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礼仪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2020-09-29 02:45陈志英
速读·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幼儿园应用

陈志英

◆摘  要:礼仪是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行为艺术。幼儿思想意识发展较慢,对于很多事情不能评判,而礼仪又是思想水平的外在表现。所以幼儿的礼仪教育受到幼儿园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教师在礼仪知识贯穿于课堂教学,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礼仪学习氛围。因此,本文从分析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问题入手展开讨论,并为礼仪教学提高几点浅薄的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越发重视幼儿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但是许多教师并未对其引起重视,幼儿教师更是未将幼儿礼仪教育放在中心位置。幼儿是可塑性非常强的群体,幼儿教师不仅要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一个文明的班级会促进幼儿快乐地成长,一个文明的校园,会推动文明教育的开展,以此,学校、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将新生代培养成为懂礼貌、爱文明的好孩子。

一、现阶段幼儿园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有些幼儿将粗俗、不雅、不文明的行为与现象当作一种时尚去追求,走进幼儿校园能发现许多不文明的现象,例如吵架、乱扔垃圾、大声吵闹、进入办公室不敲门等不礼貌的行为。而幼儿出现这么多不文明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意识淡薄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国教师格外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课堂上,关注幼儿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幼儿的坐姿以及幼儿回答问题时的行为习惯并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如有幼儿在课堂上东倒西歪,但是他却极其聪慧,总是能回答教师的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就忽视了他的坐姿问题;再比如有些幼儿在回答老师问题时,不愿意举手,也不愿意站起来,教师索性不理不睬,怕打击幼儿学习积极性。在课后,幼儿在与教师交流中,有的幼儿极其不懂礼貌,但是大部分教师选择忽视,而把他们的行为归结为孩子的天性。老师教育意识薄弱,更不会注意幼儿在校园里的表现,久而久之,幼儿就养成了坏习惯。

(二)幼儿园礼仪教学缺乏专业化

有部分教师明白“礼仪”与一个的思想挂钩,可是教师自身知识的匮乏,以至于在教学时出现了礼仪教育不全面或是干瘪地将礼仪知识讲给幼儿听的教学模式,这样的礼仪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高,幼儿在礼仪课堂的消极反应,会打击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由此,教师对礼仪教学的兴趣降低,礼仪教育又会被搁置。

二、幼儿园礼仪教育问题解决措施

(一)发挥榜样作用推进礼仪教育

幼儿园生的模仿能力十分强,只要在幼儿面前表现出不好的行为,很大程度会被他们学到。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带好头,不要在幼儿面前表现出不文明现象。学校应该要制定一套老师的文明规范准则,微笑面对幼儿、多加鼓励、诚心相待。让老师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幼儿做好榜样。

根据幼儿园生的“爱表扬,具有较强的进取心”这心理特征,教师可以在日常教育中可选拔出表现较佳的幼儿,这样不仅可以对表现较好幼儿进行激励,鼓励他们继续采取类似的行为。还能鼓励其他行为表现不好的幼儿,在观看同学行为受到了表扬的同时,产生了榜样效应,促进幼儿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呈现更加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以期望获得教师的表扬。由此,教师也不用对表现欠佳的幼儿给予惩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替代效应能够较好地促进幼儿行为的改变。

(二)在实际教学中贯彻礼仪教育

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时,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首先,幼儿园教师应该合理地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结合幼儿的现状,以及幼儿的身心特点,如对于大班幼儿而言,他们喜爱的活动比较具有趣味性。由此教师可以创设较具趣味性的活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运用幼儿喜爱的动画片人物创设情境,能够较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讓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在玩耍中学会了对帮助的人说“谢谢”,对长辈客气有礼貌等等。其次,教师一定要明白礼仪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幼儿创设一个文明和谐的学习境地,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不要放过幼儿表现出现的每一细节,让幼儿在点点滴滴中得到成长,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讲文明,懂礼貌。

(三)在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游戏化礼仪教育能够有效地让教师引导幼儿快速获得礼仪的行为,并且使幼儿能够通过对游戏法的复习和训练运用以及巩固所学的游戏化礼仪知识内容,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教师在引导幼儿的游戏化礼仪教育时,游戏法通常是引导幼儿学习礼仪的一种方式,让幼儿扮演游戏角色来表演,让幼儿在情境当中再现礼仪行为。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析什么行为是懂礼貌和礼仪的,从而让幼儿在平时当中进一步巩固“接电话铃声不能超过三声,礼貌问候是礼仪;挂电话:对方挂完电话再挂电话是礼仪…”等打电话礼仪的学习。

三、结束语

学校是有计划有目的为幼儿传授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纠正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幼儿如何为人处世的场所。首先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其次,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教学模式,教师也要创设实践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实践,避免出现幼儿理论知识储备良多,可还是不会与人相处的情况;最后,教师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家校双管齐下的礼仪教育会达到更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慧.浅谈如何开展幼儿教育[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82-283.

[2]张晓丽.谈如何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J].学周刊,2019(35):184.

[3]丁芙蓉.谈如何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文明礼仪教育[J].学周刊,2019(32):177.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幼儿园应用
爱“上”幼儿园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想念幼儿园