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的高校学生就业研究

2020-09-29 07:48李闯
速读·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应对策略

李闯

◆摘  要:想要在疫情下顺利开展高职生的职业指导,首先要对职业指导本身的含义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所谓就业指导,指的是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国内外的就业环境,以及在就业签约时应当注意的就业事项、就业后应当要注意提高的法律意识、应具备的维权意识等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通过就业指导,学生在进行就业时,才不会显得手足无措。当然,所谓的就业指导除了技术上的引导、国家就业政策的深度解读之外,有关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把控,给压力较大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得高职生在就业季对未来有一个良好的把控。

◆关键词:疫情;高职毕业生;就业;应对策略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及世界经济发展带来重创,进而波及到就业创业领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可以说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压力,取消、减少招聘计划,甚至进行裁员,岗位需求大量缩减。招聘渠道和人才市场尚未正常运作,为了防止人员聚集,许多人才市场还未开放,招聘会被大规模取消,多以网络招聘为主。作为新增就业主体的高校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874万人,同比多增超过40万人,同时受国际疫情形势影响,出国留学暂缓,拟留学人员转向国内就业市场,导致就业毕业生剧增。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带来了很多挑战,其中对处于不利地位的高职毕业生的影响尤甚。

一、疫情影响下的就业问题分析

(一)线下招聘无法进行

往常的三、四月份都是用人单位线下招聘最为忙碌的时间段,而如今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线下招聘无法顺利进行。这会导致很多有求职意向的高职学生无法通过招聘会等大型招聘活动来对有人才需求的公司进行信息的获取以及有关岗位的填报。而有大量人才需求的公司企业也无法通过招聘会等线下招聘的形式来进行心仪人才的招揽,这不论是对相关毕业生,还是对需要大量人才的单位而言,都是个不小的考验。还有的毕业生已经在疫情开始前与有关企业交换了就业意向,就等春节过后到企业所在地进行面试,但由于疫情的突然出现,导致这些原本应当在进行当中的线下招聘活动被迫中断。这对于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而言,都是不小的损失。

(二)岗位需求减少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疫情来临前已有一部分应届毕业生进入顶岗实习岗位,这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优势所在,但同时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实习时间推迟,甚至有些企业的实习岗位直接被取消,这对需要大量实践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三)负面情绪积压无法释放

由于疫情的影响,所有高职的毕业生都无法在春节过后按时回到校园中来,在家进行疫情避险对于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而言,可能会令他们产生一种压力感,让他们对未来道路的规划、方向产生迷茫[7]。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毕业生满腹的负面情绪无法进行有效的释放,也无法在与同龄人的交谈当中得到缓解,那么就会很可能令他们情绪低落,甚至濒临崩溃。

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的策略

(一)多方搜集就业信息,利用多种渠道,拓宽就业面

针对岗位需求减少的求职现状,高职毕业生应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如关注各种网络招聘平台、学校就业网站、教育部网站,利用校友群、人脉圈搜集招聘信息等。同时要积极获取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和社会各界为保证就业采取了各项措施,包括6部门和单位共同实施的“百日冲刺”行动,包括:升学扩招吸纳行动,充实基层专项计划行动,扩大毕业生参军入伍行动,推进企业稳岗扩就业行动,开展网上就业服务行动,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行动等,这些举措对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注入了无尽的新机遇和内驱力。各地各部门针对各项“百日冲刺”行动发布具体落地措施,高职毕业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便利条件,主动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聘适合自己岗位的工作。

(二)调整心态,疏导压力,积极面对新形势

受这次疫情冲击,加上经济发展本身固有的转变发展方向、优化经济结构等问题,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但我们应看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等基本特点没有改变。毕业生要调整好心态,辩证看待当前的就业现状,积极面对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既要看清我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加剧的实际情况,积极自我调整,投入激烈的竞争中,又要看到此种形势下带来的新机遇,学会转“危”为“机”,抓牢机遇。

(三)進行线上的职业指导

由于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时,对于就业信息知之甚少,对于如何进行就业招聘的笔试、面试都没有太多的经验,故而在以往将要进入到招聘高峰期时,有关教师都会就就业问题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向学生传授一些笔试、面试的技巧,与学生分享一些职场应对的心得与经验。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所有学生都无法在春节过后及时地返回学校,故而这些线下的就业指导课程就无法如期举行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远程的职业指导。

(四)进一步强化与企业深入交流

加大企业需求调研和岗位开发力度,尤其是加强与高层次企业和有合作关系企业的交流,及时获取、反馈高质量就业信息。发挥校友企业、校董企业、行业合作企业的平台资源,继续开展线上招聘会,论证开展线下招聘可行性,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适时开展针对性强、结合度高的小型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精准有效的岗位。提高岗位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高质量就业岗位利用率,分析岗位需求,针对性推荐毕业生,做到精准推荐、人职匹配。

三、结束语

虽然百年难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高职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毕业生应辩证看待,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切实行动,增强本领,转“危”为“机”,在重重考验下找准目标,在疫情大考、时代大考和人生大考中交出合格的青春答卷。

参考文献

[1]吴军.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策略[J].运城学院学报,2018,36(05):76-79.

[2]王洋,王欣.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12):82-86.

[3]鲍婷,方争勇.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4):229+228.

猜你喜欢
高职毕业生就业应对策略
家长择业观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探讨
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调查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浅谈铁路高职毕业生学员培训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