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患者中MRI、CT的诊断价值对比

2020-09-17 11:53张玉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9期
关键词:符合率灵敏度肿块

范 炜 ,张 臣 ,南 燕 ,张玉梅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MRI室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2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卵巢肿瘤已经成为女生生殖器中一类常见肿瘤,在早期无明显症状,并且体积较小,但是伴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症状逐渐加重。不同的肿瘤类型,采取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针对良性肿瘤在经过积极的治疗方案后能够取得良好的预后,但是恶性肿瘤由于大多数已经进展至晚期,治疗效果欠佳,患者预后较差。当前临床中诊断卵巢肿瘤主要以影像学手段为主。其中CT作为临床上诊断卵巢肿瘤的常见诊断方式,并且该诊断手段还可以用于一种高效的分期与术后疗效评价工具。而MRI诊断的最大特征为能够对组织的对比度进行辨识,拥有较高的分辨力。但是迄今为止,关于二者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优劣依然无明确定论,本文就MRI与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对比,详细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尿急、尿频、小腹疼痛或肿块、月经紊乱等等。经手术病理显示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12例,其中I期2例、II期4例、III期4例 IV期2例。年龄28岁~75岁,中位年龄为(50.24±5.36)岁。=绝经18例,未绝经22例。所有病例均对本研究知情,表示自愿接受CT与MRI检查,排除存在MRI、CT检查禁忌、术前接受放化疗治疗的病例。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我院分别接受CT与MRI检查。

1.2.1 CT检查。选择我院由GE 64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将仪器的电流和电压分别设置为220mA、120Kv,螺距设为1.374:1;频率设置为8~10MHz,层厚设为5.0mm,层距设为5.0mm。所有病例在检查前24h口服1.5%的泛影葡胺1000m,以保持患者肠道的充盈。在检查时,取患者仰卧位,扫描部位为耻骨联合上缘向髂嵴上缘。在肘前静脉团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1ml/kg,将速率控制在每秒钟2.5~3.0ml,采用平扫的方式进行检查,分别在动脉期(注射后25s)、门脉器(注射后60s)、延迟期(注射后180s)进行增强扫描,从而获得图像。

1.2.2 MRI检查。仪器选择我院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T磁共振扫描仪,于患者接受CT检查后48h,对其开展MRI检查,磁共振扫描仪参数设置如下:层厚为6mm,FOV为300~350mm,矩阵为256cm×256cm,序列扫描选择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ES)T1W1扫描,其中TR/TE为500ms/12ms,轴位、矢状位脂肪抑制FES T2WI扫描,TR/TE为3500~4000ms、85ms,经患者肘静脉注射造影剂Gd-DTPA 0.2ml/kg,注射的速度控制在每秒3.0ml,待注射完毕后再注射生理盐水15ml,实施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与MRI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恶性肿瘤的分期情况,并对CT诊断与MRI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出的良性卵巢肿瘤与恶性卵巢肿瘤的影像表现。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1]。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与MRI在卵巢肿瘤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析

CT诊断出共31例,准确率为77.5%,灵敏度为82.1%(23/28)、特异度为66.7%(8/12):经MRI诊断出共34例,准确率为85%,灵敏度为85%(24/28)、特异度为83.3%(10/12),可见MRI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性、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高于CT,但差异不显著(χ2=0.105,P=0.948),见表1。

表1 CT与MRI在卵巢肿瘤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析[n(%)]

2.2 两种方法诊断恶性肿瘤分期情况分析

经CT诊断,I期2例、II期3例、III期3例 IV期1例,总符合率为75%;经MRI诊断出I期2例、II期4例、III期4例 IV期1例,总符合率为91.67%,MRI在恶性卵巢肿瘤分期诊断的符合率高于CT,且差异显著(χ2=1.352:P=0.011)。

2.3 CT诊断与MRI诊断的影像特征

(1)CT影像特征。CT诊断出良性肿瘤共23例,主要影像特征为:宫旁出现的形式为圆形,拥有完整的囊壁,与附近的组织拥有清楚的分界线。发病后未见强化现象或者囊壁发生强化,但是不明显,腹腔中未见积液。CT共诊断出恶性卵巢肿瘤5例,影像显示肿块的直径大于4cm,肿瘤的内部表现为实性,肿块内可将厚度分隔开来,肿块出现的形式犹如菜花,严重患者还可能肿块坏死的情况。

(2)MRI影像特征。MRI共诊断出良性肿瘤24例,影像显示部分地方可见钙化灶或者信号,能够准确地诊断出囊内的异常,如果可见肿块,囊壁或是相对光滑的患者,即厚度低于3mm的患者,在诊断后需要标准良性。MRI共诊断出恶性肿瘤4例,主要影像特征为肿块内部伴有不同程度的强化,部分病例肿块并侵袭附近器官;肿瘤组织扩大至网膜内;腹腔中可见大量积液;淋巴结可见异常增大。

3 讨论

卵巢肿瘤作为妇科中常见肿瘤,其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以至于常常被患者忽略,导致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2]。因此及早采取有效的手段鉴别诊断良性、恶性肿瘤是确定治疗方案的关键。超声是传统临床中诊断卵巢肿瘤的首选方案,但是一旦发现病变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定位和定性,此时便需要应用CT或者MRI诊断技术[3]。在本研究中,对CT与MRI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在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MRI在恶性肿瘤分期诊断中的符合率高于CT,且P<0.05,证实了MRI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高于CT。其中CT检查具有操作简便、迅速等特征,能够准确的区分肿瘤的病灶,确定是否属于原发肿瘤,但是该诊断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即只有横断图像,因此很难区分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浆膜层或卵巢肿瘤[4]。而MRI检查具有多方位、多层面成像的特征,获得图像信息量更大,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明确水肿、炎症、肿瘤等范围,从而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并且MRI在分值水平上还能够提供生化病理信息,这是CT诊断不具备的优势[5]。

综上,CT和MRI在卵巢肿瘤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二者相比,是MRI在恶性肿瘤分期诊断中更加准确,更具优势,能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因此推荐在卵巢肿瘤诊断中应用MRI诊断方法。

猜你喜欢
符合率灵敏度肿块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