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做教师

2020-09-27 07:30谭旭东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0年9期
关键词:任教校报儿童文学

谭旭东

老师,您好

金秋9月,教师节到来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好老师,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它将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本期,我们特别进行“教师节”主题策划,讲述四位教师的教育故事,传递他们的教育情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让我们回到校园,回到背起书包的那一刻,毕恭毕敬地向老师道一声:老师,您好!

有一次,去一所小学做讲座。我对同学们说:“我只是一位业余作家,不是职业作家。”一位小朋友马上问我:“谭叔叔,什么是业余作家和职业作家?”

我笑着说:“我是一位大学教师,只能在教学工作之余去写作,教书育人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不能在写作上面花太多的时间,只能尽量写多一点,写好一点。”

这位小朋友听了,又问我:“谭叔叔,那你为什么要当老师呀?做职业作家多好啊。”这下,我忍不住笑了,其他同学也笑了。

那天,我就认真回答了学生们我为什么要做教师。说实在的,我很享受现在的工作状态,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业余写作。我始终觉得做教师是我的主业,也是我最喜欢的工作。

父母的影响

仔细想来,我做教师,与家庭环境最为密切相关。

我父亲是一位乡村中学的教师,他不但教过数学,还教过地理。我读初中时,父亲就带过我所在班级的地理课。听很多老师和同学说,父亲的地理课教得好,但我记不清父亲是怎样上课的了,只记得他很会讲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差。

父亲长期担任我们乡里初中毕业班的数学课教师。虽然他从来没有教过我,也没辅导过我写数学作业,但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有人说,这是家传,我说不出来,但肯定有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记得我读初一、初二时,父亲带两个毕业班的数学课。每天晚上,父亲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经常到半夜,而我总会在蚊帐里看着父亲伏案的朦胧背影,然后进入梦乡。

父亲一生做教师,母亲也曾做过代课教师。听父亲讲,母亲学习很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进一步深造。后来被招到长沙一个国有大型机械厂工作,因技术过硬,很年轻就做了师傅。之后又到一所小学做代课老师。

父亲和母亲对教育的热爱也感染了我,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着天然的好感。

执着的追求

我考大學时,读的就是师范专业。大学毕业时,我成绩优秀,多所高校要我去任教,最后,我选择去一所高校,做了七年的英语教师。后来去了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我读师范院校时,有不少毕业生改行的,毕业后从事了其他职业。当时,我也可以改行,但我最后还是选择了继续任教。

我想这大概也与我在大学遇到了好老师有关吧。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风学风很好,优秀教师不少。我读书时,外语系的教师对学生很用心。我还选修了中文系的《唐诗鉴赏》和《写作》课,这两门课的老师很专业,课堂效果很好。另外,我参加校报记者团活动,得到了校报主编的认可和指导,后来,校报主编张老师还指导我写诗,带我走上了文学之路。

积极的心态

事实上,从今天的生活幸福感和职业的成就感来看,我觉得做教师是非常有意义的。

做教师工作,意味着经常和学生在一起,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刚上讲台时,学生都是“70后”,渐渐地学生变成了“80后”“90后”,到了今天,我所面对的学生已经是“00后”了。可以说,从教二十多年,我是看着一批批学生成长的。每年送走一批学生,又迎来一批学生。这种看似重复的教学生涯,也隐含着青春活力与创造力,和年轻的学生一起教学相长,这是多么有趣的生活体验。

做教师工作,意味着“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从无知到有知。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逐步多起来。我目前在大学任教,不管教专业课,还是教公共课,都需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系统的全面的素质,才能让课堂富有教益并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大学任教更具有挑战性,也能真正催发我去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变得更专业,更敬业。

这些年,我教过大学英语,还教过诗歌鉴赏、写作课、文学史课、儿童文学课等二十多门课;出版了90多本儿童文学作品集,20多本文学理论和语文教育著作,还翻译了60多本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常常有人笑着问我,你不累吗?我的回答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种享受。此外,我也因此结识很多志趣相投的师友,这自然是教师职业带给我的。

我热爱老师的身份,也特别喜欢对自己的学生说,勤奋并坚持,一定会有收获;努力了,一定会有回报。这些年,我一直行走在教育的路上,心甘情愿付出,不断探索着,付出着,也不断幸福着,收获着。愿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在前行的步履中,永远热爱,永远执着。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任教校报儿童文学
山西省推动优秀退役军人入校任教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补考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梦开始的地方
——101中任教有感
华盖建筑(上):从共同“任教”到“创建”、“执业”的初期阶段(1928—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