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鱼鱼头磷脂的组成及脂质脂肪酸分析

2020-09-23 12:32李元娇张丽琼夏光华申铉日
食品工业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海水鱼淡水鱼鱼头

李元娇,王 珺,张丽琼,夏光华,李 川,申铉日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自198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8年中国渔业生产总量约为6457.66万吨(其中,海洋渔业产量3301.43万吨,淡水渔业产量3156.23万吨)。近年来,我国渔业加工业发展迅速,但渔业加工生产中的废弃物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渔业加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鱼头被看作废弃物处理,这种行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鱼头中脂质成分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谢燕等研究发现南海海域产量较大的8种低值小杂鱼头部粗脂肪含量为2.7%~9.7%,其中蓝圆鲹的头部粗脂肪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ntemacnioc acid,EPA)含量高达28.4%[1]。

相较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具有调节人体的脂质代谢、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生长发育等功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外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抗癌、免疫调节、延缓衰老、减肥、美容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2]。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EPA、DHA不仅是构成高等动物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而且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预防老年痴呆症、改善大脑学习机能和预防视力下降等[3-4]。鱼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极性脂质,如磷脂、糖脂和其他衍生物,其中,磷脂是极性脂质中的主要成分[5];磷脂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常食用富含磷脂的物质能够促进脂肪的新陈代谢,改善大脑的机能,对心脑血管疾病、肝病、糖尿病、神经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等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很有利。同时磷脂能显著提高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细胞的活力,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6-8]。

国内外已有关于海水鱼和淡水鱼脂质脂肪酸含量比较研究的文章[9-11],但对海水鱼和淡水鱼鱼头不同极性脂质脂肪酸和磷脂组成的比较研究鲜有报道。本实验选取了我国6种主要的淡海水经济鱼类,采用溶剂提取法分别提取鱼头总脂,并且将总脂分离获得中性脂、糖脂、磷脂,探讨6种鱼鱼头磷脂的提取分离,并对6种鱼鱼头总脂和不同极性脂质的提取率及脂肪酸成分进行比较,以期为将来提取其有效成分,对水产副产物进行精深加工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马鲛鱼(Scomberomorusniphonius),重(459.69±182.59) g,长(36.21±3.67) cm;巴浪鱼(Decapterusmaruadsi),重(70.21±64.33) g,长(17.60±2.19) cm;金鲳鱼(Goldenpompano),重(406.26±144.54) g,长(22.50±2.90) cm;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cus),重(321.78±59.42) g,长(20.89±1.37) cm;鲫鱼(Carassiusauratus),重(243.21±32.05) g,长(17.30±1.49) cm;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重(2043.21±231.90) g,长(69.23±2.91) cm 均购自海口沿江三农贸市场;正己烷(色谱纯) 美国Fisher公司;95%乙醇、氯仿、甲醇、丙酮、氯化钠、乙酸甲酯、甲醇钠、草酸、无水硫酸钠 均为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公司;脂肪酸甲酯标准品 美国Nu Chek-Prep公司;MF254 TLC Silica 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Agilent 7890A气相色谱仪 全自动进样器,FID检测器,美国Agilent公司;中草药粉碎机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TDL-5-A 型离心机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HGC-24A型氮吹仪 天津市恒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SHA-B型水浴摇床 江苏金坛亿通电子公司;超声波清洗仪 南京先欧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Thermo Sorvall LYNX6000高速落地离心机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XW-80A 漩涡混合仪 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Flash Purification System 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前处理 取海水鱼(马鲛鱼、巴浪鱼、金鲳鱼)头部和淡水鱼(罗非鱼、鲫鱼、鲢鱼)头部去鳃,用流动水冲洗后用组织粉碎机绞碎,离心(4000 r/min,25 ℃,10 min),弃上层血水,收集下层肉糜;放入样品袋,密封,置于-20 ℃冰箱保存备用。

