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9-23 04:31朱丽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8期
关键词:灌流尿毒症毒素

朱丽萍 李 恒 王 蕾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 450000

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肾内科重症疾病,主要是指肾功能衰竭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这一疾病患者因肾功能已基本丧失,大量毒素无法经肾脏排出,致使其体内会蓄积较多的毒素,若没有及时清除,将可能累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进而威胁到患者生命[1]。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首选的肾脏替代疗法,但单纯的血液透析虽然能够通过弥散作用清除血液中的小分子毒素,却无法清除血液中相对分子质量≥500的中大分子毒素及炎性介质,透析效果并不理想,且并发症较多[2]。因此,寻找新型的尿毒症治疗方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彻底地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达到血液净化目的,本文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尿毒症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并与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进行随机对照分析,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血液透析室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纳入标准:符合WHO规定的尿毒症诊断标准;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生命体征平稳;随访配合度较高;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禁忌证;急慢性肝病;严重器质性病变;免疫系统缺陷疾病;近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既往精神障碍类疾病;研究依从性较差。将其根据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8.51±3.25)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21±1.42)年。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7.48±3.61)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18±1.24)年。两组观察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仪器为德国贝朗710500R血液透析机,Fresenius F7HPS聚砜膜透析器,碳酸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为500~600ml/min,血液流速为200~240ml/min,低分子肝素抗凝,每周透析3次,4~4.5h/次,持续透析治疗3个月。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灌流采用特殊材料制作的一次性树脂灌流器,先用10mg/500ml的肝素盐水预冲灌流器和管道,再连接好血液透析器与血液灌流器,将灌流器串联在透析机前,确保所有管路连接正常,血液流速为180~200ml/min,换液流量为 60ml/min,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全身肝素化,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好肝素剂量,待灌流器饱和后(约2h)取下灌流器后,再行血液透析2h,共计4h,每周治疗1次,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毒素指标及微炎症指标变化,包含甲状旁腺素(PTH)、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及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2)观察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采用肾病与透析相关生存质量量表(KDTA)[3]进行评价,量表共包含7个维度,每个维度计分0~100分,生存质量与分值呈正性相关。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血清学指标显著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恢复,各项血清学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加重[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毒素指标及微炎症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微炎症因子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毒素指标及微炎症指标变化比较

2.2 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DTA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KDTA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及总均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DTA量表评分比较分)

2.3 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χ2=5.983,P=0.014<0.05),见表3。

表3 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血液净化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有效手段,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均是常见的血液净化方式,二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其中血液透析虽然能够将血液中小分子毒性物质与毒素清除出体外,再将净化后的血液送到患者体内,可清除体内过多水分,保持代谢平衡,但难以清除血液中的中大分子毒性物质[2]。而血液灌流吸附装置具有广谱解毒效应,吸附选择性较高,且其吸附树脂的孔径及孔分布具有特定性,虽然能够有效清除血液中的中大分子毒性物质,但无法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及尿素,不能调节酸碱及电解质平衡[5]。有研究表明[4],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起到优势互补作用,有效弥补单一治疗存在的缺陷,不但能够有效清除血液小分子毒素,同时能够通过吸附剂对血液中的大分子毒素及炎性介质进行清除,避免血液毒素蓄积在体内,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改善微炎症状态,提高治疗效果,这与本文结果相符。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各项微炎症因子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有效性。

此外,生存质量是用来衡量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血液净化方式选择密切相关[6]。本文显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研究组的KDTA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及总均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与李黎等[7]研究相符。这主要是因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毒素清除更为彻底,有效减少毒素对机体的影响,减轻肾病负担,进而改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尿毒症患者联合采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机体微炎症状态,提高透析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猜你喜欢
灌流尿毒症毒素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What Makes You Tired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