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2020-09-22 09:28
小城镇建设 2020年7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国土整治

辽宁

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

近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发布2020年村庄规划编制重点村名单,沈阳市铁西区高花街道西狼村等681个村庄将按照“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标准,在于11月底前完成村庄规划,助力推进辽宁省“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

自2019年以来,辽宁省各地自然资源部门在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中,通盘考虑农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等内容,积极统筹好产业发展、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修复、农村住房布局等空间需求,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新冠疫情的防控要求,优化乡村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空间布局,为公共卫生防疫预留缓冲空间和应急设施建设用地,结合规划留白,增强乡村空间韧性。

辽宁厅国土空间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辽宁厅全力用足用好各项涉农政策。结合自然资源部开展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今年在指导村庄规划编制上,特别强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庄规划与试点实施方案的衔接。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类型,突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特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庄规划将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提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整治区域、主要内容及空间布局等,并落实到具体地块。非试点地区也要探索谋划本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总体布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统筹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修复三项工作任务,为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奠定基础。(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锦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

近日,锦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办公室在对空间规划专题阶段性成果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邀请县(市)区相关部门及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林草局、市工信局等空间规划编制成员单位,在市自然资源局六楼会议室组织召开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讨会。

中规院、辽宁苏地源公司、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4家编制单位,集中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与布局优化、综合交通体系、海洋规划、“三山三河”建设策略模式与布局、“双凌”协同发展等六个重点专题进行了汇报,编制单位与参会成员单位就专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对接和热烈的讨论,专题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参会成员单位一致认可,通过研讨,明确了专题需要修改完善的内容,及时对接补充了相关资料、数据,为夯实锦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基础、广泛凝聚共识奠定了良好基础。(来源: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朝阳市大力推进乡村规划编制工作

朝阳市自然资源局统筹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6月11日,市本级开始招标并同步开展前期调研、现状评估和双评价等基础工作;北票市、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和喀左县已经完成招标并同步开展前期工作;双塔、龙城两区乡(镇)规划部分将于近期招标,城区规划部分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同步进行。

全市1337个行政村中,已有718个村完成初步成果;其余的正在编制,对于没有条件编制的,各县(市)区正结合县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合理划分村庄分类布局,并在县、乡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村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和建设管控要求,年底前完成。

统筹推进美丽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朝阳市确定美丽示范村规划编制任务121个,目前,已经编制完成10个,正在编制的29个,正在招标的33个,正在筹备编制的46个,正在落实的3个。(来源: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浙江

农民建房有了办事指南

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印发《浙江省农民建房“一件事”办事指南(202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南》),旨在加强农村宅基地及农民建房审批管理。

《指南》涉及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审核、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确定农房设计方案、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确定房屋四址(放样)、农房竣工验收等事项,规定农村住房建设应尽量利用村内原有宅基地、空闲地及其他存量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不占或尽量少占耕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严控制农房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层次和总建筑高度,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建新必须拆旧。

《指南》明确了农民建房的办事流程:村民提出书面申请,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向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通过浙江政務服务网递交申请材料。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重点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符合条件的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向申请人核发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受托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自收到建房村民放样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组织人员现场查验,实地丈量批放宅基地,确定建房位置。同时,加强施工巡查,派员到场监督并形成记录。建房完工后,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验收,实地检查是否按批准面积、建筑高度等要求使用宅基地,是否按批准面积和规划要求建房等。(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安徽

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

近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确保年底基本完成任务,2021年底前将数据成果逐级汇交至国家级不动产登记中心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通知》提出,各地要以未确权登记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为工作重点,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坚持不变不换原则,各历史阶段颁发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继续有效,对有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需求的,完成地上房屋补充调查后办理登记。

《通知》要求,正在开展地籍调查的要加快推进调查和确权登记工作,尚未开展地籍调查的要抓紧实施。要采取积极灵活的调查方式,对权利人因外出等原因无法实地指界的,可采取委托代理人代办、“先承诺、后补签”或网络视频确认等方式进行。要积极化解疑难问题,依法依规推动解决宅基地“一户多宅”、缺少权属来源材料、超占面积、权利主体认定等问题,按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登记颁证,努力提高登记率。对乱占耕地建房、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建房、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农村宅基地、小产权房等,不得办理登记。

