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方向

2020-09-27 22:59赵雪丹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赵雪丹

摘 要: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就一直是我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建筑装饰专业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一员,也随着不同年代广大人民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现如今,如何与时俱进通过不断改革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成为建筑装饰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建筑装饰;工匠精神

历经几十年的發展,建筑装饰专业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员随着不同年代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从重使用功能,轻装饰装潢,到为了居住舒适度而注重装饰。上世纪80年代酝酿体现了制约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90年代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经验,构建本国的教育方向体系。21世纪是大变革的时代,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思考,对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制定。包括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启动教材建设,普通文化课等。

在国家层面,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断加大。2016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习近平在中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优先发展职业教育。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决定着未来整体民族制造的整体水平。对建筑装饰专业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开展职业教育改革成为了我们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一、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改革面临的基本问题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没有专门的建筑装饰专业,只有有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等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所涉及的学科很广,建筑装饰也是中之一。

因此建筑装饰专业的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一直以来建筑装饰的课程始终是依附在环艺的课程体系下的,没有单独明确的装饰课程设置。基本上环艺专业的课程都要让从事建筑装饰的学生都学习,导致日后在工作中从事装饰的学生浪费了时间。

二、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所遇的问题

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升,对生活舒适度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装饰行业先用十多年的时间积累了很多经验,开始了野蛮生长的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行业内部出现了很多“潜规则”,如设计师抄袭作品、工人偷工减料、小预算大增项等等。

后来一直处在上升期的装饰行业受到了过国家对商品房的管控,开始慢慢降温。装饰行业是以人们的住房需求决定的,国家在对房地产行业的管控中,受到了一定冲击。发展模式从野蛮生长的粗放型增长,慢慢转变为拼创意、拼服务、品环保等等。

再加上近年精装房的逐年增多,让很多装潢公司雪上加霜。装饰行业在苦难中前行。

三、学生对职业的认知

从事建筑装饰行业的人员,一小部分人从事设计方向,但大部分人从事体力劳动。现在很多到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们都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家长更不愿意让孩子去当技术工人,都想让孩子们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在他们认为当技术工人又累又没出息,说出也不好听,甚至一段时间内学校招生都成了问题。

四、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积极调研掌握一手信息。了解国内外最新教育和专业行业动态。通过研判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计划。

(二)加强校企合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们要一如既往的学习理论基础课,理论技能课,因为理论基础是实践的基石,同时也是在为学生将来能在职业道路上走的更远奠定基础。开展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如通过口才课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共同能力。同时,要针对未来职场的实际环境和市场需求,多开设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符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缺人才。

(三)加强教育转变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未来在专业领域具有一技之长的各种技术工人将是就业市场中即高薪,又受最重的。从国外制造和技术大国的发展历程看,未来高精尖技术从业者和优秀产业技术工人将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与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去抢饭碗,不如面对现实,转换思路去培养高级技术或产业工人,同样可以提高就业,同样可以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同样可以实现学生的高薪就业,也同样可以实现学生个人终身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四)开展终身学习,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尤其是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的眼界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现在每年甚至每个月都会有新产品新工艺出现,保持知识更新速度尤为重要。比如:智能家居将是未来几年家装行业的主流趋向。

学校教育中也要把现代化的学习手段运用到学习中,例如虚拟仿真动画等,可以真实展示制作场景,实地的效果。可以利用网络搜索一些共享学习资源,让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灌入到学习中。

(五)增强家校合作。定期的召开家长咨询会,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情况,了解未来专业发展趋势,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等。只有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六)完善职业教育课程评价。首先,课程评价要为专业调整,以及课程设置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现阶段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来讲,课程评价使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若失去这一环节的有力支持,便无法给课程结构、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提供有力保障。所以,要充分重视外部给课程体系提供的评价指导。如,企业、行业给毕业生思想品质、展业技能以及知识水平的评价等。或者是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以及对用人单位对建筑装饰行业人才提出的各项需求全面调查,为教学评价提供有力参考,结合社会要求对专业、课程设置做出及时调整;其次,课程评价应体现社会性。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主体涉及课程开发的参与主体,甚至更广泛的领域,所以,必须具备显著的社会性,也只有实现人单位、行业组织,以及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家长等多方面共同参与,才能凸显课程评价的科学、有效性。另外,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也要涉及到课程设置的目标适应性、内容的现代性,以及岗位针对性与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以此来突显、增强课程评价的科学、全面性,也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够给专业教育事业的革新发展来一定启发与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教师与学生的评价,能够对课程有效性做出科学检验;用人单位的评价,可以对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成果做出科学检验;行业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职业适应度做出的检验;同行专家评价,可以着重从教育、心理层面对课程科学性做出检验。

总之,搞好职业教育改革,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指导和大力投入,也需要学生本人、教师、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才会让建筑装饰专业紧跟时代步伐,成为学生未来职业道路上的领路人,为建设国家,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张学文,王希鸿.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装饰材料课教学创新初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7):3.

[2] 马吉福.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探究[J].居业,2019(10):37-38.

[3] 孟昕.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1):177-178.

[4] 吴承卉,陈兰云.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4):10-13.

[5] 李敏,杨小红,陈建兵.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育的途径[J].黄山学院学报, 2017(3):128-130.

猜你喜欢
建筑装饰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金华市建筑装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装饰理念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