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PAP时机与NRDS患儿预后的关系分析

2020-09-23 04:31郭丽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8期
关键词:血气插管气管

郭丽红

山东省宁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儿科 2534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指新生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短时间内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导致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早产儿,是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具有极高的病死率[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NRDS患儿的手段,效果较好[2]。但目前对于临床NRDS患儿应用nCPAP的时机讨论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分析nCPAP时机与治疗NRDS患儿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择本院新生儿科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NRDS患儿60例。纳入标准:(1)患儿孕周28~32周;(2)符合NRDS诊断标准[3];(3)患儿出生后30min内入院。排除标准:(1)先天性心肺畸形;(2)非RDS所致呼吸衰竭;(3)5min内Apgar评分≤3分。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h、2~4h以及>4h组,每组20例。<2h组女8例,男12例,胎龄(29.56±1.53)周,体质量(1.85±0.45)kg,NRDS分级Ⅱ级13例,Ⅲ级7例;2~4h组女10例,男10例,胎龄(29.32±1.32)周,体质量(1.80±0.51)kg,NRDS分级Ⅱ级14例,Ⅲ级6例;>4h组女9例,男11例,胎龄(29.00±0.78)周,体质量(1.79±0.49)kg,NRDS分级Ⅱ级13例,Ⅲ级7例。3组患者上述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发病后接受nCPAP呼吸支持,将nCPAP压力设置为4~5cmH2O(1cmH2O=0.098kPa),吸入氧浓度为40%。nCPAP治疗期间3组患儿均采用同样的气管插管管内滴注法进行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3组患儿nCPAP维持时间分别为<2h、2~4h以及>4h。治疗过程中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血糖、血气等情况,定期吸痰。

1.3 观察指标 各组患儿不同nCPAP时机在用药治疗前、治疗后2h、24h血气变化情况,包括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3d、7d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情况;各组患儿治疗结局(治愈、好转、死亡)以及并发症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是指患儿病情治愈,出院时无症状和体征,好转表示患儿出院时还有轻微症状,但无须氧疗,可离开新生儿科。

2 结果

2.1 血气指标变化 PS治疗前,3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不同组别同一时间的血气指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机应用nCPAP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情况

2.2 机械通气情况 治疗3d内,2~4h组机械通气率最低,>4h组机械通气率最高,3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内3组机械通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儿机械通气率比较[n(%)]

2.3 治疗结局、并发症情况 3组患儿间的治疗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并发症3组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患儿治疗结局、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NRDS在早产儿中发病率较高,主要是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PS缺乏导致的,临床一般表现为气促、呻吟、吸气性三凹征等,严重者会出现肺出血或者死亡,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4]。因此,当新生儿在出生后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等症状时,应尽快做出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与气管插管等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相比,nCPAP是一种无创的呼吸支持方式,减少了因气管插管导致的并发症,对NRDS患儿呼吸道进行扩张,增加肺功能残气量,减少肺泡内液体的渗出,改善肺通气功能,是临床中用来治疗早期NRDS的有效手段[5]。《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6]中指出,若新生儿出生后发生NRDS则应立即使用nCPAP。在本文中,PS治疗后24h各组的血气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同一时间段各组的血气指标值具有明显的差异,但2~4h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另外2组。有研究指出,早期应用nCPAP会增加并发症发生情况[7]。与2~4h组相比,<2h组、>4h组治疗3d内需要机械通气的概率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次数也较多,表明在发病2~4h内使用nCPAP进行呼吸支持,较为安全可靠,能够使PS治疗发挥最大疗效,有利于患儿的预后。研究发现[8],早产NRDS患儿发病早期借助nCPAP进行辅助呼吸,可以为机体提供与在子宫内较为相近的气道扩张压力,以此维持患儿的肺功能残气量,更好地发挥PS药物的效果。通过对本文数据进行探讨分析,认为nCPAP治疗时间在2~4h内临床效果较好,<2h会增加患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概率,>4h使患儿机械通气概率升高,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患儿的预后。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于NRDS患儿在2~4h内使用nCPAP,可以减少气管插管等机械通气的使用率,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血气插管气管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奶牛子宫角和卵巢子宫静脉插管方法的研究》图版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