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天然气的“地缘政治学”

2020-09-17 13:35吴健
新民周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北溪天然气能源

吴健

战场上,士兵在遭遇化学攻击刹那间会大喊“毒气毒气”,今天的国际政治舞台上,许多西方外交官也在反复叫嚷“气”这个单词,因为坐拥丰富天然气资源的俄罗斯将其变为“地缘政治工具”,在欧亚大陆建立利益网络、化解冲突热点、瓦解战略围堵。

东西两翼构建“安全伙伴”

2014年5月21日,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欧盟能源安全战略高层会议上宣布,欧盟致力于建设欧盟能源内部市场,实现天然气供应多元化,“这是应对外来冲击的最佳缓冲”。巴罗佐所指,是当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西方阵营与俄罗斯大对决,导致俄天然气输欧受到严重冲击,欧盟部分国家供气中断,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甚至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欧盟急需第三方替代气源。就在同一天,中国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合同期累计30年,总价超过4000亿美元……无论怎么看,天然气供应,已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关乎国家安全。

众所周知,中国能源消费结构长期存在“煤老大”和“煤过大”的问题,带来的消极后果是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是大势所趋,但中国天然气消费长期面临缺口大、国外气源风险多等问题。在此情形下,俄气东进也是完善中国天然气网络布局的重要因素,在中俄经济和整体战略协作关系中举足轻重。

按照中俄世纪合同,代号“西伯利亚力量”的跨境天然气管道从2019年12月起将产自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的科维克塔气田和雅库特的恰扬达气田的天然气输往中国,管道设计输气能力为每年380亿立方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俄气董事长阿列克谢·米勒说,每年通过管道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还有可能增加50亿-100亿立方米(“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设计产能),根据合同,俄方在2020年通过“西伯利亚力量”对华输气50亿立方米,2021年提高到100亿立方米,2022年达到150亿立方米。照这样的速度,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推算,俄罗斯天然气可占领10%-15%的中国市场,将显著改善中国天然气供应布局,“中国天然气现有管道是自西向东布局,覆盖率低,分布也不平衡,引进俄气,意味着增加新的干线,形成西气东输,俄气南下,以及海气上岸的全方位供给,中国天然气供应形成纵横连贯的网状布局,从而保障天然气供应的全国性、稳定性和高效率”。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除看重天然气的经济价值,更视为构建东西两翼“安全伙伴”的重要纽带。

“从理论上讲,俄罗斯有能力满足中国20%的天然气需求,但北京不太可能这样做。首先,北京不允许任何外国在任何类型产品中占据超过12%的中国市场份额。此外,中国正与土库曼斯坦谈判,磋商扩大对华天然气供应。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更便宜,而且天然气管道由中国人建造,属于中国人。因此,土库曼斯坦是我们在这个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俄罗斯菲纳姆公司分析师阿列克谢·卡拉乔夫认为,俄气更理性的追求是占领10%的中国市场,这也是中国欣赏的“水平”,“中国坚持半数天然气需求仍要靠自己开采”。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德国与俄罗斯“北溪”项目很有意见。

普京从2000 年就开始打天然气牌。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除看重天然气的经济价值,更视为构建东西两翼“安全伙伴”的重要纽带。过去五年多,尽管美国和北约施加战略围堵和经济制裁,但俄罗斯对欧供气的主导地位没有动摇,令欧盟在制裁上始终底气不足,无法与美国同步。“可喜的是,2019年俄中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实现供气,意味着俄罗斯在拥有‘欧洲前线之外又多了贸易大后方,而且北京与莫斯科为喜结‘良缘都做了让步,比如俄方为输华天然气取消开采税,而中方也宣布准备取消俄气进口税。”俄罗斯“Zerich”资本管理投资公司专家波德烈夫斯基赫认为,俄中天然气项目已超过其商业价值,实质是包含建设全新天然气开采和运输设施的综合性合同,中国资本得以建设管道、泵站乃至开采气田,形成利益共同体。俄国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弗罗洛夫透露,俄中天然气合作的“额外效益”来自当地得天独厚的品质,“位于东西伯利亚的气田成分丰富,比如丙烷、丁烷、乙烷,尤其是氦气,氦气价格是天然气的10至30倍,俄中合作分离这些元素,能获取更高的收益”。

