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

2020-09-29 15:13刘海波
速读·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有效教学课程

刘海波

◆摘  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新时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又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本文将简要介绍体育核心素养的含义和内容,针对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希望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一、体育核心素养概述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部分,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成为体育教师的重任。教育部门表示,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考核内容,体育教师要树立核心素养培养的意识,深入了解体育学科所具有的价值,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价值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经过不断的探索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积累的能力和知识,在体育学科中,核心素养包括学生在经过训练之后所具备的体育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学生在该学科中能够获得专业的运动知识,掌握专业的运动技能,同时还会在多变的运动环境中提升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在体育学科基础上建立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当下教学环境下各体育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如何实现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

(一)体育教师要将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紧密联系起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师应当把握体育学科的特点,在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体育学科课程紧密联系。教师要准确把握体育课程内容,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同的年级体育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因此,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找准不同年级学生体育课程的侧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有效性的提高需要体育教师深入探究有效的教育方法,平时要多分析体育课程,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在体育课程基础上,积极拓展和延伸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二)重构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体育教师正确认识体育学科以及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要求体育教师积极投入到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重构的工作中去。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还需要仔细梳理体育学科特色素养、学科融合素养以及学科的联系素养之间的关系,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首先体育教师要有明确的育人目标,将学生的能力与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突出的能力。体育教师要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加强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普遍性与发展性。随着新课标的发展,体育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越来与紧密,各学科都关注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体育学科不应当脱离于其他学科,而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共同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正确处理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建立体育学科“特别支撑”作用的同时,体育教师要建立各学科的关联性,如学习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关联。

(三)做好五个方面的超越

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体育教师做好五个方面的超越,在教学中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努力提升体育学科的课程品质,将实践作为教学的突破点,创新体育教学的方式。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整合学科课程,实现体育课与校内外的教育一体化,避免体育学科独立于其他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育人”作为关键,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生命质量,改变过去过于关注知识的现状,转由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增强体育课程的整体性、创造性以及个性,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到整个体育教学中,努力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过去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要么过于松散要么过于呆板,教学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体育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式,跨越过去体育课堂教学的边界,充分利用21世纪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的时空,增强教学的多元化,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体验。教师要以动态的眼观看待体育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例如观看体育比赛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体育教学有更多可能性。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固定僵化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开拓思路,通過实践课、活动课等多种形式来有效引导学生的思考、实践和探究,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中有更多的收获。体育教师还应在教学中积极开展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以及实践性学习,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合作,多探究。教学方式的创新需要体育教师大胆革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跨越教学资源边界,扩大体育教学的资源覆盖面,关注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骨干的资源。

(四)多元评价,促进多元发展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始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心,将核心素养培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客观全面的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情况,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体育教师不能像以往那样,仅仅通过学生的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多元化的评价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一面镜子,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以便更好完善自己。平时,体育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着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测评,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多样的考核方式来全面了解学生,进而获得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价。

(五)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实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从学生着手,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养成体育学习的良好习惯。过去,很多学生都没有意识到体育的价值,不少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活动课,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十分有限。因此,我们需要多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参与到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中,让学生走进体育,了解体育,爱上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观念,让学生真正了解体育的积极意义,转变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

三、结束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循序渐进,主动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问题意识,在体育教学中,鼓励学生始终带着疑问去学习,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自学、自评。学生要要积极配合体育教师的教学,树立终身发展的意识,积极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总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实现有效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孝志.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2):261-264.

[2]郭萍花.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23):23-24.

猜你喜欢
体育核心素养有效教学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及培养探究
如何在体育微课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策略
基于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小学足球教学实践与思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