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0-09-26 10:58芦蓉
考试周刊 2020年81期
关键词:部编本群文阅读古诗词

芦蓉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备受关注,语文老师着眼于学科教学改革的现实条件,通过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及改革来引导学生,调整教学思路及教学方向,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构建高效课堂,保障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其中群文阅读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实现了广泛的应用,群文阅读能够积极彰显阅读的魅力,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行为习惯,彰显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抓住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及技巧。文章以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群文阅读在该教学版本中的应用,为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及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群文阅读;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一、 引言

语文是初中教育教学阶段中的基础性学科,该学科的人文性和应用性较为明显。教师需要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将更多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环节,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其中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要求较高。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着眼于新课改背景之下,符合古诗词教学的新内容、新要求、新标准。

二、 群文阅读的概念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阅读指导方式,群文阅读十分关注主体阅读文章的归纳以及总结,老师会围绕某一个主题来归纳相似的阅读文本,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方向,让学生能够接触同一主题之下不同类型的文本。其中主题分析、集体构建、达成共识,是群文阅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需要以此为原则,分析群文阅读的相关理论,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初中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的真实状况。以阅读为基础和出发点,注重阅读与写作的逻辑联系,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在对群文阅读进行分析时,发现群文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某一个阅读主题的理解与认知,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及共鸣。

以此,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之下,提升个人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因為古诗词教学的难度偏高,因此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将科学可行的学习技巧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发挥。其中群文阅读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及理解的过程中抓住古诗词的核心内涵,进而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技巧和精髓。

三、 群文阅读的价值

群文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落实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任务之前,教师需要了解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掌握阅读教学方法的操作技巧及核心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不同类型的读物。在同一个阅读主题的引导之下,拓展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从而实现高效阅读。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其中,古诗词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语文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不同阅读文本的教育价值以及教育要求,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一)符合1+x教学理念

与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更加侧重于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拓宽和延伸。其中“1+x”教学理念,能够充分彰显部编本教材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注重教材的解读外,还应该重新调整教学思路及方向,抓住教材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通过对教材大纲的分析以及解读来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之中拓宽知识视野。让群文阅读契合我国教育教学理念下的践行策略及要求,能够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个人的阅读量,改变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束缚。

语文教师需要抓住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辑特点以及优势,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设置内容和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古诗词篇目的比重越来越高。比如对于八年级上册之中的第十二课堂《唐诗五首》来说,前期的预习部分明确提出了“查找资料”“熟悉相关唐诗常识”的要求。另外,在课后拓展部分,也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课外阅读积累。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利用课外阅读来拓宽个人的知识视野。

(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我国素质教育明确强调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对于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来说,教师也需要侧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分析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水平为核心,积极调整教学思路。

其中群文阅读与古诗词教学之间的融合,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明显地促进作用。教师以“元认知参与”为核心,结合群文阅读教学的现实条件,积极开展系统化的理性思考活动,关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为后期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道路及方向,保障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及水平的综合提升。

群文阅读,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在保障文本数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输入,从而为后期的自主实践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教师需要结合主题教学的现实条件,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时共同探讨主题,积极完成个人的思维框架构建工作。

(三)转变古诗词教学质量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之中所涉及的古诗词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及多元,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古诗词是非常特殊的教学资源,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民族自豪感意义重大。如果站在初中语文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那么与其他教学板块相比,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炼,带有极为明显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大有可为。但是前期的古诗词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教师采取简单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难以充分体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作用及优势。相比之下,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则利用群文阅读开展形式多样的古诗词教学活动,充分彰显古诗词教学的魅力及价值,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知古诗词之中的艺术美感,进而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 群文阅读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实质要求,对揭示语文教学的价值意义重大,教师需要了解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践行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在调整教学思路和优化教学策略的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一)明确议题

议题是群文阅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明确前期的阅读议题,以此来为后期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议题能够聚合学生的思维,加强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为后期的教学做好铺垫。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更为复杂及多元,为了避免出现教学遗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着眼于不同的议题,精心挑选文本素材,重新归纳和整理同一个主题的阅读文本,以意象和题材为核心,通过对不同文本核心思想的分析研究,来更好地实现合理分类和归纳。

在部编本教材古诗词篇目之中,与意象相关的古诗词文本的多元性,比如地点类、自然意象类、植物类、动物类,教师可以采取简单举例的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及说明。其中“雁”是比较常见的古诗词意象,比如在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之中“雁”这一意象代表了诗人的羁旅愁思,王维《使之塞上》中的“雁”则比喻诗人自己,传达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落魄和孤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之中的“雁”代表着边塞的荒凉和冷清。教师可以通过对意向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来鼓励学生反复品位及阅读,从而了解文章中的核心思想。

(二)设计问题

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对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意义重大,老师需要关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现实条件,调动学习的学习能动性,加强与学生之間的互动以及沟通,结合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表现来引导学生,调整教学思路及方向,了解多篇文本的核心思想并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抓住文本之间的异同点,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群文阅读的作用,并构建高效课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有所区别,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层次化的分析解读,注重提问难度的合理控制,加强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践行公平教育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比如在以“雁”这一意向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找出文本之中的共同点,让学生对与“雁”相关的描写文本进行独立探索和反复阅读。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之中的聚焦点,问学生作者通过“雁”抒发了各自怎样的情感,通过这种简单提问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和自由发挥,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障碍,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

(三)集体构建

与其他阅读和策略相比,群文阅读十分关注学生的集体构建。集体构建带有许多的不确定性,教师需要尽量避免简单答案的分析,利用学生的智慧和学习经验,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从而在反复讨论和互动中逐步构建文本意义,真正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教师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关注学生的自由发挥及小组合作,加深学生对不同文本的理解以及认知,保证学生能够说出个人的真实意见和想法,在与教师进行交流以及沟通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在分析“雁”这一意向时,老师除了需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之外,还需要给予学生自由拓展的空间,鼓励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自由发挥,完成个人意义的构建工作,在小组互动以及沟通中真正实现集体构建,对“雁”这一重要的古诗词意象有一个深刻地理解及认知。

五、 结语

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群文阅读的应用意义重大,教师需要将议题、问题、集体构建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保证学生能够实现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掌握适合自己的古诗词学习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陈琼花.借助群文阅读 助力古诗词教学[J].名师在线,2020(15):6-7.

[2]谈嘉悦,王家伦.古诗词并不遥远: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0(11):65-66.

[3]王怀章.古诗词对比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文学教育,2020(4):102-103.

[4]胡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及教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5]李翠萍.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9.

猜你喜欢
部编本群文阅读古诗词
你了解睡觉这件事吗?
运动最快乐!
踏青古诗词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