在俄国际能源署经济事务研究所经济学家理查德·威林斯看来,中俄天然气合作,实际是多极世界秩序構建的一部分,“俄中天然气战略性合作,让欧盟进一步失去对俄施压的工具,俄罗斯可以向西方表明,俄气不会完全依赖于欧洲市场,俄中合作可以让全球特别是欧亚大陆建立更平衡的地缘政治关系,俄罗斯像对待一个地缘政治伙伴一样信任中国,这在动荡的时代里尤为重要”。

遭冲击,但垮不了

从苏联时代以来,供应天然气就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纽带,尤其在欧洲方向。冷战期间,苏联通过管道不仅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向联邦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资本主义国家输送天然气。冷战结束后,俄罗斯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并转向资源驱动型发展模式,对欧能源贸易迅速发展。1990年苏联对欧共体天然气出口1117亿立方米,占欧共体进口总量的56%,此后俄罗斯对欧盟天然气出口保持稳定,1991-2015年在953亿至1362亿立方米之间,2017年升至1632亿立方米,而且这是在受美国打压的情况下发生的。迄今,俄罗斯仍是欧盟最大的天然气合作伙伴,满足欧盟30%的需求。

“要想将俄罗斯打造成强国,天然气是最重要的要素。”普京2000年就任俄总统前写过能源战略蓝皮书的论文,强调“资源政策必须有利于地缘政治上的利益和安全”。早在冷战期间,苏联修建途经白俄罗斯向西德及中东欧输送石油的“友谊”管道(1964年)、途经乌克兰的“兄弟”天然气管道(1968年)、“联盟”管道(1978年)和途经白俄罗斯、乌克兰通向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北极光”管道(1969年)。冷战后,为实现天然气贸易路径多元化,俄罗斯不断推进途经乌克兰以外国家的管道建设,1997年建成途经白俄罗斯的“亚马尔-欧洲”管道,2005年建成经土耳其向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供气的“蓝流”管道。2011年,俄欧合作建设的经芬兰湾、波罗的海海底管道直通德国的“北溪”管道成功通气。2018年,俄罗斯与土耳其合建“土耳其流”管道,经黑海入土耳其,再延伸至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匈牙利、奥地利等国。备受瞩目的“北溪-2”管道则是俄罗斯对欧盟输气多元化的重要努力,是欧俄“北溪”管道扩展线,有望将俄罗斯直通德国的输气产能从每年550亿立方米提升至1100亿立方米,主要合作方是俄气与德国意昂集团(E.ON)、Uniper和Wintershall,2018年美国国会通过制裁“北溪-2”的法案,但德国仍坚称“北溪-2”为“纯粹商业项目”并坚持推进,截至2020年5月已完工87%。

与从哪里都能容易购买到的原油相比,俄罗斯通过输气管线与各国连接,掌握着供气的总开关。在欧洲,俄气一边将其与各国签订的长期合同的价格与石油行情相关联,一边视该国与俄罗斯的友好程度设定不同的价格,2014年以来,面向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的价格就高于面向距离较远的德国的价格,这显然与这些国家对俄友好线程度相关。更微妙的是,长久的天然气贸易,将俄欧经济关系深度融合,甚至利益交织在一起。2005年11月,俄气与德国Wintershall、PEG Infrastruktur AG,荷兰NV Nederlandse Gasunie和法国Engie在瑞士共同建立北溪AG公司,专门推进“北溪”和“北溪-2”管道建设及其运营,北溪-2AG董事会里就包括E.ON、巴斯夫、Engie等欧洲著名能源或化工企业高管。2005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卸任后,干脆当上北溪AG的董事会主席。