1.2.2 六种鱼鱼头总脂的提取 六种鱼鱼头总脂根据Chen等[12]的方法略作修改。从冰箱取出绞碎的六种鱼头,解冻。按体积比1∶10的比例加入一定体积95%乙醇,在超声功率60 W条件下超声提取1.5 h,重复提取3次,抽滤提取滤液,真空旋转蒸发浓缩至浸膏状(45 ℃);以氯仿∶甲醇∶水(8∶4∶3,v/v/v)混悬,涡旋混合1 min以除去色素等杂质,离心(4000 r/min,25 ℃,10 min),弃上清,收集下层有机相;有机相加入0.2倍体积的0.9%(m/v)NaCl溶液,涡旋混合1 min以除去蛋白质,离心(4000 r/min,25 ℃,10 min)弃上清,将下层有机相真空旋转蒸发至干,分别获得六种鱼鱼头的总脂(total lipid,TL),称重,计算总脂得率,-18 ℃保存备用。

式中:m1为所提取得到的总脂重量(g);m2为绞碎离心后的鱼头取样量(g)。

1.2.3 总脂的硅胶柱层析分离 根据马婷等[13]的方法,将所获的总脂经中压纯化与制备系统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总脂溶解于少量氯仿,连接到中压纯化与制备系统硅胶柱,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得到不同极性的洗脱组分。洗脱条件:进样量2 mL,进样浓度20~30 mg/mL,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监测波长210 nm。用氯仿洗脱硅胶柱,洗至基线平衡(约10 min);分别用氯仿、丙酮和甲醇依次进行洗脱,得到氯仿、丙酮和甲醇洗脱物;将上述洗脱液分别于45 ℃下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可分别对应收集到六种鱼鱼头中性脂(neutral lipids,NL)、糖脂(glycolipid,TL)和磷脂(phospholipid,PL)。

式中:m1为所提取得到的总脂重量(g);m3为总脂分离所得的中性脂重量(g);m4为总脂分离所得的糖脂重量(g);m5为总脂分离所得的磷脂重量(g)。

1.2.4 六种鱼鱼头磷脂的组分分析 根据邹舟等[14]的方法略作修改。薄层板使用前在烘箱中120 ℃活化处理2 h,将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的磷脂加入氯仿溶解,配制成100 mg/mL的溶液进行薄层色谱分离,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65∶25∶4 (v/v/v),显色剂分别为Ditmmer-Leser试剂、Dragendorff试剂、茚三酮试剂,薄层斑点显色定位后,观察显色情况并拍照记录。

1.2.5 六种鱼鱼头脂质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1.2.5.1 脂肪酸甲酯化 采用碱法甲基化[15]。取适量上述提取的不同极性脂质(总脂、中性脂、糖脂、磷脂)均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加入1.5 mL 的正己烷和40 μL乙酸甲酯,再加入100 μL甲醇钠-甲醇(0.5 mol/L)饱和溶液,在37 ℃下反应20 min,然后置于-20 ℃下冷冻10 min,取出后迅速加入60 μL的草酸,离心(4200 r/min,5 min)取上清液,并将上清液通过无水硫酸钠柱以除去其中的水分,氮气吹干,加正己烷定容,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1.2.5.2 气相色谱分析 采用曹君[15]的方法测定脂肪酸。FID检测器,1 μL自动进样;色谱柱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100 m×0.25 mm×0.2 μm,CP-Sil 88,Chrompack);载气为H2,燃烧气为N2、H2和空气,进样口的温度为250 ℃,压力为24.52 psi,总流量为29.4 mL/min;炉温为程序升温:45 ℃时保持4 min,然后以13 ℃/min 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至175 ℃保持此温度27 min,后以4 ℃/min 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至215 ℃保持35 min,总测定时间为86 min;检测器的温度为250 ℃,氢气流速为30.0 mL/min;空气流速为300 mL/min;氮气流速为30.0 mL/min。脂肪酸的分析采用Agilent Chemstation 软件对气相色谱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与脂肪酸甲酯标准对照,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脂肪酸的百分含量(以峰值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1.3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用SPSS 17.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不同鱼头间的差异显著性,并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进行了多重比较,描述性统计值使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六种鱼鱼头总脂提取

