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对提升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9-23 04:31周亚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8期
关键词:配药不合理护理人员

周亚林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福建省厦门市 36102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临床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服务的重要功能单元,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药学人员在洁净的操作环境下进行药物配置,可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疗成本。但药物配置流程复杂、工作人员较多,导致出现药物浪费及配置差错,从而影响患者用药安全性[1-2]。抗肿瘤药物通常选择性差、毒性反应强,容易损害多器官,因此创造合理、高效的抗肿瘤药物配置条件,以提升配置质量,对改善医院药事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程序,可促使护理步骤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利于提升护理质量[3]。本研究旨在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提升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药物配置中心的实施PACA循环管理前配置的抗肿瘤药物1 385袋设为对照组,其中抗代谢药物341袋、抗菌药物257袋、植物药426袋、其他361袋。另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配置的肿瘤药物1 417袋设为观察组,抗代谢药物320袋、抗菌药物297袋、植物药411袋、其他389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均接受过专业培训;配置药物类别相同;无人员变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按照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制度执行工作,包括医师开具医嘱、药师审核、打印、贴签摆药、药物冲配等。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措施如下。(1)计划环节(P)。组织护理人员、药师等参加肿瘤药物相关知识培训会,学习抗肿瘤药物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并分析总结制作成一览表,打印放置治疗室内,便于日常工作核查;护理人员负责病区抗肿瘤药物的监督、审查、总结及反馈工作;药师负责规范配置及审查药物。(2)执行环节(D)。①核对工作:药师严格核对患者化疗方案,包括药物剂量、注意事项;监督调配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定配药,于专门配药室进行,并规范记录配药过程。②审查及巡视:护理人员接收到抗肿瘤药物时,严格按照“三查七对”制度审查、核对药物;建立患者输液巡视卡片,标注输注药物名称、溶媒、剂量、输注速度、输注时间等,操作完成后签署操作护士全名;于患者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力度,每间隔15min巡视1次,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药物是否发生外渗等,若有异常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其采取相关措施。③配置差错预防:在易混淆药物标签处粘贴提醒字样,预防出错;同时在非整支使用的药品上标明反白标记,避免浪费;配置药物时,护士先扫描,后加药,若有停药则有红灯亮起予以提醒。④配置环境管理:针对肿瘤药物配置室实施5S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将肿瘤药品与其他药品分开摆放;配置前30min使用紫外线对其进行消毒处理,配置时,要求工作人员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等。⑤处方审核:审方时若发现存在疑问医嘱,立即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确认,不可将问题搁置、拖延,处理完成后将问题记录于审方登记本上,并将已审核、未审核医嘱明确区分,方便审方者查看。⑥排药管理:打印排药汇总表,首先根据汇总表进行病区排药,然后根据标签为患者进行排药,同时制定规范排药核对流程。(3)审查环节(C)。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护理巡查,记录药物配置不合理情况,并总结汇编。定期考核相关人员理论、操作水平,对于不合格者加强培训,合格者亦予以学习巩固(4)评估环节(A)。护理人员在每周日针对该周药物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方案落实至下一次循环中。

1.3 观察指标 (1)工作指标:统计两组审方时间、排药时间、配置时间、周转天数等相关工作指标。(2)不合理配药:统计两组不合理配药现象总数及类型,包括药物剂量、溶剂剂量、配伍禁忌、药物存放条件、溶剂选择。

2 结果

2.1 工作指标 观察组审方时间、排药时间、配置时间、周转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工作指标对比

2.2 不合理配药 观察组不合理配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合理配药对比[n(%)]

3 讨论

随着医院药物配置中心规模的扩展,日常工作量亦不断增加,因此各个环节差错时有发生,致使药品产生一定损耗。如审方打单后未能及时摆药,或摆放药品过程中操作不规范致使其破损等,均导致工作量增大,出错率升高,一旦临床使用存在差错成品输液,可能造成医疗事故[4-5]。近年来,随着抗肿瘤药物的广泛运用,临床对于给药方式、药物剂量、药物浓度、存放容器、贮藏条件等均提出较高的要求。

PDCA循环管理根据药物配置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结合药品质量管理经验及文献资料,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计划,通过计划、执行、审查、评估四个阶段,对配药流程展开质量管理工作[6-7]。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工作指标优于对照组,不合理配药率低于对照组,提示PDCA循环管理可提升抗肿瘤药物配置工作质量,降低配药不合理率。李静等[8]研究结果表明,PDCA循环应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降低抗肿瘤药物配置不合理率,提升配置质量,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PDCA循环管理作为一种持续、循环改进的管理模式,在最大限度上减少配药操作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促使流程各环节均能发挥作用,于短时间内达到目标。循环管理注重于将配置环节细致分化,然后给予科学管理,提升配置质量;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知识培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缩短审方、排药等配置环节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配药不合理率。循环质量管理护理作为科学高效的管理工具使临床护理工作由传统护理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还可使护理质量在循环阶段中不断完善与提高。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用于抗肿瘤药物配置中利于降低药物配置不合理率,减少出错,缩短配置时间,提升配置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配药不合理护理人员
智能配药机器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
输液配药时胶塞掉屑的原因及防止方法的探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配药的临床研究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在门诊药房针剂发放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