与俄罗斯谋求用天然气继续稳住欧洲不同,为实现“能源自由”,与俄罗斯关系不睦的中东欧国家则积极探索天然气采购渠道和供应线路的多元化,扩大采购压缩体积后可大量运输的液化天然气(LNG)。2014年末,运行LNG基地的立陶宛从挪威购买天然气,立陶宛外长林克维丘斯表示“这无异于彻底改变形势的革命”。波兰也开始从卡塔尔进口LNG,克罗地亚、希腊和土耳其也纷纷计划这样做。欧盟已经着手构建将各国燃气和电力供应连接起来互相融通的“能源同盟”。由于LNG的增多,天然气感觉好像比石油更加供过于求,尤其2018年起,美国产的页岩气对欧出口也在增加。俄罗斯一家咨询公司称,随着天然气的商品化,欧洲的价格战已经打响,“有段时间,俄气面向德国的均价达到每千立方米130美元,俄气陷入亏本局面,该价格甚至低于向原苏联国家亚美尼亚、白俄罗斯供气的优惠价”。但无论如何,俄欧仍是“拆不散的亲家”。

向爱斯基摩人卖雪

“观察欧亚两端的俄气流向,就能明白莫斯科精巧的地缘政治思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杰维斯认为,地缘政治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中施展权力,这场较量中,思想和意识形态意义重大,但最重要的往往是那些技术性最强、最复杂的因素——那些人们最不了解、因此最轻视的因素。当代地缘政治中,也许没有哪个因素比能源革命更具影响力,也没有哪个因素比能源革命更不为决策者所了解——这场能源革命,更多地涉及天然气行业自身的变革,而非时髦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

曾任美国小布什总统助手的哈佛大学教授梅根·奥沙利文指出,通过水力压裂法开采页岩天然气,使美国从“世界上最饥渴的海外能源消费国变成自给自足程度较强的国家”,也避免了俄罗斯成为能源超级大国,“总体而言,新出现的能源充裕对美国的实力助益颇多——对俄罗斯而言则是一场灾难”。目前,美国帮助波兰安装了漂浮储存和重新气化设备,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LNG)一被海运至此,就可立即转化为气态、供实际使用,这种设备正帮助中东欧国家减轻对俄依赖。但是,美国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仅仅通过决定泵出多少页岩气就能决定全球价格的生产国,因为美国不是拥有一个国家石油公司的国家,而是由数以百计自行做出决定、自行承担风险的小型生产商组成的庞大网络。

世界石油交易变化

對俄罗斯来说,液化天然气的崛起,使其在与美国争夺市场和影响力时处于不利的位置。但奥沙利文却观察到一个讽刺意味的事实,廉价天然气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的末日,实际上对它们有利,因为成本高昂的美国页岩气可能会在价格战中被打败。俄新社记者伊万·达尼洛夫就举出了这样的案例,从2017年起,“页岩气革命”令美国国内天然气市场过剩,特朗普政府和国会采取经济和金融制裁,主推页岩气对欧出口,“将欧洲从俄罗斯的天然气针上拿下”。可到头来,美国页岩气只不过让俄罗斯气价下跌,份额缩水,并没能赶走俄气,因为成熟的管线和稳定的气源仍是用户最看重的部分。更关键的是,无论欧盟还是亚洲国家,深知“鸡蛋放一个篮子”的风险,他们拒绝与美国“片面捆绑”。《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小川知世披露,在欧洲市场有所受挫的俄罗斯,转而增加对需求增长潜力大的亚洲的出口,特别是加快扩大液化天然气生产,接受中国出资其北极亚马尔半岛生产基地计划,以“长期固定价格合同”对抗美国短期的廉价到岸价格合同。

由各国进口企业组成的国际LNG进口商组织称,除开管道天然气,俄罗斯2018年出口1830万吨液化天然气,其中,对中国等亚洲国家出口占到70%。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的计划是,到2035年之前,将产量提高至2019年的5倍,为1.2亿-1.4亿吨。支撑俄罗斯增加供应的正是其北极基地开发计划。2017年,俄罗斯运转北极首个基地“亚马尔LNG”(年产约1740万吨),相邻的第二个基地“北极LNG-2”计划2022年至2023年开始生产。负责项目的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在2019年4月签署协议,同意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等两家中国企业分别对北极LNG-2项目出资10%,而自己作为第一大股东,出资60%,其他还有法国道达尔、日本三井物产出资。换言之,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推进资源外交,谋求以此加强与盟国的关系,而俄罗斯也以资源外交为武器,将友好甚至亲美国家拉入自己的朋友圈。更令人震惊的是,2017年,俄罗斯居然向沙特兜售自己的高技术气体贮藏器,普京对来访的沙特能源大臣法利赫说,“买我们的天然气,就能节省石油”,法利赫回答是“我正为此而来,沙特希望把自身能源结构从单纯依赖石油向洁净的天然气方面转移”。这一幕简直像向爱斯基摩人出售西伯利亚的雪!

