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优化研究

2020-09-16 06:34徐荣强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作业布置小学数学

徐荣强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环节是对当前对数学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同时也是当前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延伸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作业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教师不仅需要精心设计和安排内容,更需要提升作业质量,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完成兴趣。文章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方式等方面分析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批改方式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作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获得高分产生了重要的帮助和影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采用机械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作业中充当着被动的角色,为获取高分不断努力。就笔者对当前小学数学作业情况的实际研究发现,当前学生要完成的作业缺乏趣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开展,减负工作逐渐成为当前教学环节中一项重点环节,更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要想有效改善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情况,首先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方式。基于此,本文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希望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帮助。

一、小学数学优化作业的布置

在优化作业的布置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进行合理兼顾,全面并且准确地对知识点进行覆盖,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突出显示,选择一些既具有代表性,又带有综合性的内容,通过让学生举一反三,更好地做到触类旁通。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出不同程度或数量的作业。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设计一些和生活相近的作业,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意义,从而对数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二、小学数学批改作业的原则

数学教学中另一项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批改作业,这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说数学作业的布置是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那么教师通过批改作業,就能够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情况进行准确了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起到进一步的巩固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潜能,从而帮助学生改正在数学学习中的失误和问题,弥补数学知识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产生重要帮助。因此,批改作业是当前教学环节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过程。要想将作业批改的效果达到最佳阶段,教师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

批改作业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而采取的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只有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才能保证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在上课前才能将作业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反馈,从而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掌握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再学习。所以,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及时收取学生的作业,还要及时批改,并将其发放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着更为准确的掌握。

(二)科学性原则

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分析上。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严格规范的把关,无论是在解题思路还是在格式上出现错误,都应做到详细检查。一般学生出现错误会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答案正确,但解题思路出现问题,造成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学生误打误撞,实则并没有掌握这类问题的方法。第二种,答案错误,但是解题思路有正确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对正确的部分给予肯定,并对其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出。不论是学生出现哪种错误,教师都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外,对于常见的解题格式和表述错误等环节也应该严格管理,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三)激励性原则

大量的实践教学证明,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比较强,同时具备学会知识的信心,那么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对学生采用鼓励性手段,对学生应以肯定为主,辅之以适度的否定,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激励性的评价或是符号,例如:“祝贺你,你又进步了”等话语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会产生更加积极的态度。

三、小学数学优化批改作业的方式

作业批改不仅是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同时也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塑造的一种综合方式,更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所以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合理选择批改方式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帮助,对批改过程中的各项环节进行关注和重视,也对学生全面和健康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一)正确运用批改符号,改变对传统符号的使用

“√”“×”是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使用到的批改符号,但是如果“×”出现的频率过多,很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也可以将错号改为“、”,也就是当作业或者试卷中出现错误,教师就可以使用“\”。当学生将错误进行改正后,可以直接将原来的“\”改为“√”,并在旁边适当的增加鼓励性话语,这种方式更为人性化,对学生也有着尊重和理解的表现,因此不仅能对学生的自尊心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正确发挥批改作业的评价功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是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因此这是学习动机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这种方式使得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积极,同时取得的效果也更加明显。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和关心及时向学生进行传递,通过这种方式对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产生良好帮助,同时还能为学生营造更为民主和自由的学习氛围。但是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中,也要准确指出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引导和帮助学生思考,最终有效改正错误。此外教师还应该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采用不同标准的评价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信,加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问题解决方式的正误,还要发现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从而培养和激发其创造性,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作业布置和批改环节的重要性,只有紧紧地跟上社会发展和教育的脚步,才能发挥这两个环节对学生学习更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作业是对知识进行掌握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不断运用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有效设计作业题型,在对数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质量,这样才能做到对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广大教师更应该对上述问题进行关注和重视,利用有效的手段对作业环节的布置和评改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完善和优化,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改梅.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优化研究[J].大众科技,2011(11).

[2]贺彦飞.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优化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6(09).

[3]孟巧芳.高效课堂下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差异化探析[J].情感读本,2015(35).

[4]金美芬.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7(03).

猜你喜欢
作业布置小学数学
英语教学生活化模式刍议
初中语文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教师有效布置语文作业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级英语”教学中作业布置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