《加强防务合作协议》谈判,据此将向波兰增派驻军。这一套组合拳既打击了德国,也加大了俄罗斯家门口的军事压力。

作为东道主,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张罗着今年举办七国集团峰会,但默克尔相当冷漠。2018年,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落幕之际,人们从一幅疯传的照片中看到,居于画面中央的默克尔双手按桌,身体前倾,目瞪坐在对面桌旁的特朗普。特氏则双手抱起,眼神轻蔑。一图胜千言。当默克尔敢于向特朗普瞪起眼睛的时候,大西洋两岸关系的分裂前所未有。正是特朗普在推动着德国与俄罗斯走得更近。

当然,德俄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与摩擦仍然存在,夏里特医学院内传出的消息也会令双方斗一斗嘴,最终将各执一词。不过,在更为重大的战略谋虑牵制下,纳瓦利内很可能成为一个渐被淡忘的名字。

猜你喜欢
瓦利医学院中毒
美欧关注纳瓦利内健康问题
俄对纳瓦利内发出“最后通牒”
习近平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Period
中毒
拥抱鳄鱼解抑郁?谨慎
宫斗剧重度中毒
The Unwilling Performers in Edward Albee’s Twentieth—first Century Plays
天哪!我中毒了!
《西游记》中毒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