美國页岩气船。

“去美元化”在行动

就俄战略决策层的认知,从技术成本及安全等方面考虑,可预见的几十年内,没有任何中等以上的国家能突破以化石原料为主的能源现状,为达到环保目标,所能做的只能是调整化石能源内部结构入手,压低燃煤用量,增加相对清洁的天然气的消费比重。据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究,以中国为例,如果2013-2025年间天然气使用量能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8%,中国可节约高达5万亿元的环境成本投入,规模相当于2014年青海省经济总量的两倍。另一方面,多数情况下,世界能源市场的供应短缺带有偶然性,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及时释放储备加以平抑,如果主要能源消费大国因恐慌而选择逆势增加储备,会进一步推高国际能源价格,为避免冲击经济,能源消费国普遍希望建立相对稳定的战略同盟,必要时以战略手段特别是金融手段捍卫能源来源,这正是俄罗斯“有所作为”的地方。

2017年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后,积极动用美元结算体系对俄欧天然气贸易挥舞大棒,俄罗斯抓住欧盟“去美元化”的心理,积极提高欧元结算地位,进一步分化了美欧政治关系。2018年5月,俄第一副总理西卢安诺夫建议欧盟在天然气交易中使用欧元,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稳健派也希望在天然气开采设备以及能源产业投资方面形成欧元结算的环流,这就为俄罗斯在制裁背景下获取西方能源技术、设备及投资提供了契机。

与欧洲相比,中国更是俄罗斯积极争取的“天然气去美元化”伙伴,并且效果更明显。

与欧洲相比,中国更是俄罗斯积极争取的“天然气去美元化”伙伴,并且效果更明显。俄罗斯《专家》周刊报道,2019年中俄达成两国过渡到本币结算的政府间协议,最大的收益方将是俄气和中国商业伙伴。俄政府办公厅第一副主任谢尔盖·普里霍季科透露,“这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一一美国制裁对俄中经济主体间相互结算的新机制提出了要求。我们的出发点是,本币结算有助于大幅减少制裁风险和双边贸易对美元的依赖性,避免汇率波动和汇兑手续费。

俄学者马斯洛夫认为,本币结算有望逐步覆盖40%-50%的俄中贸易,目前这一比例不超过10%-12%。本币结算首先将涉及俄供应的天然气、石油、木材等原料,“俄中之间的大合同、特别是国家供货合同必将使用人民币结算。先确定人民币一卢布汇率,然后以此进行结算。企业的好处在于交易迅速、手续费降低。对国家而言,好处在于对美元的依赖性降低了”。

日本立教大学经济系教授莲见雄认为,寻求天然气价格“去美元化”的俄罗斯与寻求“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能在战略意图上实现统一。早在2014年10月,俄罗斯中央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以1500亿元为上限的货币互换协定,此时中国占俄罗斯进口的20%,出口的9%,已经是俄罗斯最大贸易对象国,货币互换协定使得两国之间可以不通过美元以本国货币进行结算,“该协定拯救了因金融制裁、卢布暴跌、原油价格低迷而难以筹措到美元的俄罗斯”。而今天,俄罗斯对华商品和服务的13%出口和16%进口都是以人民币-卢布结算,在边境贸易繁荣的俄远东阿穆尔州,比率更是高达82%。这种“去美元化”动向不可能不影响到别的国家。他相信,俄罗斯与欧亚大国的能源交易“去美元化”,将进一步提升抗御美国制裁风险、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

中俄东线检测施工严寒中进展顺利。

猜你喜欢
北溪天然气能源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构造图形法解一类代数题
北溪书画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我国天然气真的供大于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