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出口成“脏”的“祖安文化”说不

2020-09-16 06:41洪治
雷锋 2020年9期
关键词:脏话健全人格网络空间

洪治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一种以追求骂人有创意、脏话足够恶毒的“祖安文化”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这种亚文化不仅走红于游戏社区、社交媒体等线上平台,还侵蚀了部分校园。

“文化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源自一款竞技网游的“祖安文化”,代表的多是一言不合就对喷、互骂、互飚垃圾话的行为。它虽冠以“文化”美名,鼓吹的却是人类语言文化中的糟粕,实质是一种语言文化垃圾。

有人将“祖安文化”的流行归因于负面情绪的宣泄。追捧“祖安文化”的青少年往往并非出自恶意,而是受其夸张的语言风格影响,贪图一时的“口舌之爽”,觉得很酷,想获得更多注意力。特别是当周围有多人在说时,为了不变成“异类”,善于模仿的他们很容易陷进去。如今在校园中,连部分优等生也以出口成“脏”为时尚,甚至还有教师以“祖安老师”自居,完全背离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和师德。

“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 向出口成“脏”的“祖安文化”说不,靠单纯禁止青少年上网既不现实,也很难治本;靠一味禁止青少年说则容易激起逆反心理,造成反效果。关键在于凈化网络空间,培植青少年健全人格。根据《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有46%的未成年网民遭遇过各类不良信息。网络中,不少人把道德、法律抛之脑后,只看重“流量至上”“娱乐至死”,全然不顾会造成什么恶果。以“祖安文化”为例,一些大V还诡辩称,这只是乏味生活中的一种增味剂。可见,净化网络空间,还需全社会付出更多努力。

“成人的人格的影响,对于年轻的人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很难想象满嘴脏话的老师或家长能教出文明用语的孩子,老师和家长只有以身作则、循循善诱,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善用语言就是善待自己。好好说话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青少年应坚决向“祖安文化”这类语言文化垃圾说不,建筑起自己的“人格长城来”,养成良好习惯和健康志趣。

猜你喜欢
脏话健全人格网络空间
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脏话怪兽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论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关于脏话,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