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9-29 15:13陆银芬
速读·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函数教学解决问题初中数学

陆银芬

◆摘  要:我国对教育发展重视度日渐提升,新课程改革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积极提升,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养成具备综合素质的全方位人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注重养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等。本文侧重于探究初中数学教学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以期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决问题;函数教学

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里问题有很多,比如教师只看重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而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中,侧重于解决数学里的问题,目的则是想要提升最后的考试成绩,也就是应试。此外,虽然我国中小学对于课堂教育一直都在进行模式改革,不过在许多地方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始终留着传统教育教学形式,让课堂太过枯燥,如此就让学生针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如何提升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思考和探究。以下就是结合笔者自身实际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提出提升初中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问题情境实践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不可以只是简单的搬运工角色,将书本内容照搬给学生讲解。而是需要有所思考,切实将学生认定为数学课堂的主体。在具体讲解的时候,构建起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其中找到诸多深刻知识,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

浙教版5.2《函数》教学目标要求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在教学时,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获得新知。

问题1:在营业收入中的变化。超市里黑笔每支0.5元,售出t支,营业收入m元,填写下表:

怎样用t的代数式表示m?

完成表格学生会从中发现:在营业收入的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售出支数t和营业收入m,对于t的每一个确定的值,m都有唯一确定的值。t值与m值是对应关系,可以用列表呈现,也可以用等式m=0.5t表示。

问题2:杭州某天昼夜气温变化。

你能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吗?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在某天昼夜气温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时间t和气温T,虽然对于t的每一个确定的值,T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统一的数量关系。从学生本身的知识经验出发,可以用学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更加直观的表示t与T之间的关系。由(t,T)为点的坐标画出的图形来直观的表示。

问题3:高尔夫球的运行变化。某人打高尔夫球,球的高度y(米)和打出的水平距离x(米)有关,满足关系式:y=-0.001x2+0.2x(0≤x≤200)。计算当x分别为10,50,100,150,200时,相应的球的高度y的值。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在高尔夫球的运行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球的高度y和打出的水平距离x,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x值与y值是对应关系,可以用图像呈现,也可以用等式表示。

从现实情景和学生本身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三问了解深化对函数的概念的理解,明确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通过问题情境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也能够加强学生对于问题的关注度,进而让其能够找到函数相关的问题,并且解决好。

所以,实际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基础性数学知识之后,可以借助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够助力学生养成诸如勤于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整个过程中也能够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教学实施题型优化,助力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教材内容属于初中教学的一大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取得数学知识、提高本身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源头。与之相同的是,教材题型的讲解和方式提升等会对初中生解决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可或缺的效用。所以在具体教学里,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优化教材内容教学,进而在课堂教学切入,坚持以题型教学当作踏板慢慢的将学生的解题能力发掘出来,显著提高初中生解决数学综合问题的能力。

例题是整个教材中编者传递自身数学模型解析、概念等重要方式,对学生课堂知识理解、提高具体解题能力作用明显。在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倾向于从例题出发、将题型教学形式合理优化,有效提高初中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比如在进行浙教版5.3《一次函数》教学时,想要强化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理解、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教师需要结合题型展开理论讲解。区别于课后进行题型讲解,教师应当更多的聚焦在教材里的例题。对于一次函数的理论知识讲解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定义之下自主计算例题,同时规定学生在完成之后参照例题解析式,实施二次计算让解题的思维得到丰富。此后教师顺着例题联系此前的一次函数概念有效讲解,一步步的引导,慢慢的强化学生具体理论印象,显著提升其解题能力。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选取大纲模式积极为学生实施课堂所学知识的疏导,同时遵照本身的解题经验积极向学生述说“难题是各个简单题组成”的想法,进而鼓励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根据例题从简到繁,慢慢的将有关题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

相较于盲目的题海战术,教材例题之上的教学形式会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同时强化学生对于有关解题策略的印象,如此在相当程度上提高解题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综合水准。

三、具体教学融合数学理论,助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知识的具体实践是所设学科教学的目的,针对数学教学形式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就初中生来说,具备一定的数学实践能力会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所以,在具体教学里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視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如此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的解决作为切入点,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将数学教学建构予以优化,切实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初中生直接的问题来源,也能够考校学生数学水平。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实际,选取应用题作为桥梁,实际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比如在浙教版5.1《常量与变量》教学中,想要强化学生对常量和变量概念以及具体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将本身的课堂教学合理转化为校园实训形式。在常量和变量等理论知识教学结束后,教师引导提出一个课题研究“调查校内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具体调查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划分小组,以小组形式在中午、放学等课余时间进行调研,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块免费的糖果,此外在自身选定的类别里划“正”字进行多种数量统计。整个活动的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搜集的数据进行整合结果呈现在多媒体上,如此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结果解决好课题问题,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问题解决能力。

比起简单的理论课堂教学,坚持以生活实际作为基础的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也能够丰富学生实践阅历,如此才会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四、深化教学结合创新思维,课外延伸提高解题素质

创新思维是人才必须拥有的思维,针对学生解题视野的开阔和整体能力的提高地位顯著。初中生而言,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够助力学生成绩的提高,也能够优化学生的生活品质。所以具体教学里,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初中生的创新思维养成,适当延伸问题解决策略,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拔高数学教学的综合水准。

浙教版八下第六章《反比例函数》是继一次函数之后中学阶段又一重要的函数,它为今后学习图像是曲线的函数提供了研究方法。在学习了《6.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后,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解决函数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课外延伸的知识——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

从直观到抽象、简单到复杂,优化课堂建构。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有效的养成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去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比起简单的题目教学,选择重点题型为提升进行的训练形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培养学生的解题创新思路,由此在对应程度上提高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并且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练习。增加一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对学习数学保持新鲜感,从而有利于初中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21世纪中学生素质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学教育开始进入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数学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与学过程中的基本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综合体现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技能的掌握、数学思想的感悟及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因此,数学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研究极为必要。教师要想培养初中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求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及时的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改革,整个教学中需要打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出恰当的教学环境,把握住学生兴趣发展的良好时机,切实运用初中生的好奇心将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之上可以极为认真的对教师讲课内容进行思考,并且在合理思考之后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解决问题,显著提升自己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俊.设计三维活动,助推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有效实施——以探索“双钩函数”性质的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数学,2020(10):14-17.

[2]章青钦.分析函数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路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140.

猜你喜欢
函数教学解决问题初中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初中函数教学“三部曲”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