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

2020-09-17 09:54王珏何馨蕾李文玲杨晨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商业会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资本一带

王珏 何馨蕾 李文玲 杨晨(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0)

从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再到2019年首届“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的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往来日益增多。会计作为各国开展贸易合作的通用交流方式,在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由于各个国家及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自身利益诉求的不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程度各有不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交流和合作。我国作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会计准则是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对未来我国国际商贸合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各国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会计作为记录经济交易的语言,其功能日益凸显。会计准则作为记录经济交易的依据,在各个国家的沟通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国市场发展不均衡,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程度也有所不同,由此引发了财务信息可比性较差、资金流动性降低等问题。本文以一国是否要求国内企业使用国际会计准则(IFRS)为标准,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已采纳和未采纳两大类,结果如表1所示。“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已有57个国家采纳了IFRS。

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已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但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差异,可能会降低各国间经济合作的效率,增加贸易摩擦。为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赵焕秋(2019)认为我国应结合国情,并坚持自身会计准则的延续性,在此基础上保持与国际社会的趋同。夏华(2017)提出我国应掌握主动权,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加强在IASB中的话语权。结合当前的经济局势,张杉瑜(2019)认为国际趋同战略对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加速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参考已有研究,本文基于“一带一路”背景,剖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表1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采纳IFRS的情况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自2005年起我国不断推进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以实现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更快速有效地融通资金,推进我国的国际化进程。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逐步加深。另外,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飞龙于2010年加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委员会,意味着我国开始参与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订工作中。此外,在与香港、欧盟会计准则的等效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建设世界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拥有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我国会计准则已得到普遍认同,为我国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打下了基础。

自2006年对会计准则进行大范围修订后,我国仍在不断对准则进行调整,逐步完善租赁、收入、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等准则。不断的调整与修订是我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的有力证明,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与发展。2006年以来我国会计准则的修订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自2005年开始,我国对会计准则进行了大范围修订,在此后的2014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仍在不断吸纳国际会计准则的可取之处,并进行查漏补缺。以租赁准则(CAS 21)为例,我国参照IFRS 16于2018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包括对租赁业务的认定、分类、计量等方面。新租赁准则规范了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使其更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改进了以往存在的缺陷,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行为。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制度

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态度受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准则体系,结合自身国情开辟了适合发展中国家会计国际化的道路。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通常由民间组织来制订,而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订。在保留财政部对会计准则制订权的前提下与国际趋同,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也为会计准则在应用方面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另外,我国基本会计准则具备强制性以及法律效应,在实施过程中不易产生歧义,更有利于准则在企业中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构建一个具备统一标准的竞争与发展平台。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制度与准则不匹配

会计制度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或企业单位制定的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注重会计核算的方法与程序。而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要遵守的规则,更注重会计核算与披露。我国同时具备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现象,可能导致会计人员的实务操作受到影响,阻碍我国进一步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二)资本市场发展不够规范

我国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一系列资金融通问题,这就要求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尽管我国已推出了QFII、QDII、深港通以及沪港通等制度,但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还存在种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生态结构失衡,二是市场监管不力。

图1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各发展阶段

表2 2006—2019年我国会计准则修订情况

目前,对于“资本市场生态”尚无严格定义,但可视为资本市场的整体环境及其相关参与者的抽象表达。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FE)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8年间,我国沪、深交易所股票月均换手率分别为284.1%、165.4%,远远高于港交所的56.7%以及伦交所的88.2%。市场参与者结构不协调,交易过于频繁,资本循环不畅,导致资本市场出现问题后难以进行自我调节。另外,我国市场监管不力,企业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丑闻频发,导致投资者信心遭受打击。对比之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以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为基础建立的会计准则更能完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信息。2020年4月1日,我国金融市场正式开放,这是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表现。在此背景下将有更多外国资本流入,必然会加速资本在我国市场上的流转,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反映的信息不够全面、环境不够规范,会影响投资者最终的投资决策。

