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化瘀汤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2020-09-23 04:31胡古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8期
关键词:温阳化鸡血藤盆腔炎

胡古玲

河南省潢川县中医院 465150

慢性盆腔炎是妇产科常见慢性炎症之一,主要发病部位为生殖器、盆腔腹膜及周边结缔组织[1]。慢性盆腔炎病情具有较明显稳固特性,易反复发作。免疫功能下降、衣原体感染、妇科手术、性生活不节及性卫生不良等较多方面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发病,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多表现为盆腔疼痛、月经异常、子宫后倾及增大等,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2-3]。目前,临床中多使用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易对女性机体造成伤害,不利于康复[4]。因此,本院使用温阳化瘀汤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92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本研究在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开展。观察组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3.36±12.39)岁;病程0.6~4.8年,平均病程(2.26±1.09)年;有生育史55例,无生育史41例;有流产史26例,无流产史70例;已婚66例,未婚30例;包块直径2.16~5.85cm,平均直径(3.69±1.17)cm。对照组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4.11±11.94)岁;病程0.5~4.7年,平均病程(2.19±1.17)年;有生育史54例,无生育史42例;有流产史25例,无流产史71例;已婚64例,未婚32例;包块直径2.09~5.74cm,平均直径(3.55±1.08)cm。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婚姻状况、年龄、生育史、流产史及包块直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修订版)》[5]中的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经B超、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血常规及阴道分泌物等检查后确诊为慢性盆腔炎。中医符合《中医诊断学》[6]中有关炎湿热蕴及带下病症状,主症:腰骶胀痛,下腹疼痛,带下量多,绵绵不绝;次症:小便黄、大便干燥、月经不调、神疲乏力;舌脉:舌红苔黄,脉滑数。

1.2.2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未患有慢性盆腔炎以外的其他炎症;(3)患者及家属在了解本研究详情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性疾病患者;(2)合并恶性肿瘤患者;(3)对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过敏,或未通过研究前试敏实验患者;(4)服药依从性较差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北京春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043),0.2~0.4g/次,2次/d,患者病情较重可遵医嘱调整使用剂量,连续用药7~10d为1个疗程;取0.5g奥硝唑注射液(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495)溶于250ml氯化钠溶液中,行缓慢静脉滴注,1次/12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取温阳化瘀汤1剂,煎煮去渣,分两等份,早晚服用,连续服用28d为1个疗程。组方为甘草、附子各7g,金银花、白术各10g,败酱草、当归、赤芍、川芎、益母草各15g,泽泻、茯苓各20g,车前草、鸡血藤及黄芪各25g。

1.4 观察指标 (1)血流动力学:使用单道血流图仪[生产厂家:上海医疗器械高技术公司,批准文号:沪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210973号,规格:RG-9411型]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d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指标包括收缩期血液流速峰值(PSV)、最大血流速度(V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2)炎性因子:于治疗前及治疗28d后清晨,在患者处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分离得到血清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观察其变化情况。(3)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皮疹瘙痒、嗜睡困倦、四肢麻木等。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 治疗28d后,观察组PSV、VMAX高于对照组,PI、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对比

2.2 炎性因子 治疗28d后,观察组IL-10高于对照组,CRP、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变化对比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多发疾病,治愈难度较大,易反复,能够导致输卵管堵塞,从而引起不孕症发生,对女性心理造成较大伤害。西医认为细菌感染是引发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因,其传统治疗手段为服用抗生素抑菌,盐酸左氧氟沙星能有效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性,通过抑制细菌的旋转酶活性,从而阻碍DNA复制,达到治疗效果[7]。奥硝唑则通过形成自由基或还原氨基,借此导致细菌及微生物死亡而起到抑菌作用[8]。但大量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长此以往,更会使人体耐药性增强,不利于治疗。

中医学的日益探索,推动了中西结合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大趋势。慢性盆腔炎在中医学内,属“带下病”“癥瘕”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脉络损伤,外感热毒,素体正虚,气血不畅引起,从而阻滞血气,使邪化热,长久则蕴毒成脓,引发此症。因此,慢性盆腔炎治疗应以化瘀为主[9]。根据此理论基础,本文采用温阳化瘀汤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PSV、VMAX、IL-10高于对照组,PI、RI、CRP、IL-6低于对照组,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说明温阳化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能够增强抑菌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保障较高用药安全性。分析其原因在于温阳化瘀汤方中鸡血藤味苦性温,归肝、心、肾经,有活血化瘀、养血调经之功效,可治风湿痹痛、经行不畅、手足麻木;黄芪味甘性温,归脾、肺经,可托毒排脓、补气固表,主治气虚乏力、慢性肾炎、子宫脱垂等,二者行气活血,同为君药。益母草活血调经、当归活血补血、附子温里助阳、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赤芍散瘀止痛、茯苓宁心健脾、车前草清热利尿、川芎行气开郁,此九味药共行化瘀活血、健脾利湿、补血补气之功效,同为臣药。败酱草排脓解毒、金银花清热抗炎,重在敛和君臣药烈性、毒性,为佐药。甘草味甘性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补脾益气,为使药,用以调和诸药,共奏行气散热、温阳化瘀、活血调经之功效[10-11]。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鸡血藤主要含有内酯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能够促进机体造血功能,祛瘀生新、活血补血;此外,鸡血藤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肿瘤作用,可改善机体免疫力[12]。

综上所述,使用温阳化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较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起到较强抑菌作用,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温阳化鸡血藤盆腔炎
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研究进展
温阳化浊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保护作用及TRPC6表达的影响
益母草与鸡血藤及其配伍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含附子-半夏温阳化痰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毒性研究*
鸡血藤药膳五款
化学指纹图谱法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对鸡血藤饮片煮散质 量体系进行探索
南蛇藤、鸡血藤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药效学与毒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