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名著阅读 润泽学生心灵

2020-09-22 09:56沈华华
读天下 2020年21期
关键词:名著导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导读”的书目和板块这几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一变化也直接反映出“名著导读”在语文教学中地位的改变。在当前提倡全民阅读的这一大环境下,“名著导读”的课程价值和时代价值得以凸显。但是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名著导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中考的压力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名著导读”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以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表示:“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阅读课本以内的内容,不注重课外阅读,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将会非常肤浅。”课内的阅读内容毕竟有限,且大部分都是为了应试,教材中“名著导读”板块的增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名著的窗口。基于此,文章从名著导读教学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尝试一些新的课堂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名著导读教学实践做出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 以“导”为目标导向,教师做好教学准备

做好课堂教学准备工作,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在名著导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目标为导向,做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准备工作。在名著导学教学中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立足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并结合阅读教学中的具体目标,最终形成总体目标、课堂目标的细化和层层递进。因此,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之前,就要依据所教学名著篇目的主要特点,设定导读的阶段性目标和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

比如在进行《艾青诗选》的导读教学之前,首先要确立这部名著的阅读的整体目标,即通过对《艾青诗选》的阅读,了解艾青的此路成长历程,加深学生与现代诗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感受诗歌富含的独特疑云,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其次,要确立导读教学的具体目标,即通过对《艾青诗选》的阅读,熟知其中至少10首诗歌,感受艾青诗歌的特征,从中汲取优美的语言营养。并在阅读结束之后,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对于诗歌的感受,形成自己独有阅读体验,并通过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

最后,明确此次导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此次大度教学的方法策略、过程指导、主题感悟、交流评价等教学环节。

二、 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

为避免“名著导读”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就必须设法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想要阅读。初中阶段的“名著导读”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到阅读的美好,并保持持久的阅读欲望,养成终身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一般可以分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时教师为保持学生长期的阅读兴趣,就不能仅仅将阅读兴趣的激发局限在阅读前这一阶段,而是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阅读阶段,采取相应的激发策略。

首先,针对学生名著阅读开始之前的兴趣激发,教师采用对精彩片段的赏析教学、播放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作品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进行《骆驼祥子》这一部作品的导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挑选作品中较为精彩的部分:与虎妞的对话、辛辛苦苦赚来的车被收走等精彩片段。通过对这些片段的赏析与讲解,激发学生对于这些人物形象的兴趣,并对这些人物的最终命运加以关注,从而推动学生对整本名著进行阅读,高效地完成“名著导读”的教学任务。此外,很多名著因为其本身多具备的丰富的故事性、起伏跌宕的情节等原因,被拍成了知名度很高影视作品。

比如《水浒传》《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都被改编成了影视剧作品。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这些作品的经典片段,引发学生對该作品的兴趣。然后向学生强调,相较于影视资源,文本资源无论是在思想深度,还是在人文涵养方面都比影视剧更加具有深度,从而引导学生投入到对文本的阅读之中。

其次,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适中能够保持较高的阅读积极性,避免中途放弃,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名著阅读的进度,并对学生阅读兴趣的起伏变化有一个心理预期,把握学生兴趣变化的临界点,在学生即将丧失阅读兴趣之前采用合理方式,再一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水浒传》这类文学名著,由于篇幅较长,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的不同阶段,组织学生对故事的发展趋势加以猜想,然后共同阅读,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后,学生阅读完毕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名著小剧场”“朗诵”等活动,让学生对名著进行剧本改编、故事改编等,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在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名著内容的理解,并为他们创造了丰富的自我展示空间。

三、 选择合适的导读教学方法,提升导读教学效果

(一)简介法

简介法,顾名思义即简要介绍的方法。“名著导读”教学的核心在于引导,因此教师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为了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与研读时间,教师应当力求对自己的介绍进行精简。一部伟大名著的诞生,一般都有着其丰富、曲折的创作背景,包含着作者复杂的心路历程。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面面俱到,也不能不进行讲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间接法,使学生能够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在课下展开进一步的探究。

