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命的逻辑起点

2020-09-22 22:53刘凤彪
绿色中国 2020年8期
关键词:植物人类文化

刘凤彪

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这就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目前,生存在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40多万种。无论是高山平原、丘陵沼泽,无论是江河湖海、沙漠极地,无论是热带、温带、寒带,到处都有植物的踪迹,它们在不同纬度地带、地质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全力以赴、竭尽所能,生长成了森林、草原、荒漠、冻原、苔原、水生等若干植物群落或植被类型。它们以多彩的身姿和美丽的季相变化,把适应自然、與自然合拍演绎得淋漓尽致。

植物从其生命出现以来,丝毫没有停歇进化的脚步,其执着不变的坚持一直是为了守护、涵养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

而植物对于我们人类,则提供了绝无仅有的生命支撑和生态保护。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植物不仅有着生物多样性的优势,还有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重要的自然生态功能,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自然赋予了人类生命,犹如母亲一般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承载和庇护。人与自然之间似乎有一条看不见的脐带。通过这条脐带,大自然无私馈赠了我们生产生活的一切所需。

晚清初期,山西巡抚陆应谷在刻印出版其前任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时,在序言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易》曰:天地变化,草木蕃。明乎刚交柔则生根荄,柔交刚而生枝叶,其蔓衍而林立者,皆天地至仁之气所随时而发,不择地而形也。故先王物土之宜,务封殖以宏民用,岂徒入药而已哉!衣则麻桑,食则麦菽,茹则蔬果,材则竹木;安身利用之资,咸取给焉。群天下不可一日无,而植物较他物为特重。”

事实也正是这样。从自然维度来看,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和生态屏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环境条件。植物吸收大地的养份、太阳的光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绿素作用之下进行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新鲜的空气、栖身的房屋、赖以生存的食品、治病的良药,使我们得以居住、营养和健康。植物还把地下的水分输送到枝叶的顶端,通过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水蒸气,使空气湿润、气温降低、雨水充沛,促进生物圈中水的良性循环,保证了基本的生态平衡。我们难以想象,假如没有大自然恩赐人类的植物以及植物产品,人们的生活将是什么状况?假如没有植物以及植物产品,人类还能否像今天这样诞生、演化、发展和自由自在地生活?

令人欣喜的是,人类一直享受着植物的无穷贡献和无私馈赠。人类在认识、选择、驯化、利用植物每一个层面上取得的点滴成果,都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完美结合。自然界中的每一种植物从它开始为人类生产、生活所用之时起,就和彼时彼地的文化相融糅,成为一个文化元素、一种文化载体,与人类文明同行,成为人类生命的逻辑起点。当时间的长河流淌到今天,植物和人类的亲密关系更加让人惊艳。

比如阿图洛·瓦尔曼的《玉米与资本主义》不仅让我们认识到美洲的玉米已经誉满全球,遍布八荒,也知道为什么它让整个世界肃然起敬。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们不仅垂涎紫红的桑椹,还想看看何首乌的人形根、尝尝覆盆子的珊瑚果,回味童年的妙趣纯真。《冰糖葫芦》则从儿歌到众多明星演绎着普通生活中的酸酸甜甜。2013年《悦食中国》、2016年《本草中国》和2019年《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等电视纪录片,用镜头语言述说着自然中的温情、植物中的文化以及各民族的传统习俗,从多元的视角展示人与植物的亲密关系,倡导愉悦、健康、环保、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还有网红李子柒用美丽、温暖的影像,演绎着淳朴、自然的农耕文化,张扬、传播着民族的自信与智慧。

所有这些,又都从社会维度展示了植物在丰富人类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中的独特作用。植物不仅提供休憩的绿荫、赏阅的美景,更有造福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资料。而且,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中,植物的作用非常重要且无可替代。历史上,人类一直没有、也不能离开和植物的亲密接触。人类通过采摘野果、驯化植物,开启了最初的农业生产,从狩猎时代走向了定居生活。后来由于农业和医药发展的需要,产生了对植物形态和利用价值的充分研究与广泛运用。随着吃穿住用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和满足,人类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上升,从而又不断创造出新的更加辉煌的历史和文化。植物因此成为人类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人类生命发展的阶梯。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致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的那样,“人类对植物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步,对植物的利用和保护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自古崇尚自然、热爱植物,中华文明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中国2500多年前编成的诗歌总集《诗经》记载了130多种植物,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植桑养蚕而发展起来的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植物作为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生产生活资料,不仅一年四季在我们身边生长,随时随地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还沉睡于不同时代的典籍史册之中。这些植物都藏有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记录了祖先的过往、情感、兴趣、爱好,是我们灿烂文明的基因宝库。植物背后深藏的中华文化基因密码,有的揭示规律、制定规则,有的托物寓意、阐释哲理,有的观照自然、君子比德,忠实反映了祖先的历史过往、情感好恶、兴趣倾向,使植物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心理、文化内涵,成为在精神层面引导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自然力量,从而形成生态的、审美的、人格的、信仰的、艺术的精神享受和价值认同,对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与人格魅力养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也正是从中学到了松柏傲雪、冬梅高洁、竹子谦虚、兰花慧心的品德,也在石榴、古槐、柳树、莲藕中寄托了多子多孙、槐荫福地、留恋惜别、君子坦荡等情怀。

自然万物的此消彼长,农耕社会的秋收冬藏,使得人类在享受大自然的无私馈赠中进化发展,也使得人们可以借助山川草木、鸟兽鱼虫、风霜雨雪来表现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倾诉难以言表的百味情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正是通过对大自然的深情歌颂、对植物的古朴吟唱,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价值所在,产生了对自然的认同、尊重和感激这样一种基本道德认知情感。这种社会心理活动就是感恩,是源自内心的尊奉,是人生的本真色彩,是理性的生活态度,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优良本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心怀感恩,就会良知不泯,忠诚无怨。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感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谢恩泽”、“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这些优秀传统美德体现了感恩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责任,传承着感恩文化的思想意识。

感恩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人生哲学境界。感恩是人类幸福的基础。懂得感恩,心中洋溢的都是爱和阳光,就会努力追求积极向上。懂得感恩,收获的都是情分和友谊,人生之路就会花香满径、充满快乐。懂得感恩,感受的都是世间温暖,就会温柔待人、尊重生命。

猜你喜欢
植物人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谁远谁近?
哦,不怕,不怕
谁变成了人类?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