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育顺序为基础的早期康复对晚期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0-09-23 04:31葛红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8期
关键词:足月儿脑瘫智力

葛红艳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河南省新郑市 451191

晚期早产儿是指新生儿在34~36周之间分娩,以往临床称之为近足月儿,由于晚期早产儿的体重、身高及Apgar评分等均与足月儿相似,已达到足月儿的水平,因此临床上常采取与足月儿相同的后续干预措施对待晚期早产儿。但有研究提出,晚期早产儿的生理、神经及各系统功能并未完全发育成熟,运动、智力等各项生长发育指标水平均低于足月儿[1]。因此临床上对晚期早产儿的后续治疗逐渐重视。本文采用以发育顺序为基础的早期康复疗法应用于晚期早产儿的治疗中,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指标水平具有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生产并住院治疗的晚期早产儿共93例,根据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其中对照组46例,男19例,女27例;平均体重(2.15±0.53)kg;平均胎龄(35.81±0.42)周。康复组47例,男20例,女27例;平均体重(2.20±0.61)kg;平均胎龄(35.74±0.49)周。纳入标准:所有早产儿的胎龄均在34~36周之间,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对晚期早产儿的诊断[2],家属已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先天性畸形患儿,生产时致使大脑缺氧及窒息,危重症患儿,遗传代谢性疾病,产妇意识及认知不清等。

1.2 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立即于保温箱中复温,合理予以母乳或奶粉喂养,出院后指导家属喂养、定期预防接种等,每月门诊复查1次。康复组早产儿增加以发育顺序为基础的早期康复疗法,内容如下:(1)组间早期康复小组:科室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包括3名护士及1名康复医师。(2)早期康复:采用运动疗法促进早产儿的肢体运动功能正常发育,根据新生儿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的生长发育顺序进行训练,在1~2个月早产儿于治疗床上或治疗球上呈俯卧位,训练患儿抬头及头颈部的控制训练;在3~4个月训练早产儿由仰卧位到俯卧位的翻身训练,活动手指功能及抓握能力;5~7个月训练早产儿在手支撑位呈俯卧位,辅助腰部或拱背使早产儿呈坐位;8~9个月训练早产儿呈四点支撑位,训练腹爬及四爬,坐位时不予以辅助;10个月训练早产儿高爬及在辅助下呈站立位,11~12个月早产儿呈扶栏杆站立及独站状态,辅助下行走;2次/d,30min/次,5次/周。(3)早产儿功能刺激:新生儿抚触、语言及卡片等形式刺激早产儿的视听觉功能,上下肢主被动操刺激触觉功能,1次/d,30min/次,5次/周。(4)加强知识技能:组间知识技能微信群,护理人员在群内定期发放新生儿饮食等注意事项,避免喂养过多造成患儿积食,根据早产儿的成长状况添加辅食;以视频或文字的形式加强家属对早产儿并发症的护理知识及生长发育规律;每周1次多媒体示教,包括视听觉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及情感互通训练等。两组均干预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体格发育情况:在干预前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早产儿体重、头围及身高等数据。(2)运动及智力发育情况:采用运动发育指数量表(PDI)及智力发育指数量表(MDI)评定早产儿干预后的智力及运动情况,分数越高发育情况越好[3]。(3)记录干预后脑瘫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体格发育指标对比 干预后康复组早产儿的体重、头围及身高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体格发育指标对比

2.2 两组运动及智力发育指标对比 康复组早产儿的PDI评分及MD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干预后运动及智力发育指标对比分)

2.3 两组脑瘫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早产儿出现3例脑瘫,发生率为6.52%;康复组早产儿出现4例脑瘫,发生率为8.51%;两组脑瘫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晚期早产儿因已接近足月,因此体重、身高等指标已接近于于足月儿,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线,加上晚期早产儿生理体征较为低下,出生后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若出生后并未得到早期的干预,不仅会增加疾病的发生,且会增加晚期早产儿体格发育等指标水平与足月儿的差距,导致发育缓慢[4]。而晚期早产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潜力巨大,如果予以合理的喂养及营养干预则可明显提高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情况。本文中,康复组在采用康复疗法干预是注重对早产儿的合理喂养,首先是根据早产儿每日的饮食量告诫产妇每日喂养次数,观察早产儿的排泄量及排泄次数,随着早产儿的生长合理添加辅食,另外临床注重对产妇的知识宣教,使产妇掌握新生儿的喂养方式、喂养量等,从而达到科学喂养,保证早产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结果显示,12个月后康复组早产儿的体重、头围及身高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早产儿,提示早期康复方案对晚期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晚期早产儿的运动及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早产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低下等现象。有资料指出,新生儿在出生后到1周岁期间,脑质量生长迅速,此阶段是新生儿大脑皮层细胞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脑功能可塑性极强,因此在此阶段通过外界刺激可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正常化,保证新生儿生理发育完善[5]。本文康复组对晚期早产儿采用以发育顺序为基础的早期康复疗法进行外部刺激,以人体发育顺序为导向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刺激大脑神经中枢,建立正确的运动姿势模式,从而使早产儿运动发育趋于正常化;另外增加新生儿抚触、视听觉训练及互动训练等有利于新生儿感官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提升智力水平。结果发现,干预后康复组PDI评分及M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以发育顺序为基础的早期康复疗法有利于提

高晚期早产儿的智力及运动功能水平。结果还显示,两组脑瘫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以发育顺序为基础的早期康复疗法并不能纠正已出现的神经损伤,而闫春梅等人研究得出[6],因新生儿大脑具有可塑性,因此脑瘫患儿可通过以发育顺序为基础的早期康复疗法来重新塑造正确的功能反馈,从而促进脑瘫患儿各项功能向正常化发展。

综上所述,以发育顺序为基础的早期康复疗法可提高晚期早产儿的体格发育状况,对智力及运动功能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足月儿脑瘫智力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不同胎龄足月儿临床转归研究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近足月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