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材教学法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综述

2020-09-29 16:24刘美琪
速读·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能力研究

刘美琪

◆摘  要:为大力推进素質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由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自主学习作为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其培养的主阵地在课堂,而教学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本研究采用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开创的自然分材教学模式,探究其对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通过文献法对自主学习和自然分材教学的概念、原理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分析。

◆关键词:自然分材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又被称之为自我调节的学习,指学习者能够主动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进行监控,最后科学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认为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传统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

(二)自然分材教学

自然分材教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的熊川武教授根据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提出来的一种教学形态,其核心内涵在于“自分”,就是指教师让教学内容随着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自然分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速度。

二、自主学习与自然分材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自主学习的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教育心理学者开始将自主学习作为重要研究内容,先后出现了各种学派对自主学习进行实践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对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并在自主学习的实质、机制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取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见解。信息加工学派的Winne指出了自主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或者观察他人的学习途径等方法获得自主学习能力,把外部学习技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通过观察、归纳、整合、练习、模仿获得自己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自古便有自主学习的思想,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强调了学习一定要主动思考。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在于教学生学”,即“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不教,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自主学习进行深入研究,出现了多种研究视角,其中最全面的当属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他在《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一书中从心理机制、能力发展以及学习策略三个方面论述了自主学习的内涵,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学习,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并能有效的坚持下去。

(三)自然分材教学的研究现状

自然分材教学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熊川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是指教师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自然分化,然后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

自分教学模式推出以后,迅速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并对自分教学的原理以及各个环节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如刘耀明的《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自然分材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在理解教师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解决课堂的基本问题,他认为自分教学源于因材施教并合理的借鉴了导生制,超越了分层教学,最终实现理解教育。熊川武教授在自己的多篇著作中详细介绍了自然分材教学的创新与独特之处,比如在作业批改方面,他提出中学教师的“零作业批改”。在教改方面,他以自然分材教学为例为大家介绍了教改方法,认为教改只要坚持有毅力、循规律、找方法则不难。姜伟则在问题跟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教学必须要跟着学生的问题走才能真正有实效,要培养学生主动“盯着问题走”养成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的学习习惯,然后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问题跟踪。李文静在知者加速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解释了自然分材教学中“知者加速”理论的内涵,然后详细解释了教学中要进行“加速”的原因,最后对如何进行“加速”提供了一些建议,认为在做好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教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加速”热情。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自然分材教学也获得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出现了更多的实践探索。如潘小韩详细介绍了如何将自然分材教学应用到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中,并设计了多个基于自分教学的教学设计。蔡培鑫和吕星宇研究了如何利用自然分材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认为自然分材教学的“闪光点”是给予弱生特别关注,又能促进优生加速前进,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最后分析了自然分材教学能够提高课堂质效的依据并进行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些实践研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参考。为了更加详细的研究自然分材教学,很多研究者将自然分材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如赵鑫、熊川武详细比较了传统的“因材施教”与“自然分材教学”的区别,详细介绍了“自然分材教学”在“因材施教”的经验性、偏教性以及操作性方面的扬弃,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熊川武教授从环境营造、导向机制、发展结构、信任程度、情智关系,指导重心、作业批阅、身心负担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自然分材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让研究者更深入的理解自然分材教学。

综上所述,自然分材教学提出的时间虽然不是特别长,但是受到了广大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认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如何利用自然分材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研究并不多见,这也是笔者进行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华东师范大学能力研究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More Than Providing Nutrition: Food and Eating in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Fighting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After reading the 1830 and 1848 Revolution in France
The Way to an Economic Giant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