从表1可知,在海水鱼(马鲛鱼、巴浪鱼、金鲳鱼)和淡水鱼(罗非鱼、鲫鱼、鲢鱼)鱼头总脂中,鲫鱼鱼头总脂得率(5.19%)最高,罗非鱼和马鲛鱼鱼头总脂得率较高,巴浪鱼和金鲳鱼鱼头总脂得率较低,鲢鱼鱼头的总脂得率最低。Li等[11]研究了淡水鱼、海水鱼、小虾等食用肉类的脂肪得率为0.46%~7.83%。据报道,鱼类脂肪得率的变化与物种、饮食、性别、产地和季节有关[16-18]。

表1 六种鱼鱼头总脂得率比较

2.2 六种鱼鱼头总脂柱层析分离分析

脂质是由中性脂和极性脂组成,中性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易溶于极性小的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极性脂的主要成分是糖脂和磷脂,易溶于极性大的有机溶剂[19]。根据此性质,可通过采用不同极性的洗脱剂将中性脂和极性脂分开。六种鱼鱼头脂质的组成情况见表2。从中性脂测定结果看,淡水鱼鱼头中性脂的提取率均高于海水鱼,淡水鱼中罗非鱼鱼头的中性脂提取率最高,为77.84%,海水鱼中提取率最高的是金鲳鱼,但也只有58.51%。从糖脂测定结果看,海水鱼巴浪鱼鱼头的糖脂提取率最高,为15.91%,而金鲳鱼鱼头的糖脂提取率最低只为5.93%;淡水鱼鱼头的糖脂提取率均较低,其中,罗非鱼鱼头糖脂提取率最高,为6.47%,鲫鱼鱼头的糖脂提取率最低,仅为3.67%;海水鱼鱼头糖脂的提取率部分高于淡水鱼。从磷脂测定结果看,海水鱼鱼头磷脂的提取率均高于淡水鱼,海水鱼中巴浪鱼鱼头的磷脂提取率最高,为22.86%,是淡水鱼中磷脂提取率最高的罗非鱼的2倍。比较同种鱼鱼头不同脂质(中性脂、糖脂、磷脂)提取率,发现在六种鱼鱼头脂质中,均以中性脂为主,磷脂次之,糖脂提取率最少。与Rao等[20]所研究的淡水鱼rohu和murrel鱼卵中脂质分布相一致。

表2 六种鱼鱼头脂质组成比较

2.3 六种鱼鱼头磷脂薄层色谱分析

使用Dittmer-Lester试剂时,可以使磷脂显现出蓝色斑点(图1a),使用Dragendorff试剂时,可以使含有胆碱的磷脂显现出橙色斑点,即可使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和鞘磷脂(Sphingomyelin,SM)显色(图1b),使用茚三酮试剂时,可以使含有氨基的脂质显现红紫色斑点,即可使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和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显色(图1c)。综合分析图1a~c上述显色剂的作用结果,结合相关参考文献[21-23]和各磷脂不同组分的比移值(表3),可知,六种鱼鱼头磷脂分子种类主要有4种,薄层图从下往上依次是:LPC、SM、PC、PE,未检出PS。王文倩[24]研究草鱼各部位磷脂发现草鱼各部位磷脂都含有PC、PE、SM和LPC四种磷脂,不同部位间磷脂组分含量有一定差异。PC是生物生长所需的重要磷脂之一,是人体获得胆碱的重要途径和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25]。PE又称脑磷脂,属神经细胞膜的重要构成,对改善大脑功能有显著作用[26]。SM的两大代谢产物神经酰胺和鞘氨醇参与体内的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生理活动,对于抑制癌症具有潜在的作用效果[27]。LPC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28]。六种淡海水经济鱼鱼头磷脂中PC含量都最高,可以推测六种淡海水经济鱼鱼头磷脂拥有较好的功能活性。

表3 六种鱼鱼头磷脂各组分的比移值

图1 六种鱼鱼头磷脂的TLC结果

2.4 六种鱼鱼头脂质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2.4.1 六种鱼鱼头总脂脂肪酸的组成对比分析 六种鱼鱼头总脂的脂肪酸组成见表4。六种鱼鱼头总脂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GC-FID法分别检测出18~20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7~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4~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7种。六种鱼鱼头总脂中海水鱼鱼头SFA含量最高,其中C16∶0(棕榈酸)的含量最为丰富,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0.89%~24.23%,其次是C18∶0(硬脂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30%~9.88%;淡水鱼鱼头MUFA含量最高,其中,C18∶1(油酸)的含量最为丰富,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1.08%~31.99%以上。