比如《水浒传》这部描述我国古代农民起义最具代表性的小说,著作中所提到的这108个好汉、方腊起义、招安等内容,学生一时间很难理解,这些每一项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师不可能在讲解中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对其中涉及的史料知识加以介绍,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学生进一步阅读与理解的难度。

(二)点拨法

点拨法即是教师在导读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阅读中可能存在的难点、疑点问题加以点拨,帮助学生打开相应的读解门径。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但是阅读基础依旧比较薄弱,阅读能力存在很大的欠缺,不能很好地对文本信息加以整合与分析。因此,点拨作为一种视角的引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走近文本。

以小说《骆驼祥子》的导读教学为例,需要学生阅读完毕之后能够对小学的核心内容加以概括。为了使学生很好地完成这一阅读目标,到进行导读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注重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和事件加以关注,并注重这二者与小说环境的融合。这样,学生便能够很容易抓住祥子这一核心人物,关注其人生历程,进而完整的概括出小说所讲述的核心内容。

又如《海底两万里》作为一部科幻小说,丰富多彩的想象和缜密细腻的行为这这部书的主要特点,且小说中情节设置离奇古怪,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时候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书中的渐渐部分加以点拨,帮助学生找出打开科幻艺术之门的钥匙。这样,学生在今后遇到同类型的书籍时,也会采用此种方法对文章内容加以解读。

(三)对话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因此,在名著导读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都是必不可少的。文章所讲的对话,主要集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创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使学生能够走进文本之中,感受文本所描述的环境,与文本中的人物展开对话。其次,教师还要积极的组织学生对于名著相关内容的讨论,并参与其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对话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最后,由教师对对话内容加以总结。这样,学生对于文章的认识与理解,便会随之得以提升。

(四)选择性

初中生的学习科目较多,学习时间较为紧张,留给语文和阅读的时间更是不多。很多名著篇幅较大,学生阅读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很容易因为占用时间过多而放弃。这时教师应当根据文体的不同,指导学生选择性的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开展阅读,提升阅读的质量与效率,这同时也是“名著导读”教学板块的基本要求。

比如《傅雷家书》这部名著,在“名著导读”板块编者便给出了选择性阅读这一阅读建议。因为《傅雷教书》这部书的内容是由傅雷及其妻子写给两个儿子的信组成。其内容有对儿子艺术追求的指导,有对年轻人做人的嘱咐,以及对恋爱婚姻、理财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学生并不一定对其中所有的内容都感兴趣,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来选择自己阅读的部分。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阅读内容的不同,根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目的和方法加以选择。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够使学生对于名著的内容、作者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风格有所了解。可见,根据不同的阅读书目,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则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四、 家校协作,共同推进学生阅读进程

如今,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们纷纷认识到阅读对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性。但是教师在校园中大力倡导名著阅读的同时,也应当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理念传达给家长,与家长一起,为学生名著阅读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形成家校合力,为学生名著阅读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首先,教师要构建起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召开家长会,建立班级微博账号,组建班级家长微信家长沟通群等方式,向家长传递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名著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成长的重要性,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赢得家长对于学生阅读名著的支持,使家长能够为学生的阅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并加以督促,促进学生的名著阅读。

其次,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当形成教育的合力,结成联盟。教师要将学生的阅读任务、阅读要求及时地传递给家长,使家长能够在家中督促学生的阅读,并将学生在家中的阅读效果、阅读状态及时的与教师进行沟通,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學及时地做出调整。

总之,名著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利用好“名著导读”这一教学板块,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完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阅读教学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雷海琴.“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宋群.浅析部编本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以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为例[J].品位经典,2018(3):97-101.

[3]夏春.浅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248.

作者简介:

沈华华,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萧山区南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名著导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析高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浅谈名著导读与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