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应用

2020-09-16 06:34林金惠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视频资源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林金惠

摘要: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视频资源是动态的灵活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使用视频资源有助于推动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互联网+阅读”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有教师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阅读视频资源种类多,内容丰富,教师在使用时要注重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学目标以及视频的特性,认识到视频资源的辅助教学作用,注重微视频的灵活使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视频资源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互联网时代的课堂赋予师生更多的自主权以及带来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视频资源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视频教学资源的交互功能不仅能够提高视频教学资源的可用性,满足碎片化学习的特点,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视频资源也是极为有必要的,在运用时,教师需要考虑视频教学资源的特点、内容筛选、应用方式等。

一、“互联网+阅读”的教学影响

“互联网+阅读”是指利用互联网拓展阅读内容和加深阅读理解的教学模式。首先,它要求教师进行阅读拓展而不是单一地呈现课本内容,进行多方面的阅读内容呈现,如图画、视频、相关文本等。其次,“互联网+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更加丰富的阅读内容的基础上加深阅读理解,进行深度学习。因此,教师提供的补充教学资源应该是经过筛选且合理的,能够推动教学的。阅读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使阅读教学生动活泼。最后,“互联网+阅读”改变的不仅是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从更深层面上来讲,它改变的是教师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不断适应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新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在更丰富和更有新意的内容和形式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要发生改变,以更好地利用资源,促进自身成长。

二、阅读视频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一)阅读视频资源的类型

不同的分类标准下视频资源的种类不同,阅读视频资源亦然,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阅读视频资源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对阅读视频资源分类是为了教师的筛选和应用,为了方便视频资源的应用,本文将阅读视频资源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根据参考价值分为教师备课参考的阅读视频资源和学生学习的阅读视频资源;第二,根据可用性分为用于课前预习的阅读视频资源、用于课堂导人的阅读视频资源、用于课堂阅读的阅读视频资源、用于课后练习的阅读视频资源;第三,根据时长分为阅读微视频资源、中等时长的阅读视频资源和长时间的阅读视频资源;根据程序形式分为动画类的阅读视频资源、讲解类的阅读视频资源、文本分析类的阅读视频资源等;第四,根据是否自制分为自制的阅读视频资源和非自制的阅读视频资源。

(二)阅读视频资源的特点

视频教学资源是教师可利用的重要平台,但是在利用阅读视频资源时,教师也需要筛选和考察。在筛选和考察之前教师需要了解阅读视频资源的特点,以便找到适合教学内容、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阅读视频资源。阅读视频资源具有如下的特点。第一,阅读视频资源是动态的,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通过生动的动画理解阅读内容中的人物关系等,更好地理解文本。第二,阅读视频资源蕴含教育价值,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挖掘其教育内涵。例如,经典版的电视剧《西游记》就是很好的阅读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学生阅读小说《西游记》的延伸和拓展,还可以从人物故事的精神内核方面挖掘其教育价值,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和情感教育。第三,阅读视频资源可长可短,长视频有长视频的价值,短视频有短视频的价值,尤其是短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赋予教学更丰富的形式和内容。第四,阅读视频资源的传播力较强,尤其是一些短视频,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相關的阅读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视频资源的实践

(一)筛选的标准

互联网上有海量的视频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筛选有利于推动阅读教学的视频资源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要有筛选的标准。首先,因为视频资源是为阅读教学服务的,而阅读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在选择阅读视频资源时要考虑学生的因素,从学生的需要、兴趣、水平、特点等方面考虑视频资源是否合适。其次,教师选择阅读视频资源要考虑教学目标,即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视频资源可以考虑使用。最后,除了考察视频资源的内容,教师对阅读视频资源使用的多少、时长也要有一定的考量,一节课的阅读教学不宜播放过多的视频,在课前学习时也不应该让学生观看过多、过长的视频,课后和假期间可推荐给学生一些比较长的视频,供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内容。

例如,在教授《小木偶的故事》一文时,笔者在选择阅读视频资源时考虑到了学生的需要、教学目标以及视频的特点: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寓言阅读基础,而且对动画非常感兴趣;教学目标中有“知道寓言故事是什么”的设定;在课堂上播放和课后让学生观看的视频应该是不同的。因此,笔者选取了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视频资源并合理安排视频的播放量和时长,5分钟的《寓言是什么》和12分钟的《小木偶的故事》时长比较短,所以,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理解寓言这一体裁,更加立体地认识阅读内容的主人翁小木偶。动画《木偶奇遇记》、歌舞剧《木偶奇遇记》时长较长,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或假期间观看,以拓展阅读内容,拓展阅读内容。电影《头脑特工队》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人的情绪,试图说明人类快乐、忧伤、愤怒等情绪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每一种情绪,这与《小木偶的故事》内涵有一致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表情和情绪,非常适合学生在课后观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绪、表情思考自己的平时表现。

(二)认识到视频资源的辅助教学作用

辅助教学意味着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推动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源推动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不能滥用视频资源替代主体教学内容。主体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支架,支撑教学的主体结构,让教学的目标明确,不会偏离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学支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线索,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发现更多问题,丰富学习知识,提升学习能力。辅助性教学资源是为教学支架服务的,可以让学习支架更清晰、牢固,让学习支架起到学习的支架作用。例如,在《小木偶的故事》教学中,笔者选取的视频只是为教学目标服务:让学生了解寓言这一文学体裁,更好地认识人的表情和情绪,更立体地认识“小木偶”。播放视频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注重微视频的灵活使用

微视频一般时长在10分钟左右,且内容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与分析。阅读微视频资源使用起来比较灵活,可用于学生的课前学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学习,教师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自制微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和运用微视频,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阅读习惯,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自主学习模式。例如,《小木偶的故事》教学中,笔者播放的两个短视频与教学内容主题贴切,且时间都比较短,《什么是寓言》用短短5分钟的时间梳理了一些文学体裁,如小说、散文、寓言、诗歌等,并说明了寓言在其中的位置,还举了一些著名的寓言故事为例,清晰地展现了寓言的特点以及学习和创作寓言故事的要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全面地了解了寓言这一文学体裁。

总之,阅读视频资源的丰富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教师在选择阅读视频资源时要注重视频内容的价值、时长、播放的量等,以发挥视频辅助性教学的作用,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张雅琪.视频教学资源的交互设计与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6.

[2]周慧卿.在文本中挖掘阅读教学资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3]王宏.在参与视频教学资源创作中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

猜你喜欢
视频资源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视频资源应用
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视频资源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