表4 六种鱼鱼头总脂脂肪酸组成对比分析(占总脂肪酸的含量,%)

就PUFA而言,海水鱼鱼头总脂中C22∶6n-3(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含量最高(金鲳鱼除外),达8%以上,淡水鱼鱼头总脂中DHA的含量较低,为0.63%~3.14%,海水鱼鱼头总脂中DHA含量明显高于淡水鱼鱼头。六种鱼鱼头总脂中均含有C20∶5n-3(eicosapntemacnioc acid,EPA),海水鱼和淡水鱼鱼头总脂中EPA的含量相对较低,仅占总脂肪酸含量的0.11%~4.99%。分析海水鱼和淡水鱼鱼头总脂中EPA+DHA的总量,海水鱼鱼头总脂中EPA+DHA的总量明显高于淡水鱼鱼头。六种鱼鱼头总脂EPA与DHA之和分别是11.69%、16.45%、12.73%、0.74%、2.54%、6.10%。

2.4.2 六种鱼鱼头中性脂脂肪酸的组成对比分析 六种鱼鱼头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见表5。六种鱼鱼头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GC-FID法分别检测出17~20种脂肪酸,其中SFA为7~8种,MUFA为4~5种,PUFA为6~7种。六种鱼鱼头中性脂中海水鱼鱼头SFA含量最高,其中C16∶0(棕榈酸)的含量最为丰富,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8.90%~26.83%,其次是C18∶0(硬脂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48%~8.92%;淡水鱼鱼头MUFA含量最高,其种,C18∶1(油酸)的含量最为丰富,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0.72%~31.60%。

表5 六种鱼鱼头中性脂脂肪酸组成对比分析(占总脂肪酸的含量,%)

续表

就PUFA而言,六种鱼鱼头中性脂中C18∶2(亚麻酸)的含量最高,海水鱼鱼头中性脂中DHA的含量较高,达6%以上,淡水鱼鱼头中性脂中DHA的含量较低,为0.57%~2.60%,海水鱼鱼头中性脂中DHA含量明显高于淡水鱼鱼头。

六种鱼鱼头中性脂中均含有EPA,海水鱼和淡水鱼鱼头中性脂中EPA的含量相对较低,仅占总脂肪酸含量的0.18%~4.66%。分析海水鱼和淡水鱼鱼头中性脂中EPA+DHA的总量,海水鱼鱼头中性脂中EPA+DHA的总量明显高于淡水鱼鱼头。六种鱼鱼头中性脂EPA与DHA之和分别是9.77%、12.01%、9.88%、0.75%、2.16%、5.46%。

2.4.3 六种鱼鱼头糖脂脂肪酸的组成对比分析 六种鱼鱼头糖脂的脂肪酸组成见表6。六种鱼鱼头糖脂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GC-FID法分别检测出17~19种脂肪酸,其中SFA为6~8种,MUFA为4~5种,PUFA为7种。六种鱼鱼头糖脂中SFA含量最高(鲫鱼除外),其中C16∶0(棕榈酸)的含量最为丰富,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44%~27.75%,其次是C18∶0(硬脂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6.42%~14.69%;MUFA含量较高,其中,C18∶1(油酸)的含量最为丰富,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4.69%~30.06%。

表6 六种鱼鱼头糖脂脂肪酸组成对比分析(占总脂肪酸的含量,%)

就PUFA而言,海水鱼鱼头糖脂中DHA的含量最高(金鲳鱼除外),达6%以上,淡水鱼鱼头糖脂中DHA的含量较低,为1.81%~4.18%,海水鱼鱼头糖脂中DHA含量明显高于淡水鱼鱼头。六种鱼鱼头糖脂中均含有EPA,海水鱼和淡水鱼鱼头糖脂中EPA的含量相对较低,仅占总脂肪酸含量的0.14%~3.49%。分析海水鱼和淡水鱼鱼头糖脂中EPA+DHA的总量,海水鱼鱼头糖脂中EPA+DHA的总量明显高于淡水鱼鱼头。六种鱼鱼头糖脂EPA与DHA之和分别是13.21%、22.83%、7.66%、1.95%、4.37%、7.67%。

