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推进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探析

2020-09-21 08:41曾小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3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网络环境德育

曾小兰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日益演进,小学班级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学阶段是学生意识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班主任如果能够把网络技术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起来,就能有效实现与时代接轨的道德教育。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下,从小学阶段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是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析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德育的问题和对策,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班级管理;德育

以新的德育模式提升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教学思路和成绩导向的单一评价标准。当前,中年级的小学生在家长的庇护下成长,如温室中成长的花朵经不起打击,情绪起伏大,道德素质有待提升。然而,班主任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手段,渗透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育良好的价值观念,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网络环境下推进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的现状

第一,对网络环境的认知不到位。网络是推动个体平等互动沟通、发表意见与想法的平台。部分小学班主任对网络环境和网络文化的认知不到位,在网络环境下推行德育难以抓住重点和小学生心理的取向,在借助网络环境渗透德育内容时常与学生沟通受阻。对网络环境的认知不仅是学习和掌握互联网技术,更关键的是接触网络文化,发现网络环境与中年级德育教育的契合点。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中年级班主任真正学习网络文化,发挥创新精神,是德育工作效率提升的基础。

第二,网络监管体系尚待完善。基于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有些班主任为片面追求实际德育效果,强行渗透网络技术应用与道德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课堂中的网络德育元素监管和考量。网站中不良信息和网络上的不良用语不经意间会出现在德育课堂中,中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和判断力弱的成长阶段,不完善的网络监管体系导致其积极作用发挥不到位,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负面效应,冲击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第三,德育理念渗透方式单一。基于网络环境的班级德育教学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中年级的小学生对周边事物的好奇心强烈,以多元化的德育理念渗透方式能起到良好的指向作用,但班主任单一的德育理念渗透方式和落后的管理理念,难以从学生的发展视角解决道德问题,实现正确的指导。因此,班主任需要结合多元化的方式才,能吸引中年级小学生的兴趣与取向。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的有效策略

第一,创设德育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站。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资源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其通过结合中年级小学生差异化的个性和不稳定的情绪等年龄特征,收集、整理学生感兴趣的资源与内容,上传至网络平台中实现德育资源共享,有助于打破传统德育教学方式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上传共享多元化、主题分明的德育资源,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提供实时在线德育学习的方式,能够发挥网站在德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谦让和团结主题的品质教学时,班主任可以将孔融让梨、吕岱哭徐厚的真实故事以视频的形式上传到网站平台上供学生学习和思考,在网站中提供给学生表达看法和思考的空间,针对网站中的德育资源再进行主题班会讨论,引导学生将故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刻画出来,深化学生对谦让和团结等优良品质的理解。

第二,借助网络社交软件实现德育互动。传统的小学班级德育展开形式是在课堂面对面进行知识传递和道德意识渗透,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实施全方位的教育,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借助网络社交软件进行实时德育互动,能将德育内容实现实时渗透和传递,发挥社交软件的平等交流作用。一是小学班主任要收集班级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社交软件账号并组建群聊,保障每一位同学都能接收实时群聊信息;二是不定时向群聊内发送与德育主题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在群内平等交流和互动,组织学生实现线上德育学习反馈,促进德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不同社交软件的德育互动学习模式不同,发挥多元化社交软件的作用能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下,改变面对面授课中学生的畏惧情绪,从而实现灵活的德育学习互动。

第三,构建学生网络德育档案。班级德育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为学生构建专门的网络德育档案,能够进一步提升德育教学的针对性,便于后期德育有序开展。传统环境下班级德育缺乏对学生基本状况、阶段性表现的真实详尽记录,但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能动态地记录学生方方面面的表现,促进他们不断健全品德素养。基于此,班主任要构建包含学生品德素养表现、成果和实际经历等图片、视频内容的电子德育档案,一方面学生可以全方位了解个人的道德品质成长之路,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状况变化等。德育档案是对个体成长历史的真实反映,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班主任实时更新学生的网络德育档案,真实记录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和蜕变,才能发挥动态网络德育档案的作用,全面准确把握学生的基本状况,在后期德育教学实践中实现针对性调整,不断优化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第四,发挥多媒体在德育中的作用。多媒体是丰富德育教育形式的重要技术基础。传统班级德育中的概念和理论灌输对中年级的小学生影响不大,学生难以深层次把握德育的精髓并吸收德育的内涵,还会产生德育空洞且泛泛的错觉。借助网络环境下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优势,能拉近德育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丰富且多元的德育能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展开宽容主题的教学中,班主任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微笑的力量》,在轻松的氛围和情境中讓学生勾起回忆过往宽容或被宽容的经历,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加深对宽容相处、包容待人的印象,在听觉视觉的感官刺激和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实现真情流露。

总之,德育是班级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适应网络环境组织展开德育工作,能实现教学方式、教学空间与教学环境的突破,对中年级小学生良好道德观养成与综合素质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要求,合理发挥网络环境和网络技术的积极作用,在复杂环境下积极渗透良好的德育管理方式,以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与品质观念。

参考文献:

[1]杜小萍.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6):112.

[2]陈秀英.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理念的渗透[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5):209.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网络环境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