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万里海疆的三栖尖兵

2020-09-16 06:41李克欣翟思宇
雷锋 2020年9期
关键词:特战连队

李克欣 翟思宇

中国有成千上万的人叫“何龙”,但真正能“上天入海”的,没几个。

如果再给“何龙”前面加上“感动陆战队十大人物”“二等功臣”和“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这些标识,就会锁定一名30岁的海军上尉。

擁有一个戍海安邦的名字,拥有许多敢打必胜的传奇故事。这名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海军陆战队员,用冲锋陷阵的战斗姿态告诉我们,什么是军人的“最美”。

“拼了!为了祖国荣光!”

地表气温近50℃,驻吉布提保障基地野外射击训练场,官兵认真观察着目标区域的一举一动。25米外目标刚一出现,只听“砰砰”几声枪响,某特战连连长何龙已经射击完毕,10发手枪子弹全部命中。

“这么牛!”官兵们瞪大了眼睛。

“这是海归精兵!”在老兵的讲述中,何龙追求胜利、珍视荣誉的故事徐徐展开。

那年,上级选派特战骨干赴国外军事留学。经过层层考核,何龙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作为海军唯一代表出征某国“猎人学校”。

这所号称“炼狱”的特种兵训练学校,以“魔鬼般的训练”享誉全球。只有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顽强的忍耐力和超常的意志力,才可能闯过重重难关顺利毕业。“即使死在那里,我也决不放弃!”留学前,何龙在动员大会上立下铿锵誓言。

每天只吃2个小玉米饼,睡眠不到2小时;背负40公斤重的装备,全程荷枪实弹;虐俘训练,泡水坑、遭殴打;敌后求生,直面死亡考验……一系列极具实战特色的训练,让学员们随时面临淘汰。

虐俘训练是最残酷的课程,它要求不管用什么方法“严刑拷打”,都不能透露任何“秘密”,否则就要被淘汰。

何龙先是被派出执行任务,途中教官对其实施突袭,将他俘虏,然后把衣服剥到只剩一条内裤,双手反绑、把头罩上。在接下来的3天3夜里,对他进行了不间断地折磨,被拉到石子路上,拖了十几米远,又被扔进布满荆棘的泥水坑里,然后倒吊在树上。除此之外,教官还往他的身上浇糖水任蚊虫叮咬,让他深夜跪在河水里挨冻,企图用各种残忍的手段来冲垮他的心理防线。

63人参加集训,只有包括何龙在内的8人通过,何龙以优异成绩完成潜水、狙击、机降等5大课程153个课目的训练,并在全能狙击考核中打破学校纪录。毕业时,何龙获得“猎人”勋章,被授予该国军方最高荣誉——“突击队员”荣誉称号。

“做绝杀尖刀上的刀尖子”

“何龙对任何工作都锱铢必较、要求极高。”高标准、严要求在这名陆战队员身上愈发鲜明,官兵们有口皆碑。

“做绝杀尖刀上的刀尖子!”在何龙心中,圆满不是目标,完胜才是。

一次,何龙受命带领一支特战小组保护某个重要目标,负责阻抗非法入侵船只和人员。“渴了就喝淡化海水,饿了就吃压缩干粮,困了就抱着枪打个盹。”数月来,他和战友们始终战斗在一线,与不法分子面对面交锋,有效维护了目标安全。

才交出优秀答卷,又奔向全新战场。2017年7月,上级组织联合实兵演习,何龙主动请缨担任红方破袭组组长,组织破袭演练上百次,试验极端条件下武器装备性能,获取了多种装备在岸滩的实战参数。

2018年年底,连队参加朱日和实兵演习。在“阵地进攻”战斗中,何龙带领官兵不畏严寒,战风斗雪,在零下20℃的气温中连续行军30余公里,成功向“敌”纵深阵地实施渗透,侦察各类目标百余个,引导炮兵、航空火力对重要目标实施打击。战斗中,何龙锁定“敌”指挥所,果断开展破袭行动,当场生擒指挥员。总结时,何龙的表现受到充分肯定,这一行动也被誉为历年来最为出彩的特战行动。

去年,何龙带领连队奔赴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执行驻防任务,出发前对35个课目、百余项训练内容进行了强化训练。进驻基地后,他积极探索海外陌生复杂地域特种作战行动样式,圆满完成我军海外相关课题演练任务,连队海外反恐和应急处突能力显著提升。

“要带就带出最‘硬核的兵”

“连长不仅自己练得狠,练兵也特别狠,特别是遇到训练偷懒的事,他一点就着。”四级军士长孙军磊至今心有余悸。

一次,营里组织武装越野考核,战士们为了取得好成绩,在负重上偷工减料。何龙知道后,先是让大伙背着背囊进行3公里奔袭,气喘吁吁跑完后,又进行400米武装障碍训练。等大家累倒在终点时,他才黑着脸表态:“打仗什么标准,训练就什么标准!希望大家长个记性!”

作为特战连连长,何龙十分注重实战化练兵。他充分借鉴出国留学和执行重大任务经验,把每一个课目与实战需要相结合:防护训练,组织官兵在充满瓦斯气体的密闭空间内穿戴防毒面具;战伤救护训练,不仅要练包扎固定,还要学习伤口缝合、静脉输液……他不仅成为大伙眼中又敬又怕的“猎人教官”,更是一本活生生的野战生存教材。

何龙所在部队被誉为“蛟龙突击队”,担负着引导打击、安保警戒、海上反恐等多种类特种作战任务。面对如山的使命任务,何龙一刻也不敢松懈。

战术训练,他和战友一样每天上百次扑倒在地,身上常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胳膊、大腿上常常新伤压着旧伤;山地越野,他会到最后面拽着落伍的队员一起奔跑,不让一人掉队;长途行军拉练,他主动在小腿上绑沙袋、在背囊里放哑铃,超负荷挑战极限……连队指导员吴乃肃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的搭档:“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要带就带出最‘硬核的兵!”这是何龙在训练场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侦察渗透训练,装具不能发出一点声音;每次战备拉练,背囊里连针线都不能少,随时做好上战场的准备。中士王岗说:“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连长是真为我们好。”

强将手下无弱兵。“尖兵一号”代威、“侦察先锋”张峰、“狙击能手”李昭芽……在何龙的摔打磨砺下,连队所有官兵都具备了低空跳伞、直升机滑降、引导打击等特种侦察能力。2018年年底,连队被海军评为海军护航十周年标兵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

猜你喜欢
特战连队
《特战荣耀》:演绎热血成长 展现军人风貌
加强兵团连队“两委”建设问题研究
兵团基层人才储备工作研究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南疆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连队经济发展调研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浅析后进连队主官的五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