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境营造策略

2020-09-26 12:35王哲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想象力

王哲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小学低段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情境的营造对学生学习效果提升起到的积极作用。从传统教学形式中总结教学关键环节,结合新时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价值下的教学需求,进行教学情境的营造,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有效的教学引导。使学生思维能够更主动的进入情境中学习,达成将所学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迁移的成长效果。

关键词:情境营造;想象力;发散思维;美术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7-0010-01

教学情境的营造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能够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在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学情境的营造更契合素养的达成。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过很多教学形式,比如传统的讲授法、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等等,发现以营造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激发更多学生的课堂投入感与参与感,学生在课堂上生成了丰富的思维点,学生的作品中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也就是创意的线索。这使我不得不开始关注到这一方式的意义。

1.情境营造的意义

1.1 接收直观信息。

具体而言,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特定带入学习情境的形象,例如将一个卡通形象设定为当堂教学内容的带入者,这一形象在故事情境中的活动轨迹,就是知识、技能及评价方法逐渐展现和发展的线索,这一形象能够增加孩子的情境代入感,减少语言文字理解能力不足带来的学习困难,孩子的思维是跳跃的,在故事情境中能够激发更具体的感受力,也就提升了接收信息的效果。

1.2 产生学习内驱力。

在情境中孩子们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后面往往跟随着求知欲。二者相辅相成,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有了起点和原始动力,在内驱力的促使下,学生从心理上更容易接收学习的内容。

1.3 掌控学习节奏。

我们重视知识技能的知识性学习,往往也忽略了学习这些知识技能的过程,孩子们能够体验到什么?他们宝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实才是真正使学习产生的动能。设置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形象,给孩子们在教学引入当中先打开他们的想象力,再将本节课需要结合想象力来完成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引出,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可能愉悦性更丰富,但是从长远来看,孩子习惯了在情境中的体验,很多的孩子会慢慢发现自己找到了一种会学习的方法,随着自我意识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

2.情境营造的策略

2.1 尊重学生的想象力。

很多事情在已有经验的面前,我们往往会认为不可能发生变化,却总会有人将它改变,并且能够做的更好。所以,作为教师更应该拓展自己的眼界,尊重想象力的前瞻性才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养成。美术学科不应该局限在单单给予学生美术课程的知识或技能等方面,更重要的应该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因为,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课程,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辅助价值,而这种价值更加需要在特定情境下才能得到最大的激发。因此,就要求教授美术课程的教师成为更合适的引领者,让孩子们在充满情境趣味的氛围当中,去理解美术知识技能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2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教师教学语言,生动与否,关系到学生实际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源于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想象能力,而想象能力要脱离实际生活中经验思维的束缚,不能光靠教师直白的说教,更需要发散教学思维,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得以打开。

2.3 紧扣学习目标。

当然,情境与知识联系应该更紧密,不能为了情境的趣味而放弃了教学目标或使其模糊不清。教师教授知识选择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思维需要不断的更新,认知范围、知识储备也应不间断的拓展和补充。

2.4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保持自身作品创作能力。因为,只有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的提升,跟着时代的步伐和学生的需求同步,才能让教学更加落地。

这里还要强调作为美术教师对图像的处理能力,多媒体工具的运用能力,能够为情境的创设和平台的搭建,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实,学生能够进入情境更快速的方法是将语言转化成图像,图像可以是静态或是动态的,这都需要教师高效的设计制作能力,使得学生更加投入学习。

2.5 营造情境氛围。

在设计情境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元素、图案,尽可能的简洁且有品质。当一个可塑性很强的学生,长期能够浸润在高品质内容的氛围当中,不自觉的就会产生审美上的提升。所以,为了让情境的质感水平更好,或者说情境创设能不能吸引住学生,取决于创设的情境能否让学生产生持续的期待感,这种期待决定了学生在美术课上的投入程度,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优劣。这种教学语言的魅力,能够引领学生创作出自信的作品,慢慢的给予他一种向往美好的憧憬,将美术的人文性,提升到学生自己的审美意识中。

2.6 运用美术化的语言。

学习美术,要用美术的语言,或者说要在这个语言的氛围当中创设教学情境。需要教学语言的灵活多变。回忆起刚进入教学岗位的时候,不太理解一个老师为什么要模仿孩子的语气,而随着所教学段的变化,让我体会到不同学段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定了一个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学应该是一个因时而变的过程,不能僵化。并且发现没有完全一种完美的教学方法,所以理解到教学情境当中的语言,是需要不断切换的、要跟着学生的想象能力而变化的。

语气、语速、音量、肢体语言都是情境教学的重要工具,能够让学生用眼睛和耳朵进行视觉和听觉上的感知,再到大脑展开想象,进入情景,引发学习产生。

2.7 恰当运用图像工具。

图像工具的使用分为动态和静态。动态是情境连续行进的过程,产生出静态情境的细节,知识、技能、评价方法蕴含其中。其中,动态图像,不局限于视频,可以是故事的讲解过程、图像与语言间的切换过程、是师生间问答解析的过程、是小组合作的过程。静态图像引导出的是学生个体思维的产生,也是思维点产生的重要节点位置。教师把握动静态图像产生的过程,就是对教学内容、目标及重难点的实现过程。需要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紧密配合。

情境教学只是美术课程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是美术课程在新时代的发展已发的思考。作为美术教师应该不断的根据学科素养探索和发展更优質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同其他学科知识产生质的迁移,这个过程充满了变化,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成长需要不断探索,相信会有更好的教与学的方法,让学习在真正发生,辅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真正落实美术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别让想象力“绑架”了美术教育
打开新的想象力
放飞你的想象力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