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北省肉牛产业的影响

2020-09-17 09:41李树静赵增元王志仙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4期
关键词:肉牛养殖场饲料

文│李树静 赵增元 王志仙(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 )

赵慧峰 王昆 李秋凤 史秋梅 赵博伟 谢鹏 岳春旺 吕彦英 张秀江 范京惠 徐华 刘志勇 武二斌 李素霞 苏硕青(河北省肉牛产业创新团队)

2月6~10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会同河北省肉牛产业创新团队开展了调研工作。此次调研主要通过电话和问卷的形式进行,内容主要涉及疫情发生以来对肉牛养殖场生产和经营影响,包括饲料调运、产品销售、生产管理等可能面临的困难。

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1.养殖地区及规模情况。本次共调查了河北省58家大中小型肉牛养殖场,其中包括石家庄5家、唐山10家、定州5家、邯郸7家、秦皇岛5家、衡水5家、沧州5家、廊坊5家、保定4家、承德3家、张家口4家,养殖场规模情况见图1。

◎图1 不同规模养殖场分布情况

2.疫情对饲料需求影响。调查发现,养殖场的饲料供应受到较大影响,随着时间延长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为应对春节放假,大部分养殖场有足够的饲料库存,基本上可以维持30天左右饲喂量,但15天(2月22日)以后将会增加29.31%的养殖场遇到饲料供应困难的情况,60天(4月7日)以后,93.10%的养殖场将会遇到饲料供应困难。购买困难的饲料主要是豆粕、精饲料和小苏打,个别的养殖场缺乏干草和玉米秸秆。养殖场面临饲料困难,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受阻,另一方面因为饲料原料的紧缺导致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图2)。

3.疫情对牧场用工影响。46.55%的养殖场面临招工荒,25.86%的养殖场不得不提高人员工资。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均有大量工人无法正常返程,部分成功返程者也处在自我隔离状态,两周内不能返岗。此外,短期内一次性口罩、乳胶手套和防护服等必需劳保用品基本断供,增加了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的难度(图3)。

◎图2 疫情对饲料需求的影响

◎图3 疫情对牧场用工的影响

4.疫情对购买架子牛影响。84.48%的养殖场购买架子牛受到影响。其中找不到地方买架子牛的占13.79%,因价格上涨而难以购买的占12.07%,因道路封锁无法出去购买的占27.59%,没有车愿意运输的占31.03%(图4)。

5.疫情对育肥牛出栏影响。调查显示,肉牛出栏同样受到了影响,67.24%的养殖场或多或少都遇到了出栏问题,一方面是没有人来购买牛,另外一方面是多数屠宰加工企业尚未复工。也有32.76%的养殖场没有受到明显得影响,这是由于刚过完年,牛一般不会出栏,影响不大(图5)。

6.疫情对肉牛场繁殖影响。2月,受疫情的影响,对人员流动的管理越来越严格,进而导致养殖场的配种工作难以展开,小规模养殖场大部分的配种员是本地员工,经过协调可以就近输配,受影响较小。但一些大型养殖场的配种员无法及时赶到繁殖地点开展配种工作,导致了饲养成本的增加和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由于本次疫情发生在春节放假前期,部分养殖场或基层繁改站未能及时储备充足的冻精。受交通管制的影响,原计划春节后采购或配送的冻精因跨省运输均处于停滞状态,使得春节前的订单无法及时完成。同时,液氮厂家停产,液氮发放不及时,现存冷冻精液有融化失效的危险。

◎图4 疫情对架子牛购买的影响

◎图5 疫情对育肥牛出栏的影响

7.疫病对养殖场的总体影响程度。调查显示,58.62%的养殖场受影响较大,出现部分生产困难和经营勉强维持的状况;34.48%的养殖场受到影响较小,总体基本保持稳定;5.17%的养殖场没有明显影响,均为规模较小却能自给自足的养殖场

8.如果疫情持续超过60天,养殖场将会遇到的主要情况。如疫情持续超过60天,养殖场将会遇到较大困难。一是56.89%的养殖场会受到肉牛无法销售的影响。加之无法购进牛犊,肉牛养殖的扩繁将会受到影响,导致2020年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二是资金短缺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5.86%的养殖场会遇到流动资金短缺,养殖规模越大资金缺口越大。三是饲料短缺问题将影响生产。37.93%的养殖场会买不到饲料,如果没有办法解决饲料问题,只能减少饲喂量来维持牛只生存。四是无法购进牛犊。五是防疫和疾病困难。春季防疫受影响,随之产生药品不好购进等问题。总之,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超过60天,养殖场会面临大牛不能出栏、小牛进不来、牛饲料缺乏和疫病的四重压力,资金回不来,养殖场的流动资金就会发生短缺,进而无钱购买饲料,陷入难以维持经营的恶性循环。

二、应对疫情的政策建议

1.在搞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保证流通畅通是当务之急。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运输部门有效沟通,提前报备饲料、兽药、疫苗等生产物资的购买计划和购买途径,保障饲料供应。非常时期要保障冻精的需求,但要做好运输车辆的登记和防疫工作。请相关部门核实后,给液氮车办理交通通行证。

2.组织好饲草饲料替代品的使用和供应。要组织好豆粕及其替代品的供应。豆粕和膨化大豆的替代品有棉籽饼、菜籽饼、豆饼、油糠饼、玉米胚芽饼等,也可以用菌体蛋白粉等非动物蛋白饲料代替。

3.严格人员防疫,严防动物疫情暴发。不论养殖场还是屠宰场,坚决加强场内外人员防疫防控。包括:人员进出消毒和登记,场舍消毒,环境消毒,患病动物的隔离和污染场所的随时消毒,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运输工具消毒尤其是运输病畜的工具的消毒。

4.在做好防控的基础上让屠宰场尽快复工。立即研究出台政策,以便降低疫情期间的损失和提高疫情之后的复产效率,促进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及饲料、兽药、疫苗等生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保障对养殖企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以及畜禽产品的稳定市场供给。对达到出栏标准的育肥活牛,允许屠宰加工、允许跨省运输,缓解养殖企业资金周转的难题,同时防止私屠乱宰现象发生。

5.尽快出台财政金融支持政策。针对大型养殖场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可以考虑尽快出台减轻疫情影响的畜牧企业金融扶持政策。一方面,利用好中央下拨的财政资金,补贴或奖励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肉牛养殖场和养殖户,用于支持灾后生产恢复,同时给予肉类加工企业更多税收优惠待遇,提升肉牛屠宰加工能力,保证市场产品供应。另一方面,建议银行及金融部门谋划金融和保险创新产品,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肉牛养殖企业实行增加信用贷款量、降低贷款利率、延展贷款还款期限、增加贷款利息补贴等方式,以降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满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同时,扩大推进肉牛养殖保险补贴政策,确保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不倒闭。

6.建立肉牛产业互联网平台。本次疫情已经催生了各种线上平台的发展,很多消费者购买产品已经从线下超市、零售市场等转移到了线上,屠宰加工企业应紧紧盯住家庭消费这一大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和微信群销售,打造企业服务品牌。同时,启动建立“电商交易+大数据运用+供应链金融服务”相结合的肉牛产业互联网平台,肉牛养殖场、屠宰场、牛肉加工厂、牛肉营销商经认证之后都可上网营销。

猜你喜欢
肉牛养殖场饲料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粤海饲料
肉牛口炎咋防治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