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09-23 06:28刘惠琴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对策分析发展现状

刘惠琴

摘要:普惠金融是金融服务理念的提升,也是调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项制度安排,因此,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普惠金融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在市场主体、产品与服务以及外部环境建设上仍有改进空间。未来,普惠金融的发展仍需政府和其他金融主体的共同努力,以尽快增加普惠金融供给,培育普惠金融需求,完善普惠金融发展环境。

关键词: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一、普惠金融概述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其被定义为“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简单地说,普惠金融是让更多人享受金融服务、改善经济条件并提升生活水平。可见,普惠金融内涵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普惠金融是金融服务理念的提升,应当惠及并非自愿的、被传统金融排斥的弱势群体;另一方面,普惠金融应可负担且可持续,并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普惠金融的特征

普惠金融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全面性。既包括服务客体的全面,也包括服务种类的全面。不仅提供银行贷款,还提供储蓄、保险以及现金支付等服务,帮助个人及家庭实现投资、消费和发展的有效平衡。二是公平性。普惠金融强调每个主体享受的各种金融服务的权利是平等的,并不受其年龄大小、财富多寡以及社会地位高低的影响。三是可持续性。从供给角度来讲,普惠金融强调的是商业可持续性。从需求角度来讲,普惠金融服务的群体通常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更加需要低成本和便捷的服务以满足其生存的持续。可见,普惠金融是实现金融公平以及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一个长期过程。普惠金融发展在促进金融改革、维护金融体系平稳发展、减少贫困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二、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的供给者由国有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供给者扩大为新型金融机构和网络金融服务者。

(一)普惠金融的供给

1.传统金融服务提供者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传统金融服务提供者均对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利用自身优势,加强物理网点维护与发展,推动支付基础设施完善,并对产品进行创新和变革。根据《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我国每10万人拥有自动柜员机(ATM机)79台,高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63台;每10万人拥有销售点情报管理机(POS机)2356台。平均每人拥有7.6个银行账户,持有5.7张银行卡,这一数据与2014年末相比分别提高了60%和50%。人均银行账户数和持卡量明显提升。除设置机构网点外,新的经营模式如便民服务点、助农取款服务点等也在不断推出,这些都有助于基础金融服务的进一步覆盖。同时,商业银行还进行了存款理财产品和信贷理财产品的创新,向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服务。例如,农业银行推出的金融科技融合新产品——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微捷贷”,在满足小微企业特殊性质的小额融资需求的同时,还有效把控了潜在风险。

2.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提供者

包括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服务的缺失,拓宽三农服务渠道,丰富金融服务种类,从而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以村镇银行为例,根据中国金融新闻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621家,其中,中西部地区共有1063家,占比65.6%。村镇银行现已覆盖全国1286个县,县域覆盖率高达70%。村镇银行资产规模达1.51万亿元,负债规模1.33万亿元。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在其各项贷款的占比达91.18%。

3.金融科技公司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许多金融科技公司如非银行支付机构、P2P网络借贷以及互联网银行等,利用线上既有平台的规模化效应,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新颖的金融产品,给普惠金融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以P2P网贷平台为例,根据网贷之家数据,2013年至2017年,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和成交金额急剧上升,2018年开始回落。2017年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为1931家,成交量达28048亿元。2018年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为1021家,成交量达20347亿元。2019年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激降至343家,成交量为9649.11亿元,相比2018年全年的成交量减少46.24%,全年成交量创了近5年的新低。由于行业出清以及“三降”的持续推进,P2P网络借贷将加速转型,或退出或申请网络小贷牌照謀求生存。

(二)政府出台多个普惠金融政策文件

对于普惠金融,政府持大力支持态度,在2015年后,出台了多个与普惠金融相关的政策文件,旨在让所有市场主体均可以享受到均等的金融服务,代表性的如《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5〕74号)与《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6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6〕24号)。这类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普惠金融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让我国普惠金融步入规范化发展渠道,大大解决了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三)金融产品种类多元化

在政府大力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普惠金融服务取得了惊人步伐,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服务覆盖面拓展,移动互联网支付得到一定普及。在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下,各类新型金融服务类企业不断涌现,如平安普惠、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金融产品类型也越来越多,线上贷款、数字保险、蚂蚁借呗、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金融产品相继推陈出新。这类新型金融产品的运用是传统金融服务的重要补充,进一步提高了普惠金融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让普惠金融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三、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普惠金融理念有待普及深化

普惠金融并不等同于信贷补贴和慈善活动,而是一种可持续的金融理念,其关注的是政府和私人部门如何通过合作互动将更多群体纳入金融生态体系中。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和私人利益相关者未能完全理解这个理念,一些地方出现了经营低效和管理失当的问题,从而阻碍了普惠金融发展。

(二)金融产品与服务单一

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另一重要问题是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种类不丰富。普惠金融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并不仅仅是补贴,而应该对不同目标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随着民营经济的活跃和三农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原有产品并不能很好地覆盖客户需求,因此,金融服务提供者需为此进行创新和变革。

(三)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

要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体系支持,由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时间还短,还尚未制定出完善的体系支持,在监管措施、会计基础设施、金融法律设施上,都存在一些需要填补的空白地带,这是下一阶段需要重点关注、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层次较为单一,缺乏多层次的融资平台,以公司公开发行股票融资为例,公司股份是在沪深交易所面对全国公开发行的,由于我国暂无面向省、市层面开展股票公开发行的省、市级融资平台,导致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及资质情况等原因无法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普惠金融难以在小微企业中实现普惠。

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普惠金融产品创新

普惠金融机构应当尝试创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及时并有针对性地满足个性化的金融需求。针对小微企业,可以利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科创板增加小微企业的融资品种。可以完善抵押贷款机制,采用灵活而风险可控的方式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针对三农,应当鼓励保險业的深入,设计出有特色的农产品保险。同时,进一步开展农产品期货的交易试点,丰富资本市场的层次,拓宽融资渠道。

(二)培育普惠金融理念

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许多偏远地区的人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因此,应该进行系统的、周期较长的普惠金融宣传,让更多群众清晰、真实地了解普惠金融和自身需求。同时,应该普及新型金融机构和最新金融科技知识,让有需求的群众可以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务。

(三)扩大普惠金融知识覆盖面

为了让社会大众对普惠金融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发动银行、保险、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宣传作用,大力宣传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向人民群众普及相关金融知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渠道推广网络安全知识和普惠金融知识,在社会上为普惠金融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重视对普惠金融服务者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普惠金融的认知水平,促进普惠金融有序发展,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让更多群体从中受益。

(四)不断完善普惠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是一个能够有效惠及社会各群体的体系。要完善普惠金融体系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与此同时要构建多层次、覆盖面广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现有金融机构服务向乡镇延伸,创新服务模式,加强金融、财税、产业等政策的有机配合,健全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综上所述,普惠金融的发展既便于我国的统一部署,订立阶段性的普惠金融政策,又便于相关机构完成调度与参数分享,深入完成普惠金融数据统筹工作,便于构建准则化的普惠金融数据库。有助于普惠金融系统的构建,进而让改革与发展成果转化,让普惠金融覆盖区域开始发展、进步,给当地民众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孙璐璐.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路径研究——基于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案例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

[2]孙璐璐.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实践[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9.

[3]彭惠新.探索独具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访兴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颜勇[J].中国信用卡,2019,11.

[4]陆岷峰,徐博欢.普惠金融的风险特征和管理研究[J].华北金融,2019,0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海西州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对策分析发展现状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