《通知》强调,要严格落实月报制度,真实上报各地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安徽厅将适时对各市县(市、区)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进行通报督导。(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湖北

潜江市扎实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

一是出台实施意见,明确部门责任。潜江市政府出台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实施意见,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目标、支持政策和建设程序。

二是开展资源调查,建立项目库。组织专班开展资源调查,建立潜江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库,第一期入库40个,总面积92.41万亩,涉及17个区镇处、122个行政村。

三是搭建融资平台,解决资金来源。该局与农发行、国开行、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市水乡园林投资有限公司等银行和投资平台分别签订项目实施协议,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四是综合论证筛选,开展项目试点。经反复踏勘论证和综合比选,选择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成熟度较高、投资主体确定的龙湾镇冯家湖片区、高石碑镇兴隆片区和老新镇田李片区等3个项目,作为第一批试点项目申报省级试点,先行开展综合整治。(来源: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嘉鱼县打造国土综合整治田园综合体

一是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实施”的方式,构建“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筹资模式,打造国土综合整治的田园综合体。

二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修复湿地1665亩,实施退化林修复,复绿裸露山体。

三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启动虾稻共作基地、杂粮基地、茶果基地、中药材花海建设,完成茶园整治。

四是升级基础设施条件,实施60公里旅游干支线和旅游绿道升级改造,推进项目区给水、排污、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五是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保留特色村庄,建设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集迁小区,在城乡接合部规划建设可容纳1178户功能齐全的居民小区。

六是导入多元特色产业,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吸引地产、旅游、康养、教育等多元化产业入驻,解决区域发展瓶颈问题,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来源: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湖南

湘潭市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农村危房改造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环。湖南省湘潭市通过列清单、严整改、查问题,形成攻坚态势,实现了“数据误差、动态新增危房改造任务、问题整改、各类诉求”四清零的目标。6月,湘潭市在湖南省率先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

湘潭市为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始终坚持科学工作方法,逐一上户、逐一登记、逐一核查。落实周调度、旬讲评、月通报制度,并按照开工率、竣工率等对全市乡镇进行排名。持续落实好属地负责和部门负责、总体负责和分线负责等工作责任制,制定领导联点“分片包干”、干部落实“分户到人”的责任清单,切实实现“层层有把关、户户有人管”。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普查和“回头看”整改抽查以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适时调整工作重心,确保问题整改清零。各县市区(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班子成員下沉至一线开展挂牌督战;逐村逐户抓整改,划分网格逐户上门,落实问题整改;建立问题台账,严格销号机制,形成工作闭环。

精准落实政策,严控改造范围,严格鉴定标准、鉴定程序,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住房安全保障问题。按照农村危房改造“鉴定安全、改造安全、保障安全”三个安全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保障住房安全。

精心与群众沟通,加强危房改造政策的解读,说清鉴定标准。重视投诉处理,对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复核,及时反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加大脱贫攻坚宣传力度,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精细完善信息档案,确保信息档案等全面、完善、无误。严格按要求录入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信息,逐一核实到位,逐一回查档案,确保记载清晰、准确和一致。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共享相关信息,确保数据一致。

据了解,湘潭市共有农村四类重点对象86927户,其中建档立卡38157户。2013年至2019年,湘潭市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惠及贫困户27577户,其中建档立卡8250户。2020年,湘潭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呈现良好态势,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561户,竣工率100%;建档立卡住房安全信息系统录入38157户,录入率100%;住房质量安全“回头看”抽查全面完成,农村四类重点对象普查率100%。(来源:《中国建设报》)

怀化市聚焦“六稳”“六保”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和规划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怀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主动作为,立足政策支撑,改进管理模式,不断跟进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服务“六稳”“六保”取得明显成效。

