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公众号的德育大课堂实践研究

2020-09-16 06:34潘文清冯添好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

潘文清 冯添好

摘要:文章以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一小学的学校公众号的德育大课堂实践为例,探究疫情背景下德育课程的开发,主要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开展德育大课堂,根据疫情、时事热点及月主题,制定线上德育课堂课程安排;以QQ学习群为交流平台,公众号推文为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在班级QQ群阅读、交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学习心得,通过公众号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学校公众号;德育大课堂;实践研究

一、缘起:突如其来大疫情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学习的节奏。居家学习,线上教育,一场催生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号角正吹响。

二、思考:扎扎实实稳落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育是教育部给广大学子的承诺,也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次考验。疫情之下,停课不停育。自接到上级教育部门的通知后,我们开始基于校情,通过停课不停学智囊团、线上教育指挥部等开展工作。

何为线上教育?如何把控育的效果……一连串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个方案被提起又被否决。一阵思考后,我校德育组选择了因校制宜,因疫制宜,删繁就简的方案。开发疫情下的德育课程,采用最常用的学校公众号、QQ群,开展德育大课堂,吹响了立德树人的号角。

三、实践:删繁就简三部曲

(一)课程开发——基于当前

疫情之下,生活就是一本大书。我校立足当下疫情,开发了“从小学先锋”“齐防疫、保健康”“寻找我们心中的英雄”“敬畏自然、珍惜生命”“初心永不忘、缅怀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热爱生命”等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开展基于真实情景的育人模式,希望沙一学子从小学先锋,感受逆行者的大爱与责任担当;学会科学防护知识,确保自身以及身边人的健康;敬畏自然、珍惜生命……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二)课程实施——立足易行

1.号内:公众号推文,发布任务

疫情之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微信平台及QQ等媒介,由线下教育延伸至线上教育。根据疫情、时事热点及月主题,制定我校13周的线上德育课堂课程安排,如:家国情怀之从小学先锋、疫情与3-5学雷锋日相结合,开展“寻找我们心中的英雄”活动;结合清明节,开展“缅怀先烈,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活动,德育组及少先队负责搜集、撰写课堂文稿,平台技术负责排版,图文、视频相结合,最后学校审核,每周一上午公众号平台准时发布。德育大课堂每周一次,固定在星期一上午,利用全校统一的思政课时间进行。推文的内容一样,但是不同的年部要求不同。以德育大课堂的形式开展线上思政教育,扎实提高我校思政课的质量,提升育人效果。

2.号外:QQ群上交流,激情立德

周一上午9:00-9: 20全校思政微班会,各班借助QQ群开展思政教育,以QQ学习群为交流平台,公众号推文为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在班级QQ群阅读、交流。聚焦主题,深入畅谈,激发情感,直至产生共鸣。此外,引导学生在线下把所思、所悟,或画或写或唱。发挥社会大课堂的积极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当前祖国的疫情防控、有国才有家的思想,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虽然不能线下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分享,但班主任同样能充分彰显“人人都是德育人”的育人榜样,如:在德育大课堂“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线上课堂中,三(3)班的曾老师就跟学生说道:同学们,最可爱的人不是歌星、电影明星、网红,而是为人们冲锋陷阵,毅然赴险,舍身忘我的英雄们。沙一大家庭的每一位班主任都抱着“人人都是德育人”“线下、线上教育无区别”的教育心态,为祖国培育时代的合格接班人。

3.号内:公众号展示,抒情共长

深入开展德育大课堂,为思政教学提供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资源,师生通过德育大课堂的推文学习,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家长辅助。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自己的学习心得,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学习感言、图画、手抄报、小视频、家庭小活动、抗疫小故事等形式,以实际行动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在“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共成长”线上开学典礼上,师生一起学习了钟南山和李兰娟的故事,潘校长以《读好三本书,新学期一起筑梦前行》为题,饱含深情地为师生上了新学期第一次的思政第一课。学生感触良多,纷纷在线上课堂留言。一(1)班的某学生感言:“钟南山爷爷和李兰娟奶奶真的很伟大,很了不起,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长大以后为祖国贡献一分力量。”六(3)班的某学生感言:“虽然我们暂时不能回到心爱的校园上课,但疫情打败不了我们求知的热情。潘校长的开学寄语很具能量,更是让我们懂得了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要多读好书名著,开阔视野。”在《向抗击疫情牺牲的逆行者们致敬》德育大课堂活动,六(2)班的某学生抒发了自己的感受:“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和温馨的年挥手告别,背起行囊,戴上护目镜,身穿防护服,坚定地投入到一个无声的战场,到患者需要的地方去,向他们致敬,期待他们平安、胜利归来。”我们就是以这样的一种交流方式:学校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学校搜集学习材料为学习素材,师生通过QQ学习群为交流分享平台,师生之间、家校社之间互相分享交流,形成线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三)课程评价——问津共鸣

疫情之下,五育并举不停步。构建线上德育大课堂平台,疫情就是课堂的学习时机,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线上的德育大课堂,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祖国接班人。

作为教师,教育不停,学习不断,适应时代、社会的变迁,与学生共同进步。线上德育大课堂,对于一线教师,手中具备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媒介。疫情之下的德育大课堂通过教师的授课,发揮强大的育人功效,实现育人的零障碍,情感连线零距离。本次开发的线上德育大课堂,全体师生通过线上德育课堂共同接受思想的洗礼。线上教育,让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得到一次大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得到一次大提升。

基于疫情当下真实情景的高效育人模式,课堂从学校延伸至家庭,从线下延伸至线上,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四、反思:大道至简真德育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是说“教育从书本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部的”。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疫情之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了防疫攻坚战。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志愿者们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疫诗篇。医者仁心,逆行者大爱。疫情之下,到处皆是育人素材。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社会是育人的大舞台,就地取材,就是最好的育人素材。我校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线上育人平台,创新德育课堂阵地,实现小平台大德育。

(二)教人求真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疫情之下,我们努力借助真实的课堂,还思政课真正的育人功能。一是选取真实素材,创设情境,使学生动情;二是聆听真实声音,设疑争辩,使学生动心;三是倡导真情感染,激荡思想,使学生动身。

让德育基于当下,基于真实的情景是育人最生动的素材;让教育回归生活,扎根生活就是最好的课堂。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疫情之下,沙一教育工作者用理性的思考,感性的构建,用智慧与大爱,让喜悦在教育中发生。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汽车专业学生创业孵化园提升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