表4~表6显示了通过GC-FID法所得的六种鱼鱼头总脂、中性脂、糖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对比分析总脂、中性脂、糖脂的脂肪酸分布表明,六种鱼鱼头总脂、中性脂、糖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在六种鱼鱼头总脂、中性脂、糖脂中,海水鱼鱼头SFA含量(总脂33.2%~44.4%、中性脂31.5%~47.6%、糖脂30.29%~46.03%)均高于MUFA(总脂27.5%~28.1%、中性脂29.2%~32.0%、糖脂19.53%~29.06%),淡水鱼鱼头SFA含量(总脂27.9%~36.3%、中性脂28.0%~35.7%、糖脂27.24%~37.31%)与MUFA(总脂31.0%~38.0%、中性脂30.7%~37.5%、糖脂25.28%~34.76%)相差不大。就SFA而言,在不同极性脂质(总脂、中性脂和糖脂)的脂肪酸组成中C16∶0(棕榈酸)的含量最为丰富,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5.27%~24.23%、15.30%~26.83%、9.44%~27.75%,本研究中大量的饱和脂肪酸C16∶0(棕榈酸)的存在,也在淡水生物和海洋生物的脂质中得到了观察[29-30]。六种鱼鱼头总脂、中性脂、糖脂中MUFA含量分别为27.5%~38.0%、29.7%~37.5%、19.53%~34.76%,其中,含量最高的MUFA为脂肪酸C18∶1(油酸)。就PUFA而言,六种鱼鱼头总脂、中性脂、糖脂中均含有EPA和DHA。海水鱼鱼头总脂、中性脂、糖脂中EPA含量与淡水鱼鱼头相差不大,且含量较低;海水鱼鱼头总脂、中性脂、糖脂中DHA含量明显高于淡水鱼鱼头,且含量较高。在不同极性脂质中,海水鱼鱼头总脂、中性脂、糖脂中PUFA尤其DHA含量明显高于淡水鱼鱼头。

2.4.4 六种鱼鱼头磷脂脂肪酸的组成对比分析 六种鱼鱼头磷脂的脂肪酸组成见表7。六种鱼鱼头磷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GC-FID法分别检测出15~17种脂肪酸,其中SFA为6~7种,MUFA为3~4种,PUFA为6~7种。六种鱼鱼头磷脂中SFA含量最高,其中C16∶0(棕榈酸)的含量最为丰富,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8.71%~25.45%,其次是C18∶0(硬脂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60%~12.14%。六种鱼鱼头磷脂中MUFA含量为21.8%~27.0%,其中,含量最高的MUFA为脂肪酸C18∶1(油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7.72%~22.25%。磷脂脂肪酸分析结果与六种鱼鱼头总脂、中性脂和糖脂分析结果相一致。

表7 六种鱼鱼头磷脂脂肪酸组成对比分析(占总脂肪酸的含量,%)

就PUFA而言,海水鱼鱼头磷脂中DHA的含量最高,达16%以上,淡水鱼鱼头磷脂中DHA的含量较低,为5.17%~7.87%,海水鱼鱼头磷脂中DHA含量明显高于淡水鱼鱼头。六种鱼鱼头磷脂中均含有EPA,海水鱼鱼头磷脂中EPA的含量为1.90%以上,淡水鱼鱼头磷脂中EPA的含量相对较低。海水鱼鱼头磷脂中PUFA的总量达31%以上,含量均高于海水鱼鱼头磷脂中MUFA(21.8%~23.6%),淡水鱼鱼头磷脂中PUFA的总量达21%以上,含量与淡水鱼鱼头磷脂中MUFA(23.9%~27.0%)相接近。分析海水鱼和淡水鱼鱼头磷脂中EPA+DHA的总量,海水鱼鱼头磷脂中EPA+DHA的总量明显高于淡水鱼鱼头。六种鱼鱼头磷脂EPA与DHA之和分别是21.43%、21.98%、18.39%、5.61%、9.09%、10.38%,而现在用作大量提取磷脂的大豆和鸡蛋,它们的磷脂中EPA+DHA分别是1.4%[31]和5.6%~10.1%[32]。吕晴等[33]对太平洋磷虾磷脂及其脂肪酸进行分析发现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52.46%,其中EPA+DHA的总量为24.51%,与海水鱼鱼头磷脂中EPA+DHA总量相差不大。所以从低值的海产原料中提取的磷脂,具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EPA、DHA较高的特点,作为结合有DHA、EPA的磷脂,DHA/EPA磷脂除了磷脂所具有的生理功能外,由于特殊的脂肪酸组成,其自身还具有独到的生理功能,如DHA-PL和EPA-PL均可以显著改善代谢综合征,EPA-PL也可以显著改善老年痴呆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34]。因此,鱼头磷脂具有较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应得到充分利用[35]。

