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材料支持孩子的发展

2020-09-29 07:48肖海燕
速读·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盒子小班小朋友

肖海燕

◆摘  要:课程游戏化提出要为儿童提供大量可操作的、有趣的材料,这些材料能够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以拓展儿童的经验,激发幼儿思考,让材料来支持幼儿游戏水平的持续发展。我园摒弃了陈旧的思想观念引进适用于本园的课程理念,改革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加强对区域游戏材料的有效投放,把握不同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契机,创设一个幼儿可以自主学习并且有吸引力的游戏场所。

◆关键词:材料投放;材料支持

我们在原有课程游戏化活动下,继承并创新新的游戏组织模式,概括来说就是游戏四环节:计划——工作——整理——回顾。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主、自由地计划自己将要做什么;然后把自己的计划与想法付诸实施;在完成工作后,幼儿要自己收拾活动场所,没做完的工作要暂时搁起来,用过的材料要放回原处。在整理后幼儿分组讨论回顾自己的活动,并可以展示自己工作的成果。在游戏中我们做到与每一位幼儿交流,在工作时间能观察到每一位孩子,回顾时间每一位幼儿都有表达分享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

幼儿喜欢各种游戏,包括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探究和创造、角色扮演、美术活动等,我们将班级划分为以下五大区:积木区、家庭区、玩具区、艺术区、图书区。各个区的名称很简单,但对孩子来说很有意义,例如“玩具区”而不是“操作区”。而且区域的位置还取决于游戏材料的投放和使用,如我班將艺术区放在水池旁边,这样幼儿能很方便地调配颜料、进行清洗,进一步引发幼儿的游戏意图。

1低结构材料,引发幼儿自主游戏

小班孩子还处于直观行动思维阶段,这一特点决定了幼儿只有在面对材料时才会想得出玩什么、怎么玩,他们需要各样材料来进行游戏和学习。我班为孩子提供了天然的、生活化的低结构材料,如:在家庭区中请爸爸妈妈参与进来,共同收集材料,如爸爸妈妈的衣服、鞋、领带、包包、锅子、水壶、冰箱、微波炉、奶瓶等,这类材料可以反映幼儿的家庭生活,熟悉的材料更能引发小班幼儿更自主的游戏空间。艺术区有幼儿外出散步时收集来的树叶、小石头、树枝、贝壳等天然材料,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的物品,这些低结构材料易收集而且廉价。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班大大小小的盒子,这一材料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一材料的加入呢,缘于一次小朋友喝完牛奶后,阿姨将牛奶盒堆放在教室外面的积木区边上,一连几天,牛奶盒越堆越高,一天积木区的小朋友拿了在一旁摆放起来,结束时高兴地说:“哇,看我们的长火车,呜呜呜开起来啰!”,然后还一个个站到了盒子里,“我们去公园春游啦”、“哇,动物园到了”……,这时一个小朋友提出让我们的长火车更漂亮点,于是新的游戏又生成了,他们将“火车”拿到了艺术区,请颜料来帮忙,彩色的“小火车”开起来了,原来小小的盒子这么好玩呀,我和小朋友讨论还有哪些盒子,又能怎么玩呢?于是小朋友回去收集了各种大小的盒子带来了幼儿园,班级里堆满了各种盒子,我和小朋友一起商量这么多盒子怎么办?于是我们设置了一个纸盒区,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时一个个创意让你不断感叹,家庭区的小宝宝生病了,坐上小火车去看病、家庭区在盒子上开水果店了、艺术区用大大的盒子为小动物做了喜欢的家、小小艺术家们拿小弹珠在鞋盒里滚出了一幅幅精彩的创意画、玩具区小朋友的小汽车在纸箱上开起来了,大大小小的盒子在我们班小朋友的手中鲜活了起来,引发了幼儿的无限创意。

2材料的收放,激发幼儿的游戏意图

材料的正确收放有利于幼儿完成“发现—使用—归还”这一过程,一开始我们用的是有颜色的小方篮,发现幼儿不知道去篮子中取材料,只是停留在柜子上面的材料,于是我们进行了变革,把区域中所有篮子都换成透明盒子,有的比较大的材料我们就直接放在柜子上,力求幼儿无论站在教室的哪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所有材料,再由材料引发幼儿的活动意图。其次,是用幼儿能理解的标志来为材料做标记,比如实物标记、照片标记,拓图标记等,方便幼儿拿取。支持幼儿在拿取和归还材料时养成良好的收集整理习惯。例如:在投放新材料时我会请幼儿决定新材料的放置地放,如困扰我们班一大堆的大大小小的盒子,就是和幼儿一起讨论,根据幼儿的想法搬放了不同的地方,在过程中幼儿发现有的地方太小放不下这么多、有的地方放了不能走路了、盒子可从大到小叠高一点堆放……,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建构了孩子们的大小、空间方位和生活经验。在确定了地点后,孩子们会给它们做标记,他们会请我帮他们拍照做照片标记,有时也会用实物来做标记。

3适宜的材料,促进幼儿的游戏水平

在材料的投放上,一开始我们是拿来主义,什么都好,什么都放,投放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结果就是造成幼儿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只学会了拿起一物——摆弄片刻——丢弃——另换一物,不能专一地进行活动,显然这与我们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反的。小班孩子喜欢玩同一种材料,所以我们在材料的提供上尽量做到同一种材料投放的数量多一点,这样就避免了小班幼儿的争抢现象。考虑到材料与幼儿需求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材料投放我们还参照了我园的《幼儿主动发展评价》一书,提供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材料进行投放。例如:在图书区,我们为小朋友提供的小图书基本上是为孩子们讲过的故事,这样能激发幼儿看的欲望,怡怡小朋友拿一本书边看边讲,可爱的毛绒小动物是小班孩子喜欢的,怡怡将图书区的小动物一个个排排坐,为小动物们讲起了故事,适宜的材料引发了幼儿的游戏水平,达到了语言领域的5级水平。又如艺术区中还是盒子的案例,他们想为小房子涂颜料,一开始用刷子沾了各种颜料不停的刷,而且基本都是停留在屋顶的部位,这一水平还是只处于美术领域的2级水平。于是我在美术区放了几个小动物图片,游戏时辰辰小朋友发现了小动物,他说“我要为长颈鹿做个家”,于是他选了一个高高的楼房,他说“长颈鹿是黄色的,身体上还有圆点呢,我要为它做一座黄房子,再加上圆点点,这样它就不会迷路了。”于是他不再乱涂了,用黄色刷了起来,还用拓印的圆点为小房子印上了图案,最后将长颈鹿放进了家,这个游戏辰辰达到了5级的水平。所以适宜材料的投放,能不断支持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

猜你喜欢
盒子小班小朋友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称盒子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寻找神秘盒子
Let’s DIY Poster
张小盒Office异想记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