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探析

2020-09-17 13:26杨英宁淑媛
学理论·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顶层设计新时代

杨英 宁淑媛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新时代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必不可少。从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初步形成到如今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体系建设及相关政策愈来愈完善,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开启了新篇章。通过分析其体系化、可持续性和通俗性等特点,结合实际应用并针对目前存在问题提出全面重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美丽中国;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8-0012-02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开启了新篇章。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美丽中国”伟大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特别是环境权益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的顶层设计是系统的、全面的,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规划的具体化措施,其发展历程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国正处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要想从一种价值理念转变成为一种社会现实,还需要作为桥梁的法律规范的确认、调整和推动[1],而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我们需要咬紧牙关打硬仗,以解决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特点

1.系统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三期叠加”、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的关键阶段,传统的治理手段难以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需要更多系统性、结构性的创新机制,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2]。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存在深刻内在关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是从全局性的视角来理解、认识和推动,将生态文明纳入总体布局,更加具有系统性。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提出了六大原则、五大生态文明体系,系统地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做出深刻思考和全面认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开启了新篇章,对推动2035 年和2050 年“两阶段”时间表的顺利落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可持续性。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与推动绿色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是密不可分的,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通过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发展新动能,运用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中国提出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五位一体”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和机制,丰富和发展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中国进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创造了条件[3]。

绿色区块链生态体系中的绿色基础设施监测采集网络,有效解决了环境主体排放数据造假的难题,可促使高污染企业向绿色环保转型,使节能环保型企业向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保持其节能减排的动力,为政府的环保监管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服务,同时打破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状态,简化业务流程,实现各部门间高效的业务协同[4]。

3.通俗性。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且在表述中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即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通俗易懂,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具有很强的通俗性。

二、实践应用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工业点源污染和城市常规污染治理中取得了一定成绩。1998年以来开展的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十一五”期间,开展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在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绿色产业创新、综合治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综合效果,在理论创新、工程实践、制度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生态文明并不是指自然生态的“文明”状态,而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6]。生态示范区是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我国通过前期的试点建设阶段、重点推广阶段,现已逐步进入到普遍推广阶段,例如福建省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采用“先行先试”的方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试点,对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探索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的质量,逐步实现了资源的利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2018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部改建为生态环境部,改变了以往较为分散的环保模式,将部门整合,主要负责生态环境检测和执法工作,使得机构职能更加优化、合理,是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要求的具体落实,是新时代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又一个实践应用。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日臻完善,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深入人心,把人类—环境—法律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建设美好家园奠定了思想与理论基石。

生態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价值观、生产生活观以及发展格局的全方位变革和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其顶层设计是运用多学科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生物资源环境问题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限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政治名词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既高屋建瓴,又具体入微,作为全人类实践的具体指标,我们必须持久地践行论证。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起步较晚,虽然当前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形势持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条块分割、重建设轻管理、生态法制建设滞后[2]。社会监督管理水平不高,社会监督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总体上处于磨合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7]。城乡的污水处理、固体废物的处理以及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缺乏合理有效的制度及治理措施。普通群众虽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加强,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了解相当有限。

根据上述问题,通过搜集资料及分析论证,综合建议如下。

全面重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动能,培育新业态,严格执法,稳固成效。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断中间防末端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包括蓝天保卫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并制定相应考核办法,使之成为一个有目标、可追责、可操作的工作体系,形成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8]。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社会公民和企业的参与度和监督力度。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体、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各自相对优势[9],对我国环境事务治理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意义深远。

加强公民的通识教育,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活动,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程等,提高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对体系建设的认知度,集思广益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结语

生态文明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态良好是落脚点,美丽中国肯定就是生态良好的产物[10],二者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过程,有其内在的深刻规律[11]。要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走下去,笃定坚实地进行到底。新时代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引领下,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和指导下,在全民共同参与实践下,将会得到不断完善并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灿发.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J].中国法学,2014(3):34-53.

[2]黄勤,曾元,江琴.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2):111-119.

[3]孙新章,王兰英,姜义,贾丽,等.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7):9-12.

[4]易欢欢.绿色区块链:加快推进全国生态环保大会目标达成[EB/OL].金色财经,(2018-05-29)[2019-12-23].https://www.sohu.com/a/233538482_447196.

[5]黄乘梁.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价值[EB/OL].行政管理改革,(2018-02-23)[2019-12-23].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8/0223/c40531-29830760.html.

[6]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学报,2016,36(19):6328-6335.

[7]毕国华,杨庆媛,刘蘇.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17,37(1):50-58.

[8]习近平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EB/OL].新华网,(2017-10-18)[2019-12-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18/c_1121820882.htm.

[9]彭向刚,向俊杰.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12-18.

[10]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的讲话为生态文明建设做了顶层设计[EB/OL].中国网,(2018-05-25)[2019-12-23].http://news.cnr.cn/native/gd/20180525/t20180525_524-246773.shtml.

[11]俞海,夏光,杨小明,尚素娟.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特征和实践基础及政策路径[J]. 环境与持续发展, 2013(1):5-11.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顶层设计新时代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