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搭建农村孩子幸福成长舞台

2020-09-26 10:58李桂平杨玉莲
考试周刊 2020年80期
关键词:因地制宜课程资源

李桂平 杨玉莲

摘 要:校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对于体现国家意志的国家课程,和展现地方风貌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特色,甚至成为一张学校可以随时亮出身份的名片。

关键词:因地制宜;课程资源;幸福成长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理解和重视。

施国娟认为,校本课程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也就是学校和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其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第二是学校设计并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刘高娃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和长远发展需要、以学校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际上校本课程开发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要进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校本课程开发的好处是多方面的,第一是通过课程建设,主动展现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第二是借助课程建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第三是利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

我校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东北角,是一所地处偏远、非寄宿制的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学校以“为了每个生命的幸福成长”为办学理念,围绕激发兴趣、科学拓展两个重点,大力发展校本课程资源。为农村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幸福成长搭建广阔的舞台。

多元化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极大地拓展了教学内容。由于传统课堂授课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大多数有趣味性的知识被一语带过,谁让它们不是考试的重点呢?那么,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该如何满足?学科拓展类课程资源的开发正好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弥补,让学生们在兴趣的驱使下,获取更多的知识。知识的拓展由于具有注重实践,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特点,让学生拥有了在书本上不曾有过的成功体验,兴趣极大地被调动起来。

目前,学校已经开发并实施的主要课程资源如下。

一、 语文课程资源

(一)《硬笔书法》课程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及审美意识,也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开发了硬笔书法课程。课堂训练,分为“我来描红”“我来临摹”“我来欣赏”“我来背临”四个部分,老师和学生追随书法家的足迹,一起了解书法历史,一起欣赏书法家名作,一起沉醉于汉字优美的点、横、撇、捺中。

课程实施以来,学生从厌恶写字到喜爱写字,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字由模糊潦草到工工整整,由工工整整到漂亮美观了。书法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不断地练习。想要练就一手好字,要耐下性子,去战胜浮躁;要宁静,才能远离尘世喧嚣,最终“致远”。

(二)《国学经典诵读》阅读课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本课程精选了先秦诸子百家、《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国学经典的内容,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精华浓缩到了课程当中,这些国学经典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本课程的实施,将诵读经典与语文学科学习、课堂改革的深化、学生文史素养的提升、学生涵养的提升都紧密结合在一起。课程实施以来,学生深深爱上了这些国学经典,就像春雨般滋润了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手捧《国学经典诵读》时,阅读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来到学生的身边,融进学生的生命里。

二、 数学课程资源:《快乐学数学》课程

本册《快乐学数学》教材,我们选取的内容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具体实例中,在兼顾学生主动探究的本能和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学习实际,给学生们的主动自由发挥提供广大的空间,为更好的培养学生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以来,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使学生们学有兴趣,习有方法,真正使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慢慢收获成功。

三、 英语课程资源:《趣味英语·中华成语篇》课程

本课程用中国古代的四字成语作为课程的主线,结合了中考时的语法填空和阅读表达的形式将成语故事进行改编,每一个故事都配有插图,从而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降低了阅读难度,既进行了中考题型的训练,还用英语的方式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达到了“一箭四雕”的效果。

本课程资源在初四英语阅读课上实施,得到了学生和同科教师的好评,学生们兴趣很高,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四、 物理课程资源:《生活中的物理》课程

物理是一門实验科学,从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生活。为拓展学生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普阅读习惯,《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教材一开始就通过设有悬念的小实验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汽车、家庭中的厨房等知识了解深奥的物理科学,最后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物理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探寻物理奥妙的远大理想。

该物理课程在学校主要应用于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及自主阅读。经过该课程的实施,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普阅读习惯,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五、 历史课程资源:《身边的历史之红色足迹》课程

本课程资源,不仅再现、复活了我国革命历史,更为我们当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服务,让红色文化成为凝聚新生代人心的力量,成为我们的人心所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更加关注红色历史,对革命历史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

六、 生物课程资源:《探寻微生物世界》课程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本课程包罗万象,收罗了千奇百怪的微生物。微生物世界中不光有球菌、弧菌、葡萄球菌、放线菌等微型的生命体,还有大型的生命体,如食用菌中的蘑菇、银耳、木耳、猴头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不仅在外形上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更是千差万别,如伤寒杆菌可以引起伤寒病,痢疾杆菌可引起痢疾病,霍乱弧菌可引起霍乱等危害人与牲畜的健康。可是,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这样可怕,如适量的乳酸菌在人的肠道中可以有助胃肠的消化;部分放线菌可制成抗生素以抵抗病毒的侵染;微生物还可以用来酿酒、做面包、淹浸酸菜等等。

本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明白了微生物不光是人类的敌人,也有些是人类的朋友,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微生物的不同成员,会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七、 地理课程资源:《领略世界》

本课程的内容选择最大可能地涉及世界的各个地区、各个层面。本课程第一章领略世界名校,学生们可以了解领先世界的学术、专业、成就等,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理想、强化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科学的价值观。第二章领略世界名山,学生们可以学习名山与当地文化,培养他们尊重自然规律、人地和谐发展的意识。第三章领略世界名人,学生们可以在探讨名人的过程中,对照自己,发现潜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第四章领略世界大工程,学生们可以在欣赏人类魅力的同时,开拓自己的思维、树立大世界和大宇宙观念、形成综合的动态发展观。

每节内容后,设有一个探究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然探究、社会探究、科技探究、文化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书中内容都与《世界地理》内容密切相关,能够很好地实现校本课程《领略世界》的拓展功能。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往大处说,利国利民;往小处说,利师利生。我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在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指引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老师和学生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但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老师的科研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从实践来看,很多教师还缺乏专业性的、理论性的指导。有些老师甚至还没有从传统的教育中走出来,片面关注学生的考分,缺乏完整的育人观,狭隘地关注一个学期、一年的成绩,不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这就需要相关的专家给予指导帮助。

我们明确认识到,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大胆解放思想,认真贯彻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寻找资源,注重学校办学理念,地域文化,学校人力资源,以及校外资源的开发。整合资源,尽可能地把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开发出来,形成系统的具有稳定性的校本课程,更好地服務于学生,服务于学校。

参考文献:

[1]施国娟.浅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J].文教资料,2013(16).

[2]刘高娃.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及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施国娟.浅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J].文教资料,2013(16).

作者简介:李桂平,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一中学;

杨玉莲,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因地制宜课程资源
贵州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浅析旧建筑改造中的“绿色”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