(三)文化差异明显

会计准则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平稳增长以及对外交流具有深远影响。我国企业要实现“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无障碍交易、交流,需要一套较为统一的会计准则进行协调。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涉及波斯语、俄语、马来语、印地语等五十多种官方语言,涉及的宗教文化更是复杂,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巨大。大量文献表明,文化差异会阻碍各国之间的贸易,对国家之间的外贸沟通合作造成一定影响。尽管2019年“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上提出了缓解文化差异的举措,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后续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

(四)会计人才紧缺

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的各类经济交易都需要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确认、记录以及报告等,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能够为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交流的企业提供专业支撑。然而近年来,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数量虽已超过经济发展需要,但总体质量却达不到经济发展要求。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数据,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数自2015年到2019年第一季度分别为101 376人、225 068人、237 203人、250 610人以及256 112人。2017年中注协预计,在满足事务所从业人员皆为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前提下,我国大约需要120多万的注册会计师,这说明我国会计人才方面的缺口依然巨大。另外,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官方于201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ACCA学员达63 377人,而持证人仅有6 060人。由此可见,我国对专业会计人才的培养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会计人才提供的专业支持,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问题的分析、战略的决策、风险的控制等都依赖于会计人员专业的职业判断。会计人才的紧缺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四、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

(一)明确规范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协调处理内外部矛盾

针对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不匹配的现象,可以根据二者各自的重点内容和适用方法在《会计法》中进行规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核算体系。应当提前预设二者出现矛盾的情景,并明确二者出现矛盾时的处理方法,在标准性操作与流程处理之间进行平衡。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进程中,结合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国情,既要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也要参考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使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更加适配,完善会计法规的相关内容。

(二)借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经验,构建战略共同体

资本市场的形成与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我国资本市场形成时间较晚,尚不完善。在与我国展开贸易合作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不乏资本市场发展较好的国家,例如资本市场起源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部分欧洲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等)。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中,应借鉴资本市场发展成熟国家的经验,协调处理区域资本市场中发展不平衡、监管不力等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今后将成为我国的战略共同体,形成共商共建的经济格局。此外,跨区域资本市场间的要素流通需要沿线各国进行参与和规范,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可以获得更充分的资源与实用的经验,从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与升级,以及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组建会计协调组织,搭建跨区域互联网会计交流平台

区域会计协调组织能够促进各国趋同战略联动发展,减少由于各国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许多跨区域会计组织,如亚太会计师联合会、东亚及南亚会计师联合会等,这些组织覆盖的区域与采取的策略不尽相同。我国应主动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进行组织工作或带头提出会计准则合作倡议,寻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准则协调发展的新方法。此外,我国可从高校、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选拔一批拥有专业知识并致力于准则研究或具有国际贸易背景的人才,作为会计协调组织的中坚力量,为文化制度差异较大的国家提供解决方案。在互联网交流平台中,可以由各国财政部门与会计组织的专业人员牵头,使各学术团体、留学生、具有跨国交易经验的人才互相交流,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四)加强高校开放力度,鼓励国际会计证书培训体系发展

面对人才缺失问题,我国应利用好高校的教育平台以及校外或与高校合作的会计培训组织。首先,我国可以从国家政策层面予以补贴和扶持,鼓励各高校招收一定比例的“一带一路”沿途各国留学生。此外,可以在拥有会计特色学科的名校中建立“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促进学术骨干对于会计国际化的研修,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知识论坛等方式,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储备人才。最后,支持ACCA、CMA等国际会计证书培训体系发展,这类证书培训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教学基础,采用英语授课的方式,同时各类机构承办的培训通常包含国外实习和财会精英计划、海外志愿者等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与眼界,也更加贴合国际合作的要求,能够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添砖加瓦。

五、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国际贸易往来的程度,也提高了我国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求。目前我国已全面参与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订工作中,并且取得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但我国仍存在会计体制不够完善、会计人才紧缺等问题。因此,我国对内需要尽快规范资本市场与会计体系,拓宽区域会计准则交流空间,鼓励对专业人才与学术骨干的培养;对外需要在“一带一路”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积极促进与各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方面的交流,弘扬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以提升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地位与趋同效率,为我国实现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资本一带
国际会计准则应用的现状与破局思考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一带一路”上的手艺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