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0-09-26 10:58戴清林
考试周刊 2020年81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语言表达小学数学

戴清林

摘 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系着各个学科的学习效果,在数学学习中也不例外。由于小学阶段的语言能力处于初步形成的阶段,因此,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语言能力具有较大意义。文章主要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表达;数学课堂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数学学习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关系。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没有得到均衡发展。尤其是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显得弱势。此外,在平时的教学案例研究或是研讨课中我们发现,目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授课水平和授课质量较高,但其班级学生却仍然存在答题、发言时语言表达不清晰,有的起来回答时张口结舌、语无伦次,回答问题不能答到点子上。因此,下面主要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一、 转变教师角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说的教学环境

目前,制约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忽视了对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中的提升

有的教师认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学生回答问题,只要学生能够回答,只要能够得到准确答案就算一节好的课,对于班级中部分“不会说”“不愿意说”的学生没有加以重视,也不采取鼓励式的发言教育方法,仅仅只是做到了“有学生回答问题”而没有顾及全体学生在数学语言能力上的锻炼。而对于发言学生的发言质量,教师也不重视,对于其中所包含的語病、错词的运用、表达逻辑的混乱均不重视,这些原因都是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巨大阻力。因此,教师应当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二)由于每个小学生的性格各异,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语言表达的意愿上各有不同

有些学生思维清晰、学生成绩也比较好,但是课堂中就爱说,觉得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以;还有部分学生由于性格较为内向,表达自身观点的意愿较低,在课堂讨论和发言的环节时积极性不高,进而导致其表达能力较差,且无法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锻炼。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表现为:前期积极发言,后期“不敢”发言。主要是由于此类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正确性较低,因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自尊心的受挫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类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从而制约了这类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提高。

(三)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由于家庭教育的差异,部分学生性格较为内向,且自尊心较强。在学校的语言表达当中比较在意他人的看法,尤其害怕自身的表达出现错误之后,可能遭到同学的嘲笑,因此在课堂上羞于表达。尽管该同学知道老师提问的答案,但是也拒绝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利于该生的全面发展。

可见,作为数学教师,要有一颗童心,要能扮演多重角色,要善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年龄较小,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应被建立上下级的关系,而应该是朋友、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适当放低姿态,让学生敢于亲近、敢与交流、敢于向教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正确的数学语言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的敏感度较高,因此,授课教师应当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着力丰富课堂,打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和数学表达的积极性。而相反,学生如果没有积极性,就不想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不想在课堂上发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最基本的课堂入手,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乘加乘减”时,有这样一道练习:在游乐园,小明要玩碰碰车,每人每次3元,可只有12元,可以玩几次?这个场景。针对低段学生对游乐园的兴趣我问:这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灵机一动说:谁能将此情景编成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就是自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游乐园玩碰碰车,玩一次要3元,我有12元,我一共可以玩几次呢?”。学生很快就将结果算出来。12÷3=4(次),通过本次的活动后,学生再遇到类似的解决问题时,我都让学生利用情境来完成。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得到能力的锻炼,同时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培养自信,给每一个学生“说”的机会

教师要创造给学生说的机会和平台,例如,为了使学生挖掘到自身在语言表达上的闪光点,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来创造不同难度的语言表达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敢于发言、正确发言,学生在被肯定和被认可之中获得语言表达上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学会,能说好,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全班是一个整体,无论谁说错了,就如同自己说错一样,这样学生就意识到不能嘲笑这个整体中的任何一个人。此外,教师应该发挥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作用,让那些胆小、不自信的孩子尽量在小组长的引导下,在小组内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其他同学帮忙补充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要尽量关注那些平时不爱表达、语言表达不清晰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时候,先让学生观察老师是如何摆“小飞机”,先在第一行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小飞机”,又在第二行用了15根小棒摆了3架“小飞机”,老师问:第二行摆小飞机的小棒数是第一行小飞机的几倍?让学生跟着老师刚才摆的过程说一遍,对学生进行完整的思维训练一遍以后,让学生再动手边摆边说第一行用5根小棒摆小飞机,第二行……,最后达到完整的表述:15是3的5倍。(15÷3=5)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经常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让一个学生说第一句,后面的同学接着说下面的,在口算、找规律等教学中,这种形式最为适用。在诸如此类的练习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咬文嚼字,注重语言的规范化

教师的叙述过程要思维清晰,为学生做一个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要有目的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然后让学生跟着说,多让后进生说,这样稍差的学生也能树立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的提问思路,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提问学生,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注重咬文嚼字,引导学生规范地“说”,清晰、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四)小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当然每个儿童的认知和语言能力不同,在分组的合作中,我将能力强弱的学生搭配后分组进行合作,有利于其互相学习、互相切磋。虽然优生在合作中占主动的优势,但后进生也能够学到东西,达到我预期的合作目的。例如:在教“加减混合运算”时,利用课件演示主题图“乘车”:车上原来有35人,到站从前门下车5人,后门又上车8人,问: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集体解决,汇报后发现列式的方法有很大的差异:方法一:35-5+8=38人;方法二:35+8-5=38人。可是中下水平的学生对两种解法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就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模式,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观点,再派代表回答,回答的过程中鼓励小组内其他成员积极补充,学生在表达过程当中既能锻炼到自己的能力,又能养成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五)观察比较,注重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比较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观察、分析和探讨。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主动地思考,联系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降低相關数学知识点的难度。同时通过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观察,以此来提升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小学数学课本中所存在的教学例子都具有典型性,教师可以充分研读课本,通过课本案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为学生提供相关数学题目。如:在进行一百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中,让学生当能干的小医生来看病,让学生说病因,并开处方。这样既训练表达能力,又让学生知道平时出错的原因。因此尽量利用课本知识,让学生大胆的想和说。因此,教师应当深入研读教材,从教材中发现可以用来强化学生表达能力的素材。

总之,提升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任重道远,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教态要亲,工作态度严谨,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彩霞.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4.

[2]杨露.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科学咨询,2016(22):147.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小学数学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