强管控优布局,构建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怀化出台了《怀化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工作、“双评价”和实施评估工作、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模拟方案初步成果已完成。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着力解决当前怀化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规划要素保障问题,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管控作用,围绕把怀化这座五省通衢城市建设成为“西南明珠”战略定位,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国土空间管控底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怀化描绘崭新的国土空间发展规划蓝图。

(四)激活“沉睡”土地有效利用,“拆”出发展资源资金机遇。肇庆市大力开展土地拆旧复垦,盘活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存量闲置建设用地,增加农用地,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土地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产生的复垦指标流转,通过市场化调节手段“取长补短”,获得资金扶持,激发农村发展潜力。全省首批县级收购复垦指标于今年3月在肇庆市诞生,成交面积为482.14亩,成交金额逾2.4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肇庆市累计完成拆旧复垦备案项目733个,面积13564亩;累计完成验收项目126个,形成复垦指标1864亩,其中1073亩复垦指标已通过交易平台完成出让,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募集了约5.5亿元资金。肇庆市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推进农村拆旧复垦工作:一是研读深究政策,摸清项目实施路径,将农村拆旧复垦工作纳入市的年度重点工作,由市级自然资源部门深入各地开展政策宣讲,开展培训会议,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学、业务骨干深入学,将土地管理政策学习常态化。二是建立工作机制,结合肇庆市实际,今年2月出台了《肇庆市县级复垦指标收购工作指南(试行)》,进一步规范肇庆市县级复垦指标收购工作,确保各地使用复垦指标、满足出让经营性用地需求和及时归还复垦周转指标,成为第一个出台县级复垦指标收购工作指南的地级市。三是落实工作制度和资金,肇庆市建立每周一报制度,编制市级资金筹集使用方案,为县级开展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四是实行多级联动、多方沟通配合,成立市、县、镇三级实施农村拆旧复垦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调联动、各司其职的责任机制,各级自然资源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工作,联合农业农村、财政、住建、林业等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五是重点聚焦宣传工作,消除村民顾虑,把政策宣传到县、到镇、入村、入户,通过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和镇、村工作人员围绕村民关心的拆旧要求、复垦要求、复垦指标挂钩与使用、收益分配等核心内容开展宣传讲解,提高村民对工作流程的认识和工作开展的支持度,营造推进拆旧复垦工作的良好氛围。(来源: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广西

东兴市部署全市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状况调查工作

7月2日,东兴市召开全市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状况调查工作动员部署培训会。

会议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乱占耕地建房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压实责任,全面摸清2009年12月31日以来全市占用耕地建设住宅的规模、布局和利用情况,初步摸清村民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工商资本和城市居民到农村非法占用耕地变相开发房地产和建设住房情况,查清占用耕地建设包括酒店、招待所、农家乐、别墅、休闲度假设施等具备住宿条件场所的情况。

会议强调,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行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扎实做好农村宅基地管理,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全市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状况调查工作。(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网站)

四川

广元市全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2010年起,截至5月底,广元市198个增减挂钩项目获得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立项批复,项目规模77717.9040亩,规划投资总额87.3亿元。今年分三批次上报省厅立项68个项目(苍溪县20个、旺苍县16个、剑阁县7个、青川县18个、利州区1个、昭化区6个),项目规模27369.3210畝,2019年度指标已用完,并预支2020年度指标6366.5775亩。已取得合格证项目46个,批复规模为26314.5555亩,节余指标总计15102.7015亩。37个项目签订了指标流转合同,流转面积10399.5016亩。

5月,全市9个项目(剑阁县4个,青川县4个,利州区1个)取得合格证,节余指标面积为1753亩;正在申报验收47个项目(苍溪县20个、旺苍县6个、剑阁县4个、青川县9个、昭化区4个,朝天区4个);正在实施89个项目(苍溪县8个、旺苍县6个、剑阁县20个、青川县2个、利州区11个、昭化区17个,朝天区25个);16个项目正在做前期开工准备(剑阁县14个,青川县2个)。(来源: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国土整治
叶子国漫游记
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探索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做优国土调查 建设美丽河南
浅析当下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撮粮之术(下)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