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20-09-21 08:41张映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张映红

【摘要】在新时代注重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步阶段,因此小学教育对于今后的初高中及大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要求在进行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故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创造性、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因此,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学习合作的途径两方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在课堂上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配组员,形成学习合作小组,对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探讨、分析学习中观察他人的优势,并且学习借鉴改正自我缺陷,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进一步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增强自我学习能力。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学习途径,该学习途径以小组为基本学习形式,通过小组成员深入分析探讨问题,以高度达成教学目标。在当下新课改革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创新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大环境下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当前小组合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课堂上小组成员分配不合理,有的小组成员有十几位学生,导致有的小组成员无事可做,而有的小组中成员仅四五位学生,导致小组成员平均分配任务过重。又如,在课堂上有些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倒数》一课的内容时,只是给予学生四五分钟的讨论时间,学生小组探討还未完成,便将结果公布,草率进行收尾并继续下一阶段,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甚微。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途径

发现问题之后最有效的措施便是解决问题,因此在发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症结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效率性低之后,应当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途径进行探讨。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成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当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首先,要合理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人数,数量应当维持在6-8。其次,要考虑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搭配问题。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教师对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分配应当遵循“优势互补”原则,可以将数学思维敏捷的学生与数学思维较为迟钝的学生搭配在一起,这样才有助于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日常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性格特征,以及性别组成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分组,达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小组合作学习优势。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角色也可以进行不定期的轮换,同时促进学生不同方面能力的发展培养,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制定科学合理的小组讨论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小组合作学习组建完成之后,学生之间的关系日渐熟悉,这可能给教室上课带来一定的秩序困扰,造成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过于激动,导致上课秩序混乱等情况,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科学合理的小组规则,帮助控制课堂上由于学生激动讨论造成的混乱的课堂秩序。首先,教师应当在每个分成的小组内任命一位小组长以管理小组的秩序,这位小组长可以按时轮换,在轮换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组建完成小组的时候,宣布相关的小组规则及一定的奖惩机制,规定一定的时间对积分较高的小组进行奖励,对于积分较低的小组进行一定的教育鼓励,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授课五年级上册《分饼》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将小组讨论结果进行阐述,然后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对小组进行合理评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首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表达的合作学习习惯。在小组合作中,语言表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学习知识的反馈及促进小组内部的交流。其次,应当培养学生倾听的合作学习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补充自己不完善的地方,学习其他学生身上的优势,还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应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长方形的表面积》这一课的时候,有的同学直接将长方体分成不同的六个面再进行相加,而有的同学的想法是将长发体的六个面分类归组简化运算过程,两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跟着小组成员的思考走,是无法产生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的。

4.形成多样的学习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多样的不同方面的、来自不同成员的学习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我的缺陷、问题,及时反省自己并且努力改正不足,争取不断取得进步。教师可以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全班性的小组内部评价,并且附带评价的理由,最后在小组内部选出一名本周优秀小组成员,并且鼓励其他的小组成员继续努力,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本周表现,了解到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困惑问题,对数学备课资料进行适时调整优化,对数学课程的授课方式进行总结和反思。例如,教师在教学完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这一课时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与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给予课堂结果一个升华,评价哪种方法是最优方法,哪种方法较为实用,哪种方法应当适用在哪种情况下。下课之后,教师也可以根据《轴对称与平移》教学反馈,对下一堂课的授课方式进行改进优化。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标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小组背景下的团结协作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教学,明确学生讨论的方向,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进行有意识的聆听,了解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冬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 2017(021):123.

[2]罗忠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师版, 2017(018):73-74.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