2.4.5 六种鱼鱼头不同极性脂质EPA、DHA、EPA+DHA含量比较 图2a~f中列出了六种鱼鱼头不同极性脂质(总脂、中性脂、糖脂、磷脂)EPA、DHA、EPA+DHA含量比较,总体来说极性脂(糖脂、磷脂)的EPA含量与中性脂相差不大,极性脂的DHA的含量要高于中性脂(金鲳鱼除外)。在6种鱼鱼头不同极性脂质中,EPA的含量较小,而DHA含量较大,这一现象在磷脂中表现最为明显,6种鱼鱼头总脂、中性脂和糖脂中的EPA+DHA含量都要普遍低于磷脂,特别是中性脂更是明显偏低,由此可见6种鱼鱼头脂质中包括EPA、DHA在内的PUFA主要倾向于结合在磷脂分子上。在早期其他鱼类的研究中,也观察到EPA和DHA大量集中在磷脂中[36-38]。Rao等[20]所研究的rohu和murrel鱼卵显示在磷脂组分中,EPA含量分别为1.1%和1.0%,DHA的含量分别为14.1%和6.8%。Tocher等[39]报道在鳕鱼、鲱鱼、绿鳕鱼、牙鳕、毛鳞鱼和沙鳗中存在大量的n-3 PUFA,同时,观察到在磷脂部分含有大量的EPA和DHA。近年有研究表明,结合有EPA和DHA的磷脂在拥有磷脂和PUFA各自的功能特性和营养特性外,EPA和DHA在磷脂分子中比在三酰甘油分子中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生理活性更强,且比它们作为单体脂肪酸或其甲、乙酯及甘油酯等形式氧化稳定性更强,不易被氧化,再加上磷脂本身具有改善脂肪代谢、增强免疫力等活性,因此富含EPA/DHA的磷脂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40]。

图2 六种鱼鱼头不同极性脂质EPA、DHA、EPA+DHA含量比较

3 结论

通过上述对6种鱼鱼头的脂质的研究分析表明,6种鱼鱼头总脂均以中性脂为主,但仍含有一定量的磷脂,鱼头磷脂中共检出4种磷脂组分,分别为PE、PC、SM、LPC,其中PC明显高于其他磷脂组分,且相对总脂、中性脂、糖脂,以EPA、DHA为主的PUFA更倾向于结合在磷脂上,有研究发现,结合EPA、DHA等n-3 PUFA的磷脂(EPA-PL、DHA-PL),在拥有磷脂和n-3 PUFA各自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活性,如细胞膜透过性增强,具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和增强红细胞变形的功能等[41]。同时,对海水鱼和淡水鱼鱼头中不同极性脂质脂肪酸研究分析表明,海水鱼鱼头不同极性脂质的EPA含量与淡水鱼相差不大,DHA含量比淡水鱼高。因此,淡海水经济鱼类尤其是海水鱼鱼头有望作为n-3 PUFA磷脂的原料来源,进一步进行开发利用,以期达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猜你喜欢
海水鱼淡水鱼鱼头
渔夫、鱼头怪和阿拉丁
淡水鱼类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点分析
一碗鱼头面的江湖自由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专家赴粤东饶平开展海水鱼产业技术服务活动
携手院士剑指淡水鱼育种业!渔美康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达成合作意向
淡水鱼健康养殖及病害的防治技术
中国海水鱼养殖现状分析
小猫“鱼头”
粤海、海大两大海水鱼料巨头13日凌晨海水鱼料齐涨价,涨幅达300元/吨
吃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