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医护联合模式在预防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9-23 04:31杨丽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8期
关键词:洼田胃管预见性

杨丽芬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 363000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腿部麻木、神志昏迷等是其常见临床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发偏瘫、吞咽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吞咽功能障碍是该疾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影响患者饮食与营养吸收,甚至引发误吸、吸入性肺炎等不良症状,增加致残率[1-2]。因此,积极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误吸风险管理以降低发生风险,对保证患者安全,改善治疗效果尤为重要。常规护理多针对已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干预,而忽略早期观察、预防干预,因而护理效果不佳。预见性医护联合模式是医生和护士之间形成的固定诊疗团队,给予患者综合全面分析,提前预知护理风险,然后通过医护沟通、协调共同制定护理措施[3]。基于此,本文就预见性医护联合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观察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3.35±5.29)岁。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4.09±5.15)岁。纳入标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4]诊断标准;无脑卒中病史;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病史;合并影响吞咽功能其他疾病,如喉癌、帕金森等;合并胃肠道疾病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口头指导患者选择糊状食物,保持半卧位或坐位进食,若患者无法坐起则将头和身体偏向健侧;予以适当的心理指导和功能锻炼等。观察组给予预见性医护联合模式护理,措施如下。(1)成立小组。成立医护联合护理小组,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医疗组组长、若干护理人员等,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培训成员防误吸管理措施、知识等,护理人员负责措施的落实工作。(2)误吸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即实施洼田饮水试验:指导患者饮30ml温水,1次下咽并无呛咳、无停顿为Ⅰ级;2次以上咽下无呛咳,无停顿为Ⅱ级;1次咽下有呛咳为Ⅲ级;2次咽下有呛咳为Ⅳ级;无法全部咽下,有呛咳和停顿计Ⅴ级。(3)误吸知识宣教。患者入院24h内进行医患沟通,强调误吸风险,讲解误吸防范措施;护士进行护患沟通,加强患者对误吸知识认知,并向其及家属发放鼻饲教育处方,包括误吸表现、急救措施、流食种类、进食体位等。(4)洼田饮水试验Ⅰ~Ⅱ级患者管理方式。①进食体位。指导患者身体坐直,并向前稍微倾斜20°左右,颈部向前稍弯曲;半坐位训练,一般采取仰卧,先将床头摇高30~45°,头部前倾,将枕头垫于患者肩部。②进食准备。选择浅平勺和广口杯,在杯中盛满过半温开水,避免使用吸管;进食前0.5h协助患者漱口,使用冷冻过的0.9%氯化钠棉棒蘸稍微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咽壁,然后指导患者做空吞咽训练。③进食时巡视。患者进食时加强巡视力度,将喂食量控制在3~5ml,食物喂至健侧舌面,喂食过程中不可与其交流,吞咽后指导其做空吞咽动作,或少量饮水,诱发吞咽反射。④进食后管理。进食结束30min内抬高患者床头,1h内避免翻身、叩背、吸痰;一旦发生恶心呕吐,立即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同时清除口腔异物,并配合医生处理。(5)洼田饮水试验Ⅲ级及以上患者管理方式。①鼻胃管。给予患者留置鼻胃管,在其床尾悬挂窒息警示标志,填写高危误吸报表,护士长监督护理措施实施。②鼻饲管理。在床旁准备吸痰盘,值班护士加强氧气管道和负压吸引装置检查,若发生误吸,立即采取应急预案;注意非计划外拔管等意外发生。③胃管管理。选择柔韧且内径短胃管,并于常规置管深度上加深7~10cm;于每次鼻饲前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避免翻身、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鼻饲时将床头抬高30°以上,选择坐位或伴卧位;鼻饲食物配置完成后置于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24h,并将每次注入胃管量控制在200~300mm,速度不宜过快,预防腹胀、恶心,食物温度控制在39~40℃。

1.3 观察指标 (1)误吸知识认知:采用自制误吸调查问卷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防误吸知识认知情况,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91,重测效度为0.862,包括误吸表现、危害、预防措施、急救措施等,总分100分,分数和认知度呈正相关。(2)误吸发生率:观察记录两组住院期间误吸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误吸知识认知 干预前两组误吸知识认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误吸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误吸知识认知对比分)

2.2 误吸发生率 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5例误吸,发生率为6.25%(5/80),对照组发生13例误吸,发生率为16.25%(13/80),两组误吸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6,P=0.04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疾病。脑卒中患者因大脑皮质损伤、脑干损伤等原因致使食物无法顺利进入食管,进而出现吞咽困难、误吸、呛咳等并发症[5]。相关报道指出,约48%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可能误吸而引发吸入性肺炎,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目前临床多采用留置鼻饲管以缓解该症状,预防误吸,保障营养供给。但长期使用易使患者产生不适感,影响患者配合度,对预防误吸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预见性医护联合模式成立特别医护联合方法误吸风险管理小组,相较于常规护理可进一步增强医护人员对防误吸风险管理意识[7]。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误吸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预见性医护联合模式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误吸知识认知,降低误吸发生率。肖瑞红等[8]研究结果表明,医护联合模式可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提升误吸知识认知度,与本文结果基本相一致。预见性医护联合模式的运用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合作性、科学性,强调在护理实施过程中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服务意识。明确各成员职责,共同分担预防误吸风险责任,可促进护理方案的全面、高效落实,二者相结合还可使护理细节进一步优化。针对洼田饮水试验不同结果患者给予个性化预防风险管理,Ⅰ~Ⅱ级误吸患者管理方案从进食种类、餐具、体位等方面作为预防措施实施切入点,可避免错误进食方式而导致的误吸,其中控制一口进食量、吞咽时间及呼吸频率,还能减少或避免呛咳、窒息等不良现象发生,降低误吸发生风险。Ⅲ级及以上患者的管理方案则针对鼻饲胃管方面入手,优化置管管理细节,避免误吸发生。此外,给予患者多种形式的误吸知识指导,充分满足患者疾病认知需求,增强误吸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预见性医护联合模式用于脑卒中患者能够提升误吸知识认知度,预防或减少误吸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洼田胃管预见性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新生儿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